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大数据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嘉宾们说了哪些金句?一起来看→
第一财经· 2025-10-14 21:59
活动概况 - 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以“链动全球 赋能产业”为主题,链接科学、产业、金融、政策 [2][5] 政策监管与全球协同 - 中国支持医药研发创新的政策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已形成以《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为核心的60多个规范性文件和500多个技术指导原则 [7] - 英国和伦敦的机构在上海生命医药领域有投资,看好上海的生物医疗生态体系并期待加强合作 [9] 原始创新与技术突破 - 针对HIF-1α、HIF-2α的药品在癌症治疗临床研究中展现出潜力 [13] - 生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正根本性转化生物医药研究范式,高质量大数据是AI赋能新药研发的关键 [15] - 基于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和中国制药的工程师红利,有望带来更多中国原研、造福世界的新成果 [17][18] - AI赋能新药研发的未来要素可能增加研发知识和推理能力,使其从辅助工具转变为驱动引擎 [37] - AI已深入生产生活各环节,预计将对药物研发产生更多促进作用 [39] 区域产业生态与价值转化 - 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以源头创新、链动全球为鲜明特征 [19] - 闵行区以全生命周期政策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布局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养老科技产业园等特色领域 [21] - 嘉定区通过联影小镇构建“医工协同+成果转化+金融赋能”创新链条,上海械谷创新“医生做链主、企业做链心、政府做链长、园区做合伙人”的产医融合模式 [22][23] - 上海拥有最好的材料、制造业、人才和临床转化医院,形成产业良性循环,持续吸引人才、资本和监管支持 [34][35] 行业竞争力与出海趋势 - 产业竞争力取决于其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生态位置、连接广度和协同效率 [28] -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出海浪潮体现了行业综合实力提升,背后有工程师红利、研发效率、成本优势、丰富临床资源和成熟创新生态的支持 [30] - 创新本质是多种要素集聚碰撞的结果,保持开放环境让科学要素集聚可能涌现出更好效果 [32] - 上海市政府在推动行业发展、生态体系建设上具有远见卓识,相关政策有力增强了商业环境和医疗生态体系建设,行业不断扩容提升,优秀的人才资源使企业对在华发展充满信心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