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搜索文档
贵州铜仁提升发展“含绿量”
经济日报· 2025-08-16 14:25
经济日报贵阳8月15日讯(记者吴秉泽、王新伟)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全力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 现改革,探索破解生态产品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等问题,持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路径,书写了"点绿成金"的生态篇章。目前,该市绿色经济占比达到51.2%。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铜仁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4.77%,是全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 也是贵州省整市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的"试验田"。"我们从生态产品公共属性、供给消费方 式等角度出发,将其分为权益性、经营性、公共性三类,分别推进确权、交易和价值实现。"铜仁市副 市长范楚平介绍,对碳排放权、用水权等权益性生态产品,主要通过指标管控创造需求,推动交易变 现;对好空气、优质水等公共性生态产品,主要通过补偿等方式实现价值;对产权清晰、可直接交易的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经营性生态产品,则通过产业化发展、品牌化培育实现溢价赚钱。 为激活生态价值转化活力,铜仁市探索创设"梵净生态账户",将企业和个人生态资产和生态经营、 生态生活、生态公益等生态行为量化成生态积分,并在此基础上建设集核算、管理、交易于一体的生态 产品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收储—交易—开 ...
贵州铜仁提升发展“含绿量” 绿色经济占比超五成
经济日报· 2025-08-16 09:0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改革 - 铜仁市绿色经济占比达到51.2% [1] - 森林覆盖率达64.77%,是全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 [1] - 将生态产品分为权益性、经营性、公共性三类,分别推进确权、交易和价值实现 [1] - 碳排放权、用水权等权益性生态产品通过指标管控创造需求推动交易变现 [1] - 好空气、优质水等公共性生态产品通过补偿等方式实现价值 [1] -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经营性生态产品通过产业化发展、品牌化培育实现溢价 [1] 生态产业发展 - 打造"梵净山珍"区域公共品牌,培育5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生态茶、生猪、果蔬、牛羊、家禽) [2] - 建成6.16万亩高标准抹茶基地,打造全球最大抹茶单体车间 [2] - 抹茶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实现综合产值超10亿元 [2] - 带动11万茶农增收 [2] 生态金融创新 - 创设"梵净生态账户",量化生态资产和行为为生态积分 [2] - 注册用户达15.89万户 [2] - 金融机构运用生态积分发放贷款96.6亿元 [2] - 惠及企业及群众8.56万户,节约融资成本6829万元 [2] 生态价值量化成果 - 2023年生态产品总值(GEP)达3250.55亿元 [3] - 较2021年增加223.19亿元,年均增长率3.6% [3] - 单位面积GEP达1806万元/平方千米 [3] - 绿金指数(GEP/GDP)为2.1 [3]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央广网· 2025-08-15 09:57
央广网北京8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各地各部门协同 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凝聚起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强大共识与坚定行动自觉,我国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夏日的浙江安吉余村层峦叠嶂、流水潺潺。茂密的竹林、清新的空气,给第一次到余村的游客李斌 留下美好的印象。 李斌:植被、绿化都搞得好,环境特别干净,下次还得来,来了起码是要住一段时间。 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绿色智能船舶项目工作人员毛羽:推动船舶产业加快迈入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的发展轨道。推动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更好守护长江母亲河。 坚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国高质量发展 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2012年以来,我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1%的经济增 长,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 ...
