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提案商

搜索文档
网红书店的生意,今年不好做了
搜狐财经· 2025-07-01 07:11
行业现状 - 2024年初至2025年4月全国至少7家知名网红书店品牌出现大规模闭店或退出市场现象,包括茑屋书店(关闭西安、上海、天津3家门店)、十点书店(厦门3家门店全关)、钟书阁(重庆旗舰店关闭)等 [2] - 叠加言几又从60家缩至3家(关闭57家门店),实际关停网红书店总数超50家,波及北京、上海、西安、厦门等十余座城市 [2] - 2024年实体书店在图书零售市场占比仅13.99%,不足线上渠道三分之一 [4] - 茑屋书店母公司Culture Convenience Club在日本拥有7000万T-CARD积分卡用户,超全国半数人口 [7] 商业模式转型 - 书店整体销售额中卖书仅占30%,餐饮等非书业务贡献70%,卖书利润占比不足10% [5] - "书+"模式成为主流,咖啡、文创、活动等构成主要收入来源,空间设计强调网红打卡属性 [5][7] - 茑屋书店通过用户消费数据构建精准营销网络,根据社区偏好动态调整商品陈列(如旅行指南、食谱等) [7] - 行业尝试从有形产品转向无形服务(课程、知识、社交),线上线下结合积累信任客户 [21] 经营困境 - 顾客拍照打卡多但实际消费转化率低,文创产品定价虚高(如袜子170元)导致乏人问津 [4][12] - 书架设计重装饰轻实用,上半部分多为书壳模型,实体书品类偏向小众艺术设计类 [13] - 南京先锋书店因商拍摊位挤占阅读空间引发争议,被迫发布禁止拍立得公告并拆除标志性门头 [13] - 高颜值空间带来高租金和维护成本,坪效压力大,收入难以覆盖支出 [16][17] 成功案例 - 成都阿来书房通过在地文化讲座实现线上线下场场爆满 [22] - 北京风入松书店放弃网红模式,设置免费阅读座位,专注学术书籍和"先阅读后购买"服务 [24] - 部分独立书店通过社区亲子活动、文化讲座、公益课堂建立"血肉联系" [22] - 店员专业荐书服务创造计划外的阅读发现,形成算法无法替代的体验 [25] 核心观点 - 实体书店核心竞争力在于扎根本地文化、建立社区情感连接,而非单纯依赖视觉设计 [26] - 过度追逐网红效应导致背离核心读者群体,高价"生活方式提案"难获消费者持续买单 [10][12] - 行业需在吸引客流与保持阅读本质间寻找平衡,避免同质化竞争 [19][20] - 长期存活的书店需兼具选书专业性、人文温度及可持续商业模式 [2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