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矿能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能建巴东装配式项目投产 以“矿能融合”引领绿色建造
新华财经· 2025-08-19 11:18
项目投资与规模 - 总投资约24.37亿元 年产值8亿元以上 年税收约8000万元 新增就业岗位1000人以上 [1] - 总占地面积2200余亩 由一园一矿一廊道一码头组成 [1] 绿色能源与节能技术 - 通过10km廊道胶带机与发电系统结合 利用500米自然高差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 装机功率2500KW [1] - 引入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 光伏装机容量3.5MW 年综合消纳率84%以上 年发电量1000万余度 [1] - 全面推行电动化转型 投入18台70吨级纯电动矿卡 每台年节约燃料成本62.5万元 三年维保支出减少62.57万元 [2] 智能化与数字化建设 - 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电子围栏与智能称重系统联动使运营效率提升80% [2] - 智能产销存系统使库存周转率提升40% 订单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 [2] - 数字孪生平台采用全国产GIS软件和数据库 AI算法预测准确率90%以上 运维成本降低40% [3] 技术创新与产业示范 - 打造自主可控数字化底座 形成完整国产化技术解决方案 [3] - 为露天矿山清洁化改造提供可借鉴案例 形成节能降碳全新路径 [1][2] - 创建矿能融合新示范 实现物料运输与能源回收双重功能 [1]
投资16亿元!年产900万吨!中国能建巴东矿山骨料加工区具备出料条件
搜狐财经· 2025-08-12 14:30
项目概况 - 中国能建在巴东县投资建设装配式建筑及配套产业项目 总投资16亿元 年生产规模900万吨 产能每小时3000吨 [1] - 项目涵盖矿山开采、骨料加工储运、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等全产业链环节 [1] - 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 新增关联就业岗位约1000人 [1] 工程技术突破 - 通过断面尺寸经济性论证 将施工效率提升67% 实现以空间换效率 [4] - 采用"支洞+主洞"立体施工网络 形成6个作业起点和10个独立作业面 单日最大进尺达17米 [6] - 使用小型化设备套餐 包括小型挖掘机、自卸车、可移动式台车和装载机 避免资源浪费 [6] - 将喷混支护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2.5小时 三级围岩段日进尺从6米增至9米 [12] - 用时18个月完成10公里隧道开挖支护 开挖进度刷新公司记录 [12] 安全管理体系 - 构建"监测-预警-处置"全链条安全网 实行领导带班制 [7] - 建立专家会诊机制 对8处高风险段制定专项方案 [9] - 通过问题解决在一线的示范效应 形成管理层带头查隐患、作业层主动防风险的安全氛围 [7] 运营优化措施 - 建立隧洞结构-运输设备-加工机组三位一体监测体系 每季度开展全面检测 [13] - 实行备品备件集约化管理 联合设备厂家建立区域共享备件库 [13] - 规划峰谷电价错峰运行模式 动态调整设备启停时间优化能耗方案 [15] - 推进矿能融合试点 利用闲置场地规划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 预计降低外购电成本数百万元 [16] - 拟采用电动矿卡进行毛料运输 大幅降低运营期运输成本 [16] 项目管理创新 - 制定单循环作业指导书 明确钻爆、出渣、支护的时间定额 [10] - 在每个作业面配备循环计时器 超时则分析原因改进 [10] - 通过施工期与运营期无缝衔接 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