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
搜索文档
信达生物(1801.HK):三季度营收超预期 公司全球化扬帆起航
格隆汇· 2025-11-01 01:53
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产品总收入超过33亿元,同比增长约40%,超出市场预期 [1] - 业绩高增长由肿瘤和非肿瘤管线双轮驱动,核心产品信迪利单抗及其他主要产品保持高速增长 [1] - 非肿瘤管线中玛仕度肽、托莱西单抗和替妥优单抗等产品市场准入和渠道营销表现出色,放量加速 [1] 与武田制药的重磅合作 - 与武田制药达成合作,IBI363和IBI343未来将有望开展多个全球三期临床研究 [1] - 武田制药2025年中报指出IBI363现有三个适应症的潜在市场空间超过400亿美元 [1][2] - IBI343的潜在市场空间超过80亿美元,产品后续临床推进值得期待 [1][2]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公司商业化产品已扩充至16款,为拥有上市单抗产品最多的中国药企 [3] - IBI343(CLDN18.2 ADC)已启动胃癌和胰腺癌三期临床研究,IBI354(HER2 ADC)启动PROC三期临床 [3] - 早期管线中IBI3002(IL4/TSLP)、IBI3001(EGFR/B7H3 ADC)、IBI3020(CEACAM5 ADC)等药物高效推进 [3] 未来展望与盈利预测 - 公司在肿瘤赛道广泛布局,高价值临床产品有望进一步提升收入并降低边际成本 [3] - 在非肿瘤赛道,公司于代谢、自免和眼科领域广泛布局,产品兼具竞争力和进度领先优势 [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18.06亿元、153.82亿元和210.92亿元 [3]
联邦制药(3933.HK):BD首付贡献业绩 期待传统业务回暖
格隆汇· 2025-10-31 03:55
2025年上半年业绩概览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75.2亿元,同比增长4.8%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EBITDA为27.5亿元,同比增长23.3%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增长27.0% [1] 分业务板块业绩表现 - 中间体业务对外收入10.1亿元,同比下降23.1%,分部利润6.3亿元,利润率27.5%,下降7.2个百分点 [1] - 原料药业务对外收入25.3亿元,同比下降27.0%,分部利润2.5亿元,利润率27.5%,下降4.9个百分点 [1] - 制剂业务对外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6.1%,分部利润1.6亿元,利润率6.1%,下降4.0个百分点 [1] - 许可费收入14.3亿元,主要来自UBT251授权诺和诺德首付款 [1] 制剂业务细分表现 - 人用抗生素类制剂产品收入8.9亿元,同比下降12.1%,主要受集采和需求回落影响 [2] - 动保业务收入5.6亿元,同比下降15.9%,未来有望随新基地建设与海外注册恢复快速增长 [2] - 胰岛素制剂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74.5%,其中二代胰岛素4.6亿元增长110.2%,甘精胰岛素2.9亿元增长33.7%,门冬胰岛素1.9亿元增长74.0% [2] - 胰岛素类似物销量增长90.4%,主要受益于国内胰岛素集采续约全线产品A类中标及巴西卫生部采购订单 [2] 研发进展与管线布局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5亿元,同比增长14.9% [3] - 利拉鲁肽于3月在国内获批上市 [3] - GLP-1/GIP/GCG三靶新药UBT251海外权益授权诺和诺德,国内减重和降糖适应症II期已完成入组,MAFLD和CKD适应症II期已完成首个中心启动 [3] - UBT251 Ib期数据显示皮下QW给药12周最高剂量组经安慰剂校正平均减重16.6% [3] - 神经肽Y2受体激动剂UBT37034于7月获得美国减重适应症临床批件 [3] - 小分子GLP-1药物UBT48128预计2026年中中美提交IND申请,临床前数据显示减重效果优于礼来Orforglipron [3] - 公司在研管线丰富,预计2026/2027年均有6个新品或适应症获批上市,2030年后获批产品将进一步增多 [3] 未来业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收为134.2/126.5/138.4亿元,同比增长-2.5%/-5.7%/9.4% [3]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3.6/20.2/24.1亿元,同比增长-11.4%/-14.2%/19.4% [3]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0/12/10倍 [3]
AI还能助力神经疾病新药研发 龙岗一企业凭此获大奖
南方都市报· 2025-10-30 22:36
公司获奖与项目 - 科辉智药凭借“AI助力神经疾病新药研发”项目荣获第十届“创客中国”深圳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组一等奖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新药研发的创新企业 [3] - 公司已建成成熟的AI药物研发平台,可实现药物分子结构设计、有效成分筛选、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预测,显著提升新药研发效率与成功率 [3] - 获奖项目聚焦于“渐冻症”、化疗后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难治性神经疾病,瞄准全球首创药物靶点,致力于填补该领域治疗空白 [3] 研发管线进展 - 公司已推动多款新药进入关键研发阶段,并在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多个重要治疗领域同步布局以平衡研发风险 [4] - 一款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口服药物已于2024年同时获得中国与美国药品监管部门临床试验许可,并顺利完成Ⅰ期临床试验,计划于2026年进入下一阶段研究 [4] 政府支持与区域发展 - 龙城街道在服务企业过程中,积极指导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并协助对接人才政策、申报人才奖励 [3] - 龙城街道持续优化园区配套与创新环境,整合资源,为企业专注研发、加速成长提供保障 [3][4]
上海医药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26.96% 研发投入超1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21:54
