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用户留存
icon
搜索文档
OpusClip 增长秘诀:如果每个阶段只让我选一件事做 | 42章经
42章经· 2025-11-02 21:30
接下来我会聊聊,在增长的不同阶段,如果只能选一件最重要的事,我会做什么。 先说获客。在这个阶段,几乎所有团队都会遇到类似的难题。 比如我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他们刚发布了一个产品,联系了很多推广 AI 工具的创作者去做冷启动,但遇到了不少问题: 很多创作者会买粉刷单,交不出事先承诺的数据结果,双方很难建立信任; 与代理机构合作,又很难精准把控投放效果,因为无法与达人一对一沟通; 就算达人能带来一些用户,也难以判断这些人是否是产品的目标用户,因为他们的背景太杂。 OpusClip 是近几年最成功的海外华人 AI 产品之一。在前不久的一场活动中,我们邀请到了 OpusClip 前增长产品负责人谢君陶,分享他在公司的整个增长周期中积 累的实践经验。 前半部分是谢君陶的个人分享,后半部分是我补充的一些提问。 播客原文约 18000 字,本文经过删减整理后约 9500 字。 个人分享 非常感谢曲凯老师的邀请。 针对这些问题,我先反问了一句: 「你们合作的这些达人,是你们的真实用户吗?」 这个问题在产品早期尤其重要。 冷启动阶段,你要找的第一批用户,应该是你的 Partners,而不是 Affiliates。 两者差别很大 ...
易邮快递超市:智能技术提升用户留存,构筑长久服务关系
搜狐财经· 2025-10-28 14:32
智能服务的高效便捷是留住用户的核心竞争力。用户在易邮快递超市寄件时,智能寄件终端全程自助操 作,从信息录入到支付完成仅需 3 分钟,相比传统寄件方式节省了近一半时间。系统会自动记忆用户的 常用寄件地址和偏好快递公司,二次寄件时无需重复输入信息。有位经常给外地子女寄特产的阿姨 说:"第一次寄件输过地址,后面每次来系统都能自动出来,寄件又快又方便,我现在只在易邮快递超 市寄东西。" 这种高效体验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数据显示,体验过智能寄件的用户,次月留存率达 82%。 智能配送的可控性增强了送货上门的用户依赖。用户通过易邮快递超市 APP 可实时查看包裹的配送轨 迹,系统会根据路况动态更新预计送达时间,误差不超过 15 分钟。对于无法即时签收的用户,可通过 智能调度系统预约 2 小时内的二次配送,或选择暂存至社区智能柜。合作的中通、圆通等快递公司接入 该系统后,配送准时率提升至 98%。有位白领用户说:"知道快递几点到,能合理安排时间,再也不用 在家傻等,现在网购都指定快递超市配送。" 这种可控的配送体验,让用户对服务产生持续依赖。 在竞争激烈的服务市场,用户留存是衡量服务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易邮快递超市,凭借智 ...
“下一个字节、小红书,今年应该已经成立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2 11:50
投资评估标准 - 判断AI创业公司投资价值的唯一指标为用户留存率 反映公司后续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2] - AI时代用户尝鲜意愿强但付费持续性差 第二个月付费流失现象普遍[4] - 移动时代召回用户成本超过10倍 留存率成为商业可行性的核心验证指标[4] AI商业化应用特征 - 成功商业化AI技术多聚焦实用场景而非前沿技术 会议纪要类应用成为2023年全球最佳商业化案例[4] - 典型案例包括美国医疗对话记录应用Abridge和中国AI录音硬件Plaud 后者估值已达10亿美元并获大厂投资意向[4] - 对话代理应用覆盖客服中心、销售和玩具等多场景 形成完整应用生态[5] 中美AI竞争格局 - 美国To B领域优势显著 增长最快企业中6家To B公司均为美国企业且由外国创始人领导[5] - 中国创业者集中于To C领域 4家增长最快To C企业全部由中国团队创建[5] - 中国游戏企业因用户体验优势实现暴涨 游戏化打法成为AI应用差异化竞争核心[5] 行业发展趋势 - AI应用将在2024年迎来爆发期 新头部企业可能已于2023年成立[5] - 技术发展周期呈现规律性演进:2023年硬件(英伟达)主导 2024年基础设施(甲骨文、Snowflake)崛起 2025年应用层全面爆发[5] - 中国To C领域AI应用存在重大发展机遇 用户体验创新将成为竞争关键[5]
