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国际化战略
搜索文档
刘强东,出手了
中国经营报· 2025-08-04 12:38
京东国际化战略 - 京东国际业务定位为未来最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刘强东重返一线后推动大规模收购[1] - 近期收购动作包括40亿港元收购香港佳宝公司、22亿欧元要约收购德国Ceconomy[1] - 推出两个"百亿千品"计划:推动1000个中国品牌出海+引入1000个海外品牌达成100亿元销售增长[1] 欧洲收购战略 - 此前两次欧洲收购(Ceconomy和Currys)失败主因:战略收缩期资源不足+报价被低估[2] - 本次收购Ceconomy报价具吸引力,已获57.1%股份支持,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1][3] - 收购资金结构:22亿欧元通过并购贷款+资产负债表现金组合支付[3] Ceconomy业务分析 - 欧洲12国运营超1000家门店,拥有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品牌,线上覆盖11国[3] - 2020-2024财年销售额208-224亿欧元,五年仅增7.7%,2024财年净利润7600万欧元[5] - 德国等成熟市场线下疲软,比利时等新市场线上增长显著[5] 协同效应 - Ceconomy线下网络可补足京东欧洲线下短板,避免自建高成本[6] - 京东可整合物流技术提升Ceconomy线上业务,实现"线上订单+本地门店履约"[6] - 收购后Ceconomy保持独立运营,加速向全渠道平台转型[4] 欧洲市场挑战 - 欧洲人力成本高昂:Ceconomy五年裁员12%(5.77万→5.09万)[6] - 劳动法规严格限制国内工作模式复制,需适应平等合作文化[7] - 监管合规与本土化团队管理是长期挑战[8] 京东欧洲现有布局 - Ochama"超级仓店"已扩展至24国,荷兰试点"一小时达"[6] - Joybuy英国重启,伦敦实现"6小时达"和"次日达"[6] - 战略转向高客单价欧洲市场,契合3C品类优势[7]
估值超180亿元,京东确认有意收购德国零售巨头CECONOMY
36氪· 2025-07-31 12:03
收购要约核心信息 - 公司通过全资间接附属公司JINGDONG Holding Germany GmbH提出自愿公开收购要约,以每股4.60欧元的现金对价收购CECONOMY AG所有已发行及流通的不记名股份 [1] - 该交易对CECONOMY的估值约为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80亿元 [1] - 收购要约的完成以签订的投资协议和股东协议为前提,完成后Convergenta将持有CECONOMY 25.35%的股份 [1] 战略合作与目标公司概况 - 双方计划建立战略投资伙伴关系,以加速CECONOMY的增长并抓住新兴市场机遇,CECONOMY将保持独立运营并加速向欧洲领先的全渠道平台转型 [2] - CECONOMY在欧洲12个国家运营着超过1000家门店,其核心品牌MediaMarkt与Saturn在德国市场份额超过30% [2]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下降1.6%至52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1000万欧元,但在线销售额逆势增长7.4%至近13亿欧元,占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 [2] 市场反应与公司战略背景 - 收购消息使CECONOMY股价当日一度飙升12%,而京东港股股价当日收盘下跌2.68%至126.9港元 [3] - 此次收购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此前公司已在荷兰推出ochama品牌,并在英国测试Joybuy平台 [3] - 收购旨在帮助公司获得CECONOMY在欧洲的广泛线下门店资源、仓储系统及成熟的本地供应商体系,以补齐本地化运营等短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