数据显示,上海医药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7.29亿元,新药管线稳步推进,截至报告期末,上海医药提交 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及进入后续临床试验阶段的新药管线共计57项,含创新药管线45项。其中, BCD-085作为创新型重组人源抗白介素-17(IL-17)单克隆抗体,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新药NDA上市申请 已提交;拟用于治疗轻、中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中药1.1类新药参芪麝蓉丸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受 试者入组;靶向CD19、CD22的CAR-T注射液B019,其针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淋巴瘤的I 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部分受试者入组,针对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准。 10月30日晚间,上海医药(601607)披露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0.72亿元, 同比增长2.6%,其中,医药工业销售收入181.64亿元,医药商业销售收入1969.08亿元。公司实现归母 净利润51.47亿元,同比增长26.96%。 在品牌焕新方面,上海医药贴合年轻消费需求,雷氏品牌推出十全系列食品膏,通过国际展会与潮流活 动构建年轻化传播网络;神象品牌推出"零食滋补"新概念,完成"元气三宝"系列产品首发 ...
吉贝尔:在研抗抑郁一类新药JJH201501 III期临床试验结果积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17:02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10月30日,吉贝尔(688566.SH)公告称,公司研发的抗抑郁新药JJH201501 III期临床试验结 果显示,10mg和15mg剂量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与氢溴酸伏硫西汀片20mg组相当,且安全性和 耐受性良好。公司计划在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后申报新药上市申请(NDA),但新药研发仍存在不确定 性,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
中邮证券:首予联邦制药(03933)“买入”评级 胰岛素制剂业务表现亮眼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15:13
公司业绩与财务预测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75.2亿元,同比增长4.8%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增长27.0% [2]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收分别为134.2/126.5/138.4亿元,同比增长-2.5%/-5.7%/9.4% [1]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20.2/24.1亿元,同比增长-11.4%/-14.2%/19.4% [1] - 对应2025/2026/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0/12/10倍 [1] 各业务板块表现 - 中间体业务2025年上半年对外收入10.1亿元,同比下降23.1%,分部利润6.3亿元,利润率27.5%,下降7.2个百分点 [3] - 原料药业务2025年上半年对外收入25.3亿元,同比下降27.0%,分部利润2.5亿元,利润率27.5%,下降4.9个百分点 [3] - 制剂业务2025年上半年对外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6.1%,分部利润1.6亿元,利润率6.1%,下降4.0个百分点 [3] - 人用抗生素类制剂产品2025年上半年收入8.9亿元,同比下降12.1% [3] - 动保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5.6亿元,同比下降15.9% [3] - 胰岛素制剂业务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74.5%,其中二代胰岛素收入4.6亿元增长110.2%,甘精胰岛素收入2.9亿元增长33.7%,门冬胰岛素收入1.9亿元增长74.0% [3] - 胰岛素类似物销量增长90.4% [3] - 许可费收入14.3亿元,主要来自UBT251授权诺和诺德首付款 [3] 研发进展与管线布局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5亿元,同比增长14.9% [4] - 利拉鲁肽于2025年3月在国内获批上市 [4] - GLP-1/GIP/GCG三靶新药UBT251海外权益已授权诺和诺德,国内减重和降糖适应症II期均已完成入组,MAFLD和CKD适应症II期已完成首个中心的启动 [4] - UBT251的Ib期数据显示皮下QW给药12周最高剂量组经安慰剂校正平均减重16.6% [4] - 神经肽Y2受体激动剂UBT37034于2025年7月获得美国减重适应症临床批件 [4] - 小分子GLP-1药物UBT48128预计2026年中在中美提交IND申请,临床前数据显示减重效果优于礼来Orforglipron [4] - 预计2026/2027年均有6个新品或适应症获批上市,2030年后获批产品将进一步增多 [4]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子公司GenSci098注射液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8 05:16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000661 证券简称:长春高新 公告编号:2025-138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子公司GenSci098注射液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申请 近日,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子公司一一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 公司(以下简称"金赛药业")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金赛 药业GenSci098注射液的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现将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药品的基本情况 产品名称:GenSci098注射液 申请事项: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 受理号:CXSL2500703 申请人: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审批结论:同意本品开展临床试验 适应症: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二、药品的其它情况 获得批准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 GD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ATDs)治疗、131I(碘131)治疗和手术治疗。ATDs疗程长、 复发率高,可能引起粒细胞缺乏、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A ...
