环保为民
搜索文档
坚持“环保为民”,“十五五”还要加把劲!
中国环境报· 2025-11-14 07:21
核心观点 - “环保为民”理念成为“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宗旨与行动方向,强调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为根本目标 [1] - “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国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过90% [2][3] - “十五五”期间行业将在治理精度、价值维度和参与广度上深化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增效 [3][4][5] 具体举措与成效 - **大气污染治理**:辽宁沈阳通过拆除锅炉、淘汰老旧车、调整产业结构,在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整个采暖期实现未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历史最佳水平 [2] - **水生态修复**:河北针对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问题实施“一河一策”方案,成功让29条母亲河重新流动 [2] - **城市环境治理**:北京将噪声、油烟等群众身边环境问题纳入“每月一题”专项治理 [2] - **农村生态发展**:云南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将土地利用、绿色产业、旅游旅居有机结合打造秀美乡村 [2] - **废弃物管理**:垃圾分类新时尚普遍推行,有效化解“垃圾围城”焦虑 [3] - **生态修复利用**:废弃矿区经生态修复后转化为生态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场所 [3] 未来发展方向 - **治理精度**: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智慧手段细化污染治理网格,精准定位工业园区、交通干道、餐饮集聚区等进行靶向治理 [3] - **价值延伸**: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生态补偿、碳汇交易、生态旅游等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利益 [4] - **参与广度**:构建畅通高效的公众参与监督渠道,在项目规划、实施、评估各环节引入民意,形成全社会共建格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