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chama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外卖的Plan B是出海
钛媒体APP· 2025-08-06 08:37
京东收购CECONOMY - 公司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收购德国消费电子集团CECONOMY,估值约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180亿元)[1] - 标的公司在欧洲拥有超1000家线下门店及线上销售平台,收购后将保持独立运营[1] - 此次收购是公司第二次尝试,2023年曾接触但未达成协议[1] - 标的业务与公司此前竞购的英国Currys类似(覆盖欧洲多国、800+门店),显示海外并购策略一致性[3] 国际化战略演变 - 公司国际化规划始于2014年,但进展曲折,业务多次调整(俄罗斯站上线1年即关闭、东南亚投资未达预期)[7][8] - 当前海外业务分为三部分:欧洲新零售Ochama、跨境销售平台全球售、欧洲自营平台Joybuy[8] - 战略呈现三大特点:区域转向欧洲、立足消费电子赛道、依托物流构建海外供应链[10] - 目标用户策略聚焦海外华人群体,但存在履约效率与本地化渗透挑战[10][11] 国内业务与战略抉择 - 公司一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15.8%,Non-GAAP经营利润增长31.4%,受益于政策支持[14] - 管理层提出三大发展方向:内容生态、开放生态、即时零售,其中即时零售获重点投入(达达+京东到家体系)[16][17] - 外卖业务已投入超百亿元,但面临美团与阿里淘宝闪购的激烈竞争[18] - 出海相比外卖具备三大优势:电商经验可迁移、海外市场增长空间大、亏损可控性更强[20][21] 战略资源分配困境 - 公司面临外卖与国际化两条战线的资源分配矛盾,难以同时支撑双线作战[23] - 历史显示国际化决心反复(业务关停、高管频繁更换),可能影响当前战略执行效果[21] - 错过集中资源突破海外市场的窗口期,现陷入国内外卖持久战[24] - 核心决策将影响未来十年发展轨迹,战略选择优先级高于执行投入[25]
刘强东,出手了
中国经营报· 2025-08-04 12:38
京东国际化战略 - 京东国际业务定位为未来最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刘强东重返一线后推动大规模收购[1] - 近期收购动作包括40亿港元收购香港佳宝公司、22亿欧元要约收购德国Ceconomy[1] - 推出两个"百亿千品"计划:推动1000个中国品牌出海+引入1000个海外品牌达成100亿元销售增长[1] 欧洲收购战略 - 此前两次欧洲收购(Ceconomy和Currys)失败主因:战略收缩期资源不足+报价被低估[2] - 本次收购Ceconomy报价具吸引力,已获57.1%股份支持,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1][3] - 收购资金结构:22亿欧元通过并购贷款+资产负债表现金组合支付[3] Ceconomy业务分析 - 欧洲12国运营超1000家门店,拥有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品牌,线上覆盖11国[3] - 2020-2024财年销售额208-224亿欧元,五年仅增7.7%,2024财年净利润7600万欧元[5] - 德国等成熟市场线下疲软,比利时等新市场线上增长显著[5] 协同效应 - Ceconomy线下网络可补足京东欧洲线下短板,避免自建高成本[6] - 京东可整合物流技术提升Ceconomy线上业务,实现"线上订单+本地门店履约"[6] - 收购后Ceconomy保持独立运营,加速向全渠道平台转型[4] 欧洲市场挑战 - 欧洲人力成本高昂:Ceconomy五年裁员12%(5.77万→5.09万)[6] - 劳动法规严格限制国内工作模式复制,需适应平等合作文化[7] - 监管合规与本土化团队管理是长期挑战[8] 京东欧洲现有布局 - Ochama"超级仓店"已扩展至24国,荷兰试点"一小时达"[6] - Joybuy英国重启,伦敦实现"6小时达"和"次日达"[6] - 战略转向高客单价欧洲市场,契合3C品类优势[7]