济川药业20251027
2025-10-27 23:2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济川药业[1] * 医药行业[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9.32亿元,同比下降32%[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46%[3]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8.6亿元,同比下降49%[3]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8亿元,同比下降33%[3]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下降47%[3] * 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54%[3] * 前三季度营业成本9.3亿元,同比下降23%[9] * 第三季度营业成本2.6亿元,同比下降30%[9] * 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降低0.9个百分点,但环比增加3.9个百分点[2][9]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34%,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2][9] * 前三季度管理费用率8.2%,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2][9]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6.9%,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2][9] 产品表现与市场动态 * 硫酸美纳钾第三季度销售额1.1亿元,同比增长约25%,前三季度总销售额3亿元[4] * 盐酸非索非那定第三季度销售额4,000万元,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8,000万元[4][5] * 零售端9月、10月零售完成率达100%,每月零售额约2-3亿元[6] * 零售份额有望回升至30%-40%[6] * 蒲地蓝在医院销售占比超过50%,小儿豉翘达到75%[15] * 小儿豉翘糖浆2025年销售额约为几千万元[19] * 硫酸美纳钾集采中标,保有一半市场份额[4][17] * 中成药集采目录尚未公布,预计几个大产品进入集采的概率较低[17] 研发管线进展 * 化药创新药增强流感产品(玛西洛沙韦/西洛他唑)成人适应症已于7月份获批[7][13] * 流感药青少年适应症预计明年上半年获批,儿童适应症三期临床入组中[7] * 长效生长激素预计2028年初完成地产化并商业化[7] *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产品LB1,148预计明年6月报NDA[7] * 银屑病PD4第二个三期临床入组已完成,预计明年年中报NDA[7] * 中药新药小儿便通颗粒NDA获受理[7] * 柴葛退热口服液三期临床入组过半[7] * 鼾眠颗粒预计12月获临床批件[7] * 黄龙咳喘颗粒预计明年1月获临床批件[7] * 公司签约清肠五类新药及妇科领域国谈产品[7] * 自研创新药第一个项目预计今年12月提交正式IND[8] 库存与运营状况 * 零售端库存相对健康,库存水平大约在1至2亿元之间,相当于一个月甚至不到一个月的销售量[6][9] * 医院端库存全年基本保持在40天左右[9] * 公司七八月份主要解决品牌一致性问题,包括库存和价格梳理[6] * 三季度毛利率提高因产能提升和终端纯销情况改善[20] * 财务费用变化较大,由银行存款利息减少及账上货币资金减少导致[9] 未来展望与战略 * 预计第四季度市场行情回暖,降幅会大幅度收窄[11] * 2026年收入增长目标为个位数增幅,利润增幅会更高[11] * 基药目录项目或在今年内完成,小儿豉翘可能受益[12][24] * 若进入基药目录,小儿豉翘销量提升30%-40%完全可能[24] * 公司希望维持长期稳定的分红水平[10] * 公司在考虑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18] * 签署进口创新药以接续硫酸镁钠钾,该产品专利期到2033年[4][22] * 公司对未来几年发展充满信心,新产品将逐步填补收入下降带来的空缺[26]
新药周观点:ESMO2025国产新药精彩纷呈-20251026
