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虹吸效应”
搜索文档
2025年全球棕榈油大会——高增长周期的终结,共识与分歧
对冲研投· 2025-11-19 19:50
市场现实:基本面根本性转变,高增长周期终结 - 全球棕榈油市场告别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因供应增长急剧放缓导致的结构性紧俏时代,价格形成机制从“供给扩张驱动”转向“政策与稀缺性驱动”[5] - 印尼产量触及阶段性天花板,油世界等机构预期产出增速在2026年放缓甚至负增长,主要因树龄老化、重植缓慢(年均重植率不足行业目标的50%)及土地权属不确定性,平均单产自2021年前已出现下降[6] - 马来西亚2025/26年度产量微降1%至1920万吨,受重植率低、病虫害及老树问题制约,而泰国产量增长0.8%至358万吨,受益于欧盟“低毁林风险”分类在EUDR合规中占据优势[7] - 印尼B40政策年消耗CPO约1562万千升,拟议的B50政策可能将需求推升,额外消耗150万-300万吨CPO,大幅挤压出口市场供应[8] - 印度2025/26年度棕榈油进口预计从810万吨增至910万吨,总植物油进口增130-150万吨,中国战略储备潜力与欧盟需求弹性提供支撑,东盟和非洲成为新增长点(年需求增速5%-7%)[8] - EUDR延期提案至2026年12月面临成员国分歧,决议待12月中旬敲定,短期缓解出口压力但长期增加合规成本10%-15%[8] 共识预期:中长期看涨,短期震荡筑底 - 全球棕榈油年均增长率从过去十年(至2020年)的290万吨骤降至未来十年(至2030年)的140万吨,标志产能扩张时代终结[9] - 若B50全面实施,印尼出口量将减少150万-300万吨,相当于全球年贸易量的5%-7%,深刻改变贸易流向[9] - 短期(2025Q4-2026Q1)价格承压于马来西亚高产(库存246.4万吨)、印度排灯节后需求放缓、印尼季节性产量增长10%,可能下探920-950美元/吨(马盘期货4200-4300林吉特)[10] - 中长期(2026Q1起)季节性低产期、B50潜在实施、拉尼娜天气风险(可能减产3%-5%)共同推动反弹,价格有望回升至1100美元/吨(马盘期货4500-4600林吉特),甚至向5000林吉特迈进[10] 机构分歧:预测焦点与逻辑差异 - LSEG预计印尼产量降100万-150万吨,马来西亚降1%,但泰国增0.8%,强调EUDR为泰国提供出口机会,认为价格反弹始于2026Q1季节性低产期,目标4500-4600林吉特[12] - 油世界对产量更悲观,指出全球增长率骤降至140万吨/年,印尼产量可能在2026-2027年连续下降,价格反弹需等待政策触发,强调结构性供应赤字主导上涨[12] - Fastmarket承认短期压力(马来西亚库存高企),但认为2026Q1低产期推动反弹至4500-4600林吉特,政策不确定性是核心摇摆因素[13] - 油世界视B50实施为价格触发点,LSEG更关注EUDR对贸易流的即时影响,Fastmarket警告延迟可能增加供应压力[14] - LSEG强调弱拉尼娜可能导致苏门答腊干旱(影响14%产区),油世界则认为当前干旱压力指数低于历史水平[14] - 油世界预计豆油出口下降100万吨加剧全球紧张,LSEG认为美国生物燃料政策若趋严可能推高豆油价格,Fastmarket提示新兴市场分散需求[15] 核心变量与驱动 - 印尼B50政策落地时机直接决定出口收缩规模(150万-300万吨),政策延迟将短期增加供应压力[16] - EUDR执行细则与延期结果若最终执行严格度将增加成本10%-15%,并重塑供应链格局利好泰国等低风险国家[16] - 弱拉尼娜现象若导致东南亚干旱可能减产3%-5%,长期气候不确定性支撑波动中枢上移[16] - 豆油全球出口预计降100万吨,葵花籽油产量仅恢复160万吨出口至多1500万吨,菜籽油加拿大产量达2100万吨(增160万吨)但中国100%关税改变流向[16] 美国生物燃料政策影响 - 美国环保署2026-2027年生物质柴油可再生体积义务大幅提升,100%再分配情景下将从2025年的55亿加仑增至2027年的77.7亿加仑,增幅超20亿加仑[17] - D4 RIN生成需求预计从2023-2025年平均78.4亿加仑升至2026-2027年平均105.6亿加仑,增幅22%[17] - 2026年D4 RIN生成需求为87.7亿加仑,2027年跃升至102.9亿加仑,反映库存储备消耗后真实产能压力显现[18] - 预计2027年生物质柴油产量需突破100亿加仑门槛,较2023年增长40%以上,大豆油工业需求占比已超40%,豆油库存消费比或降至历史低位[18] 印尼棕榈油战略与全球定价权博弈 - 印尼通过强制性生物柴油掺混政策(B40已实施,B50拟推进)大幅降低对进口化石燃料依赖,2024年生物柴油消费节省外汇达83.4亿美元,柴油进口占比从2014年的86%骤降至37%[21] - B50政策若全面实施年消耗CPO将增至1900万-2000万千升,相当于减少150万-300万吨出口量,从根本上改变全球供应格局[21] - 生物柴油行业带动就业从2017年的32.3万人增至2025年的195万人,覆盖250万小农,棕榈油出口税和国内消费贡献从2017年的12万亿印尼盾跃升至2025年的147万亿印尼盾[22] - 印尼占全球棕榈油产量62%以上,通过控制出口节奏和扩大内需有能力平滑价格波动,更倾向于维持价格在合理高位以支撑国内财政收入与小农生计[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