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多样性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生物多样性投资:进展、难点与实践 | 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8 18:00
生物多样性投资的核心观点 - 生物多样性投资成为继气候变化投资后的重要领域,旨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回报双赢,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2] - 国际社会通过《昆蒙框架》设定2030年保护30%全球陆地和海洋区域等22项具体目标,标志着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阶段[6] - 生物多样性投资通过自然资本债券、信用交易等创新金融工具提升回报潜力,同时促进生态系统修复与可持续农业发展[7] 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投资的差异 核算方法 - 生物多样性足迹核算复杂于碳足迹,因损失多发生于未上市农业主体,数据分散且缺乏统一标准[8] - 荷兰ASN银行发起PBAF联盟开发金融机构生物多样性核算方法,弥补现有量化空白[8] 损失特征 - 生物多样性损失具有本地性:1立方米水体损失在干旱区与森林区的恢复成本差异显著[9] - 时异性特征明显:生态恢复所需资源因时间节点不同产生成本波动[9] 政策执行 - 地域差异性导致统一征税标准难以制定,如沙漠植物生态价值高于森林同类[10] - 缺乏类似"二氧化碳当量"的统一核算标准,数据收集门槛高[10] 生物多样性投资的经济学模型应用 - 拉姆齐模型可平衡短期与长期利益,评估保护方案成本效益[10] - GTAP-AEZ模型量化全球贸易背景下生物多样性投资效益,细化土地经济产出与生态价值分析[10]
《清华金融评论》封面专题: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1 18:43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 肖钢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 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决定》,进一步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这一战略部署不仅是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的现实需求,更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 从国际经验看,统一大市场是成熟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一些发达经济体通过消除市场分 割,统一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等方式,逐步实现了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一体 化,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单一市场优势已成为核心竞争力。 立足我国国情,生产要素丰富多元,产业体系完备,超大规模市场是我国优势,这一市场特 征为对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外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要素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近年来,各 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统一大市场改革,在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完善 公平竞争制度,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各要素领域改革系统 性、协同性、统一性进一步加强,例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