国投证券· 2025-10-26 16: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领先大市-A [5] - 评级维持 [5]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科伦博泰、百利天恒、康方生物、恒瑞医药等多个国内企业披露了优异临床数据,国产新药表现精彩纷呈 [3][21] - 学术会议是创新药板块最重要催化剂之一,对中国医药企业最重要的肿瘤学术会议包括ASCO、ESMO以及WCLC等 [2][20]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 - 2025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新药板块涨幅前5:欧康维视(+8.87%)、君圣泰(+8.21%)、诺思兰德(+7.07%)、友芝友(+4.42%)、海创药业(+3.73%) [1][16] - 同期跌幅前5:康宁杰瑞(-17.72%)、北海康成(-14.42%)、创胜集团(-14.29%)、宜明昂科(-13.40%)、来凯医药(-12.40%) [1][16] 本周建议关注标的 - 已获跨国药企(MNC)认证未来海外放量确定性高的品种:三生制药(PD-1升级版)、联邦制药(GLP-1资产)、科伦博泰与百利天恒(ADC资产) [2] - 下一个可能海外授权MNC的重磅品种:康方生物与信达生物(PD-1升级版)、益方生物与中国抗体(自免领域)、复宏汉霖与石药集团(创新靶点ADC) [2] - 医保谈判和商保创新药目录有望获益品种:恒瑞医药、康诺亚、迈威生物、智翔金泰、海创药业等(医保目录);药明巨诺、科济药业(商保目录) [2]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 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科伦博泰SKB264在EGFR突变型NSCLC二线治疗中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8.3个月,风险比(HR)为0.49,优于化疗组的4.3个月 [24];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在鳞状NSCLC一线治疗中mPFS达11.1个月,HR为0.60 [23] - 小细胞肺癌领域:百利天恒BL-B01D1在后线治疗中,整体客观缓解率(ORR)达59.6%,既往一线治疗患者ORR高达77.3%,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2.2个月 [28] - 乳腺癌领域:百利天恒BL-M07D1在HR+/HER2-乳腺癌后线治疗中mPFS达15.2个月,12个月OS率为85.9% [37];在HER2阳性乳腺癌后线治疗中ORR达82% [38] - 胃癌领域:相关临床数据对比显示国产创新药在胃癌后线及一线治疗中的进展 [39] 本周新药上市与临床申请情况 - 本周国内有4个新药或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获批准 [9] - 本周国内有5个新药或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获受理 [9] - 本周国内有46个新药的临床申请获批准 [10] - 本周国内有31个新药的临床申请获受理 [10] 本周国内外市场重点事件 - 国内市场: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共同推进肿瘤免疫与ADC疗法 [11];康宁杰瑞与石药集团的HER2双特异性ADC药物JSKN003再次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 [11] - 海外市场:罗氏Gazyva/Gazyvaro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成年患者治疗 [12];安斯泰来与辉瑞共同开发的ADC药物Padcev联合Keytruda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获FDA受理并授予优先审评 [12]
中欧专家在沪聚焦心胸疾病前沿进展 专家:中国创新药发展药政改革功不可没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21:42
中欧专家在沪聚焦心胸疾病前沿进展 专家:中国创新药发展药政改革功不可没 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李志刚表示,中国和欧洲国家在肺癌早筛领域差别明显。在欧洲国家,很多 肺癌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展为中晚期,而中国在早诊早筛理念的倡导下,很多肺部小结节患者被发现。在 对进展期肺癌的管理中,欧洲国家全链条管理模式和中国外科技术的精细化、微创化值得双方借鉴。 在ESMO2025上,陆舜教授发布了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联合抗血管协同抗肿瘤疗法研究成 果。陆舜教授介绍,ESMO2025主席论坛上的演讲者中有不少来自中国,许多中国在研药物的研究数据 作为最新突破性摘要(LBA)发布;数月前举行的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中国专家的发 言数量亦创下新高。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与外企的国际授权合作(BD)数量不断增加。高质量数据的 披露是BD的关键基石,ESMO2025上中国创新药企集体亮相吸引了更多潜在的国际合作伙伴关注,为 未来"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中欧心胸疾病学术论坛"(简称:论坛)24日起举行,汇聚国内外众多权威专家,聚焦心胸疾病领 域的前沿进展与跨文化协作。本届主论坛围绕"中国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