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健康险监管规范

搜索文档
赔付率达1412%! 上半年有险企短期健康险“赔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22:32
赔付率是检验保险公司精算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核心反馈,也为险企调整策略、优化模型提供了 最关键的决策依据。 近期,保险机构短期健康险上半年的综合赔付率情况逐步披露。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日,已经有75家人身险公司和57家财险公司,合计132 家险企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从数据来看,超六成险企短期健康险业务的综合赔 付率不超过50%,10余家险企的短期健康险赔付率超100%。 整体赔付率较低 短期健康险主要是指险期间为一年以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如惠民保和百万医 疗险等,因其保障高、价格低而备受欢迎。 根据2021年发布的《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保险公司应当每半年在公司官网披 露一次个人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整体综合赔付率指标。其中,上半年赔付率指标应当不晚于每年7月底披 露;年度赔付率指标应当不晚于次年2月底披露。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在已披露相关数据的132家险企中,超六成险企短期健康险业务的整体 赔付率不超过50%,与去年同期数据相比,各家险企赔付率涨跌互现。不过,由于短期健康险主要是一 年期产品,所以去年的赔付率 ...
短期健康险上半年赔付率观察:超六成险企不足50%,但有1412%“赔穿”,也有负值“倒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22:01
短期健康险赔付率现状 - 132家险企披露2025年上半年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其中75家人身险公司、57家财险公司 [1] - 超六成险企赔付率不超过50%,10余家赔付率超100%,部分机构赔付率低至1%或为负值 [1][2] - 国华人寿赔付率高达1412.19%,主因业务规模极小(保费6万元,赔款50万元),单笔赔案影响显著 [2] 赔付率异常原因分析 - 高赔付率三大主因:医疗通胀推高成本、产品定价不足、逆选择风险加剧(带病体集中投保) [3] - 赔付率为负的10家险企(如中华人寿-3.35%、北京人寿-60%)与未决赔款准备金释放有关 [3] - 行业痛点包括核保风控薄弱、健康管理服务缺位(多数仍为"事后赔付"模式) [3] 短期健康险市场特征 - 产品特性:一年期为主(如惠民保、百万医疗险),保障高、价格低 [1] - 财险机构重点发力:上半年健康险保费1609亿元,同比增长9.08% [3] - 市场格局呈现"头部集中、长尾分化",头部公司占60%份额,中小公司聚焦细分场景(如齿科险) [6] 监管政策动态 - 2021年《通知》要求每半年披露赔付率,规范费率、保额设定(禁止虚高保额) [1][4] - 2023年限制最高保额:一般医疗险≤600万元,癌症住院≤300万元,私立/海外医疗≤800万元 [5] - 2024年自查重点:承保确定性事故、风控被动性、人为调整理赔等违规行为 [5]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产品升级:从"费用报销型"转向"服务+保障"融合(嵌入体检、在线问诊等) [6] - 技术突破: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健康数据,动态调整保费 [6] - 生态协同:与医院、药企共建闭环(如糖尿病患者用药达标获保费优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