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宠物

搜索文档
小学5元电子垃圾在名创优品联名卖200,傻瓜电子宠物机被买成宇树机器狗的平替?
36氪· 2025-05-12 16:09
宇树科技机器狗安全漏洞事件 - 宇树科技Go1机器狗被曝存在后门漏洞 黑客可篡改设备数据、访问视频流并实现远程操控 [1] - 公司回应称漏洞仅影响2021年已停产的Go1型号 后续版本不受影响 [1] - 该事件暴露消费级机器人产品的网络安全风险 可能被用作监听工具 [3] 拓麻歌子电子宠物市场表现 - 万代旗下拓麻歌子IP通过联名策略保持热度 与名创优品联名产品上线即售罄 全球销售额逐年递增 [6][8] - 产品形态保持20年不变 核心卖点为低成本情绪价值 基础款售价达179元人民币 较盗版价格溢价6倍 [6][8] - 成为Y2K潮流符号 Supreme/藤原浩等品牌联名推高溢价 二手市场炒作至300元区间 [13][15] 电子宠物行业演变趋势 - 技术迭代路径:按键黑白屏(拓麻歌子)→触屏互动(汤姆猫)→实体AI宠物(Moflin)→多功能机器人(宇树机器狗) [17][28][35] - 索尼AIBO机器狗案例显示用户情感黏性 2015年停产引发粉丝举办葬礼 2017年新版支持记忆云端存储 [37] - 高端产品价格带分化 实体AI宠物入门款约2000元 顶配版Lovot总成本超5万元人民币 [42] 消费行为与市场需求 - 核心用户画像:时间匮乏的都市人群 追求低责任成本的陪伴体验 满足"云养宠"需求 [15][17] - 情绪价值驱动购买 汤姆猫系列全球下载量突破100亿次 证明互动性需求旺盛 [22] - 实体化趋势明显 Moflin通过发热/情绪反馈等设计模拟真实宠物 但续航仅2-3小时限制使用场景 [28][33][43] 产品设计争议点 - 功能性与宠物属性的矛盾 宇树机器狗强调载重/称量等工具属性 与用户情感投射需求存在偏差 [35] - 复古设计与现代科技冲突 拓麻歌子坚持像素风按键操作 反而成为差异化卖点 [6][8] - 价格敏感度分化 基础电子宠物百元级接受度高 但高端AI产品万元定价阻碍普及 [42][32]
从像素到体温,电子宠物如何制造情感羁绊?
红杉汇· 2025-04-09 23:22
如果你想养一只宠物,但又顾虑它会掉毛、生病,或者担心没有时间陪它遛弯,帮它铲屎、洗澡,那么养一 只"电子宠物"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你印象中的电子宠物,是不是只存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中,比如记忆中的拓麻歌子、汤姆猫和旅行青蛙;或是能 听懂简单的语音指令,比如回答问题、播放音乐,并且可以自由移动的宠物机器人? 20世纪90年代末,电子宠物就已经开始流行。 1996年,日本万代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Tamagotchi"的便携式电子宠物机,它还有个正版译名——"拓麻歌 子"。初代拓麻歌子的外壳与现在一样呈蛋壳形,但只有三个按键和一块小的黑白屏,上面显示了一个小型 的虚拟宠物。玩家需要定期喂食、清理、娱乐和照顾宠物的需求,以确保其健康和快乐。如果忽视了宠物 的需求,它会生病甚至"死亡"。 图源:万代 尽管只是简单的互动,电子宠物的反馈也很程式化。但在那个娱乐方式匮乏的年代,拓麻歌子一经推出, 就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热烈欢迎,成为了一种文化热潮。 1997年,万代公司又推出了"数码暴龙机",定位是给男孩子玩的拓麻歌子,玩家可以在数码暴龙机中饲养、 培养和进化"数码宝贝"。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加入了进化系统和对战机制,玩家可以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