金沙江朱啸虎:下一个字节、小红书,今年应该已经成立了
第一财经· 2025-09-11 18:15
投资评估核心指标 - 判断AI创业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唯一关键指标是用户留存 [1] - AI时代创业公司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本质不同,生存和发展仍需回归商业本质 [1] - 缺乏用户留存是今年许多被嘲笑AI公司的共同问题,用户尝鲜后第二个月可能不再付费 [1] - 在移动时代重新召回用户的成本是10倍以上,几乎没有可能性,因此留存至关重要 [1] AI应用商业化前景 - 真正适合商业化的AI技术是那些解决实际需求、看上去比较无聊的技术,而非特别性感的技术 [1] - 会议纪要类AI应用是去年全世界做得最好的AI商业化案例,例如美国的Abridge和中国的Plaud [2] - Plaud公司估值已达10亿美元,并即将获得大厂投资,阿里、360、出门问问等多家公司均在跟进此AI硬件方向 [2] - 今年各类对话和语音Agent应用集中在客服、客服中心、销售和玩具等场景 [2] 中美AI竞争格局 - 回顾中美AI投资,增长最快的企业中,6个做To B业务的大部分是美国公司且为外国创始人,而4个中国公司全是做To C业务 [2] - To C的AI应用在明年肯定会爆发,中国创业者拥有大量机会 [2] - 中国创业者最擅长在AI以外搭建用户体验差异,例如游戏化打法,今年游戏企业暴涨正因中国游戏用户体验出色 [2] AI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周期节奏类似,去年是英伟达代表的硬件,今年是甲骨文和Snowflake代表的基础设施,明年将是应用大爆发 [3] - 下一个字节跳动、下一个快手、下一个小红书级别的公司今年应该已经成立 [3]
元宝豆包踏进同一条河流,kimi怎么就“学”起了知乎?
36氪· 2025-04-30 10:34
AI行业竞争格局 - AI产品一季度烧钱大战告一段落 模型能力竞赛进入平缓期 大模型之间数据质量差距迅速缩小 [1] - 开源模型技术壁垒难以形成 导致AI应用至今未出现超头部产品 [1] - 国内头部AI应用中表现最好的DeepSeek月活用户逼近2亿 但整体AI产品渗透率仍极低 [19] 大厂差异化发展路径 - 百度李彦宏认为AI应用会在B端率先爆发 公司正加速深耕B端场景 [2] - OpenAI明确表示五年后更值钱的是拥有10亿日活的互联网产品 而非最先进模型 可能开发社交应用 [2] - 腾讯元宝选择接入微信生态 通过13亿用户基础实现零成本推广 [19] - Kimi和元宝等AI新贵不约而同瞄准社交网络和社区领域 [2] 社区化战略布局 - Kimi正在内测社区产品 在App首页为社区设置一级入口 采用瀑布流形式展示用户分享内容 [8] - Kimi社区设置AI评论助手"Kimi一下" 引导用户进行深度话题探讨 营造精英式文化氛围 [10] - OpenAI正在研发类似X的社交网络 可能整合图像生成功能和社交信息流 [12] - Sora已上线"Explore"类社区空间 展示用户生成内容并提供提示词 可能是社交应用早期形态 [14] 流量获取与用户留存 - 一季度科技公司在AI产品投流费用达18.4亿元 其中元宝广告投放金额14.26亿元 是豆包1.38亿元的10倍 [22] - 腾讯元宝通过微信生态实现自然留存 微信社交应用Top1地位形成强大护城河 [19] - 豆包曾依靠抖音流量霸榜半年 但缺乏微信的生态优势 [21] - 社区化可解决AI应用用户留存问题 通过建立关系链和互动机制提高黏性 [24] 社区化挑战与关键 - 互联网社区产品历史悠久 从BBS到现代社交平台 证明社区模式具有持久生命力 [4][6] - 社区成功需满足三条件:精准用户需求洞察 可持续内容生产机制 商业价值与用户体验平衡 [28] - Kimi需明确社区定位 解决用户认同感与文化氛围构建问题 才能真正形成社区 [27] - 社交领域竞争激烈 此前大厂推出的多个社交产品均未成功 证明该领域门槛较高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