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

搜索文档
三部门联合印发《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工作指南(试行)》从多维度规范共享换电行业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5 08:56
行业监管政策 - 三部门联合发布《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工作指南(试行)》,规范共享换电业务建设、运营及监管标准 [1] - 明确换电柜电池仓数量不超过16个,新更换电池需符合《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1] - 禁止使用梯次利用电池,电池组最大输出电压不超过60V [1] - 要求蓄电池在机械冲击或极端条件下仍能保证安全,充电时需实时采集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 [1] 换电柜建设标准 - 换电柜选址需结合用户需求、市容景观等,优先选择室外空旷场地,不占用盲道或人行道 [2] - 鼓励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利用零星地块补充加密,与建筑物保持防火间距 [2] - 室内安装需满足防火分隔条件和消防设计要求,明确材料选型、充电接口规范及消防设施配备 [2] 运营管理要求 - 换电柜设备需符合《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 第1部分:技术规范》技术要求 [3] - 要求开发具备用户注册、扫码换电、在线支付等功能的软件,实时显示信息并支持故障上报 [3] - 需搭建智能管理平台,实现设备监控、电池管理、订单统计及故障预警,优化站点布局和电池调配 [3] - 鼓励企业为换电柜购买商业保险,保护消费者权益 [3] 电池回收机制 - 企业需在省级行政区设立专门部门负责蓄电池回收,做好来源去向登记和安全贮存 [3] - 要求规范移交至回收网点或综合利用企业,减少环境污染 [3] - 需定期评估蓄电池健康状态,及时淘汰老旧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池 [3]
电瓶车1分钟“满血”上路
苏州日报· 2025-07-19 07:58
电动自行车换电模式发展 - 昆山作为全国首个实现电动自行车换电全面落地的城市,其"全城换电"模式被国家政策《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工作指南(试行)》采纳 [1] - 电动自行车火灾80%源于非法改装电池与入户充电,昆山通过换电体系从源头解决安全隐患 [1] - 昆山常住人口超300万,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230万辆,每年新增约15万辆,换电需求庞大 [1] 政府与企业合作机制 - 昆山市政府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采用"政府+市场"运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 [2] - 昆山交发集团联合国家电投、绿通换电开展试点,形成"政府主导、国企牵头、央地协同"治理机制 [2] - 换电柜优先布设在居民小区、企业工厂、大型商圈等人员密集区域,已选点1211个,落柜800个 [2] 换电技术及用户体验 - 换电柜采用48伏磷酸铁锂标准化电池,1分钟完成换电,满电电池续航约60公里 [3] - 单个换电站支持100多用户同时使用,效率相当于10个充电车棚 [3] - 智慧管理平台实时监控电池数据,异常情况自动预警,并创新"光伏+储能+换电"一体化驿站 [3] 市场推广与社会效益 - 换电模式节省用户时间成本,解决充电桩供需矛盾,已有近2万换电用户 [4][5] - 昆山计划未来3年建设5000个换电柜,服务60万用户,形成可复制的"昆山模式" [5] - 国家层面将昆山经验列为典型案例推广,统一电池标准、数字化监管等举措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