刘强东的国际化棋局,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财富FORTUNE· 2025-08-02 21:06
京东国际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将国际业务列为未来最重要行动之一 强调不走跨境电商模式 而是到海外做本地电商 在当地组建团队 进行采购发货 只卖有品牌的商品 [2] - 计划签订1000个中国品牌 把它们带到海外 这些品牌是亚马逊和当地零售商所没有的 [2][5] - 深知本地电商模式弊端——"很慢、很苦、很累" 预计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干成 [4][5] 近期收购动作 - 斥资40亿港元收购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70%股权 佳宝在香港拥有约90间分店及20至30间铺位物业 交易包含过渡期条款 京东不会立即接管业务 而是先由佳宝创始人代为管理三年 [2] - 以每股4.60欧元现金对价收购德国Ceconomy AG所有股份 估值22.3亿欧元(约185亿元人民币) Ceconomy旗下运营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欧洲电子零售品牌 在多国线下拥有数百家门店 [3][4] - 此前曾尝试收购英国Currys未果 再次收购Ceconomy看中其在欧洲的影响力和密集销售网络 [4] 欧洲市场布局 - 已在欧洲布局三年 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预计今年底完成 明年开始营业 [4] - 2022年在荷兰推出欧洲全渠道零售品牌Ochama 采用重资产自营模式 自建仓储 目前面向欧洲24个国家提供全品类商品配送和自提服务 [4] - 2024年4月在英国伦敦启动测试全新线上品牌"Joybuy" 预计年底正式上线运营 追求品质、低价和快速配送 [4] 商业模式特点 - 公司采用重资产运营模式 2024年净收入11588亿元 净利润仅400多亿元 [5] - 通过收购已有门店和人力建设 快速适应当地市场 将业务从"跨境"变成"本地" [5] - 启动"百亿千品新增长计划" 未来三年通过跨境模式引入1000个海外新品牌 助力达成累计100亿元销售增长 [5] 历史经验与挑战 - 曾因激烈竞争下的亏损和本土化运营不足 于2023年关停印尼站和泰国站 [6] - 需要在"不把利润当作最大需求"和"企业必须赚钱"之间找到平衡点 [7]
刘强东,买买买!
财联社· 2025-08-01 08:54
京东收购Ceconomy的战略布局 - 公司拟以每股4.60欧元现金要约收购欧洲消费电子零售商Ceconomy全部股份,交易总价值约22亿欧元(折合25亿美元或180亿元人民币),较Ceconomy7月23日股价溢价23% [3] - 目标公司Ceconomy为欧洲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之一,旗下拥有MediaMarkt、Saturn等品牌,覆盖1030家门店、4300万会员,年接触消费者超22亿次 [5] - 交易完成后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Ceconomy保持独立运营,京东将协助其加速全渠道转型,重点提升线上业务(当前线上销售额仅占224亿欧元总营收的51亿欧元) [5][9] 欧洲市场现有业务架构 - 公司已在欧洲形成"Ceconomy线下+Ochama线上+Joybuy在线零售"的协同格局: - Ochama为荷兰全品类超级仓店品牌,2024年1-10月在波兰和德国订单量同比增长284% [6] - Joybuy为伦敦全品类在线零售品牌,提供当日/次日达服务 [6] 国际化战略转型路径 - 公司明确从跨境电商模式转向本地化运营战略,需在当地组建团队并建立采购发货体系 [7][8] - 早期东南亚扩张(如印尼合资公司JD.ID估值超10亿美元)因物流成本高、本土化不足而收缩,2023年退出泰国和印尼市场 [8] - 跨境B2C/B2B尝试均未达预期,2022年关停相关平台 [8] 收购协同效应与挑战 - 战略协同:京东3C品类优势与Ceconomy线下网络结合,可弥补公司欧洲本地供应商体系短板,提升SKU丰富度与价格竞争力 [9] - 潜在挑战:需解决中德团队管理文化融合问题,包括是否调整原有管理架构及植入京东企业文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