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权

搜索文档
在法院外蹲了6小时,我和起诉《王者荣耀》的律师见了一面
36氪· 2025-08-14 08:11
案件背景 - 《王者荣耀》因匹配机制问题被玩家孙千和起诉 要求公开匹配算法具体细节 包括影响因素和各模式权重[2] - 原告孙千和为执业律师 游戏时长900多天 多次达到王者段位 发现连胜后系统会匹配低水平队友 连败后则匹配弱势对手 怀疑游戏刻意控制胜率在50%左右[7][9] - 公司曾在2022年起诉代练公司破坏匹配公平性并胜诉 但此次成为被告方[1][2] 争议焦点 - 原告主张游戏应遵循"最低限度知情原则" 公布匹配机制逻辑而非源代码 参考抖音算法公开案例[11] - 公司反驳称匹配算法属于商业秘密 已通过ELO机制解析履行告知义务 公开技术细节可能导致黑产滥用 举证显示多位玩家胜率远超50%[16] - 公司强调防沉迷机制已落实 成年玩家娱乐权应自主支配 玩家持续游戏行为与匹配机制无直接关联[17] 法律争议 - 法律界对"商业秘密"界定存在分歧 需满足非公知性 商业价值和保密措施三要件 公司认为匹配算法完全符合[20] - 有律师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知情权范围不包含算法细节 公司2018年公布的ELO机制说明已满足披露义务[22][23] - 法院曾在前述代练案中认定破坏匹配机制损害游戏公平性 此次可能延续类似判决倾向[23] 行业影响 - 匹配机制涉及PVP游戏核心体验 公开算法可能导致玩家钻空子或竞争对手复制 破坏游戏生态[20][22] - 公司持续优化匹配机制 从2018年ELO到2022年MMR再到当前系统 通过玩家沟通改进体验[28] - 案件引发公众对游戏算法透明度的讨论 但未形成舆论一边倒 显示社会认知趋于理性[30] 案件进展 - 庭审中公司提交1000多页证据 法官质疑原告诉讼请求明确性[11][24] - 原告未明确"商业秘密与知情权临界点"的具体标准 律师质疑其缺乏请求权基础[23][24] - 截至报道时法院未宣判 原告行为已获得部分玩家声援 但声援者实际诉求存在差异[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