锚定支点建设目标,擘画美丽湖北新图景
中国环境报· 2025-08-13 11:01
生态保护战略与政策 - 湖北省实施美丽湖北战略 以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为目标 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 做好生态修复 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三篇大文章 [1] -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的行动方案》 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构筑生态环境支撑 [2] - 建立由11家省直单位协同的工作机制 落实月监测 季调度 半年小结 年度评估的动态评价机制 [2] 水环境治理成效 - 长江干流湖北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保持Ⅱ类 全省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率达95.8% 无劣Ⅴ类断面 [3] - 建立洪湖流域综合治理省级推进机制 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 确保江湖安澜 碧水东流 净水北送 [3] - 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十堰市项目入选2025年中央财政项目 推荐长江武汉段和汉江襄阳段申报国家美丽河湖案例 [4] 生物多样性保护 - 神农架建成23处野生动物通道 有效连通公路两侧栖息地 [4] - 封江口水库观测鸟类由68种增至97种 吸引中华秋沙鸭 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 - 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9个 [7] 绿色能源发展 - 湖北电网光伏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火电 成为全省统调第一大电源 [6] - 全省累计建成加氢站25座 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1057辆 锂电池产能达339GWh居全国前列 [6] - 新型储能电站达249万千瓦 新能源装机规模达5635万千瓦 [6] 生态价值转化 - 襄阳市堰河村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生态旅游 年接待游客68万人次 旅游收入破亿元 人均存款超10万元 [7] - 打通电-碳-金融三大市场 运营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机构 [7] - 2024年1-6月湖北碳市场成交量313万余吨 成交金额8626万余元 排污权交易市场保持活跃 [7] 城市生态建设 - 宜昌市打造山 水 城交融的滨江空间 襄阳市将鱼梁洲荒滩改造为城市绿心 [4] - 制定《湖北省美丽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明确建设时间表 推进武汉 黄石 宜昌 襄阳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 [5] - 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优化环评分级审批权限 管控两高项目 建立重大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 [6]
学习手记 |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读懂“两山”理念的辩证思维
新华社· 2025-08-12 22:36
忍痛关掉矿山和水泥厂后,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短时间内出现下滑。未来出路在哪里?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这里调研,在关键时刻指明方向:"你们关矿停厂, 是高明之举!""过去我们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它有含 金量。" 8月的浙江安吉余村层峦叠嶂、流水潺潺,游客纷至沓来,尽享生态之美。 20年前,余村曾靠着开采山里优质石灰岩成为"富裕村",但伴随而来的是溪流浑浊、烟尘弥漫的巨大环 境代价。 绿色GDP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改变传统单纯追求GDP的经济发展模式。"速度再快 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要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 力"的正确发展观。 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1%的经济增长,构建起全球最大、发 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 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如何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探索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 现路径,方能不断塑造经济发展的绿色新动能、新优势。 ...
媒体视点 | 感知生态之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证监会发布· 2025-08-10 15:10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果 - 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2] - 安吉竹林碳汇量达每公顷6.6吨 年碳汇交易为竹农创收2800万元[6] - 溪流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Ⅱ类 夏季漂流旅游收入超2亿元[8]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 矿区复绿改造后游客量达120万人次/年 生态度假区单日咖啡销量相当于原矿产年收入[12] - 安吉地区生产总值从88.96亿元增长至675.57亿元 完成"石头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12] - 全国首批12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带动万亿级市场活力[22] 生态经济典型案例 - 宁夏贺兰山荒滩修复后建成全国最大酿酒葡萄产区 农户收入显著提升[16] - 湖南崀山朱鹮稻田稻米溢价3元/斤 农户年增收20-30万元[18] - 福建三明林下经济年产值超1亿元 生态旅游实现多产业融合[20]
感知生态之变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国家能源局· 2025-08-10 11:09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果 - "两山"理念提出后,浙江安吉竹林碳汇量提升至每公顷6.6吨,碳汇交易为竹农带来年收益2800万元[5] - 安吉溪流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Ⅱ类,夏季漂流旅游收入超2亿元[7] - 矿区复绿改造后生态度假区单日咖啡销量达8000杯,相当于原矿产开采近一年收入[11] 绿色经济转型成效 - 安吉地区生产总值从88.96亿元增长至675.57亿元,实现"石头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12] - 宁夏贺兰山东麓荒滩修复后成为全国最大酿酒葡萄产区,种植户收入显著提升[15][16] - 湖南邵阳"朱鹮稻"因生态种植溢价3元/斤,农户年增收超30万元[1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福建三明林下经济年产值超1亿元,生态旅游带动多业态发展[20] - 全国12个试点地区推出300余条生态旅游路线,创造超万亿市场活力[22] - 森林药材(铁皮石斛等)及山野菜形成规模化产业[20]
湖州创新推出“VEP+”系列金融产品 累计提供授信10.5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21:23
在生态转化的富民之路上,湖州致力于打造共同富裕绿色样本,全市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 的行政村占比95%以上。湖州在全国率先建立"两山合作社",创新开展竹林碳汇收储改革、水生态产品 交易,探索形成了核算评估法、权益交易法、生态补偿法、改革活权法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十法",成 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 湖州是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徐卫勇表示,湖州全力推进市域GEP(生态产品总值 试算工作),建立基础数据采集机制。德清县、安吉县、长兴县常态化开展县域GEP核算,并探索将此 纳入领导干部审计评价。同时,湖州制定印发了全国首个地市级VEP评估技术规范,对单个项目开发进 行生态价值影响评估。目前已累计开展VEP核算179个,合计生态价值超80亿元。 徐卫勇表示,未来,湖州将重点发力健全生态产品核算监测评价机制,完善GEP核算体系,打造"一区 县一特色"VEP应用场景。健全产业项目生态化转型提升机制,以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为引领,深化工 业碳效改革,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加快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湖州市8月8日举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新闻发布会。 ...
蒙阴的绿水青山转化记:山头绿、腰包鼓、日子甜
齐鲁晚报· 2025-08-08 12:28
生态建设成果 - 蒙阴县林木覆盖率高达73%以上,岱崮地貌奇观显著[4] - 云蒙湖核心水质常年稳定在国家Ⅱ类标准,75%以上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4] - 全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达355.68亿元,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10] 蜜桃产业 - 蒙阴蜜桃种植面积71万亩,品牌价值266.44亿元,居全国县级蜜桃面积和产量首位[5] - 年人均果品收入超3万元,户均收入超11万元[5] 蜜蜂产业 - 蒙阴拥有3.2万群蜜蜂和200万亩蜜源植物,年产值过亿[5] - 龙头企业开发蜂蜜酒、蜂蜜面膜等60余种高端产品[5] - 养蜂合作社遍布乡镇,年轻人通过直播带货推动产业发展[5] 生态旅游 - 依托云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和5A级蒙山景区发展全域旅游[9] - "云蒙明珠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涵盖特色民宿、垂钓中心、露营基地等[9] - 蜂旅融合模式包括蜜蜂文化科普馆、蜂巢民宿、蜜蜂主题节日等[9] 绿色金融创新 - 推出古树名木质押"生态贷"、森林碳汇"碳金融"等十余项绿色金融产品[10] - 整村生态资源可获得银行授信,为特色产业注入资金[10]
(活力中国调研行)浙江:做好“三件事”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22:25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 - 浙江持续实施"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接续5轮系列行动,创新推出"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区"等载体,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地表水优良水质比例从41.9%提高到98.6%,PM2.5浓度从61微克/立方米降至26.1微克/立方米 [2][3] -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丽水市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修复萤火虫栖息地近1000平方米,种群数量超100万只 [3]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 浙江制定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在30余个市县开展核算,培育"丽水山耕"、"安吉白茶"等生态富民产业,创新"生态信用贷"等金融产品,丽水市发放"取水贷"超100亿元 [5] - 乡村"土特产"全产业链发展迅速,建成单条超10亿元产业链126条,总产值3216亿元,吸纳从业人员470万人,年平均收入5.1万元 [7] 产业转型升级 - 浙江推动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长兴县铅蓄电池企业从175家减少到16家,产值增加14倍,涌现两家千亿元级上市公司 [7] - 形成宁波前湾新区智能汽车、绍兴上虞先进高分子材料等千亿元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8] 乡村创新发展 - 义乌市李祖村打造"众创乡村",吸引271名农创客,业态达73家,2024年销售总额超7000万元,年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 [8] - 浙江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累计培育农创客8.9万名,成为乡村经济发展重要动力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