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

搜索文档
装配式建筑概念上涨3.82%,12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1 17:44
装配式建筑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21日收盘,装配式建筑概念上涨3.82%,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7,板块内94股上涨 [1] - 筑博设计20%涨停,金隅集团、重庆建工、红墙股份等涨停,中设咨询、科隆股份、建科智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5.19%、13.97%、11.71% [1] - 跌幅居前的有ST瑞和、长青科技、福星股份等,分别下跌4.63%、4.20%、4.06% [1] 资金流动情况 - 今日装配式建筑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2.82亿元,61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2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净流入资金居首的是垒知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入1.18亿元,净流入资金居前的还有中国铁建、红墙股份、浙江建投等,分别净流入1.14亿元、1.13亿元、1.05亿元 [2]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成都路桥、中岩大地、西部建设等流入比率居前,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51.04%、35.72%、32.99% [3] 个股表现 - 垒知集团今日涨跌幅10.04%,换手率11.66%,主力资金净流入1.18亿元,净流入比率30.87% [3] - 中国铁建涨跌幅3.96%,换手率1.68%,主力资金净流入1.14亿元,净流入比率6.89% [3] - 红墙股份涨跌幅10.04%,换手率24.49%,主力资金净流入1.13亿元,净流入比率25.23% [3] - 浙江建投涨跌幅6.65%,换手率7.38%,主力资金净流入1.05亿元,净流入比率13.78% [3] - 海螺水泥涨跌幅10.02%,换手率4.48%,主力资金净流入9710.03万元,净流入比率2.27% [3] 其他相关概念板块表现 - 民爆概念今日涨跌幅8.51%,位居涨幅榜首,水泥概念涨跌幅6.85%,抽水蓄能涨跌幅4.76% [2] - 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包括跨境支付(CIPS)跌0.90%,数字货币跌0.67%,智谱AI跌0.49% [2]
经济日报:荒滩变高地 临高再跨越
经济日报· 2025-07-17 15:16
金牌港开发区发展现状 - 康庄住工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作为首家入驻企业,2024年总产值达3亿多元,实现阶梯式增长[3] - 开发区从沼泽地蜕变为现代化工业园区,形成自动化生产线生产ALC、PC构件[3] - 临高县通过"红色企业秘书"和"跑腿办"服务模式构建招商生态,推动产业升级[3] 招商策略与成果 - 实现三个"首次突破":首次境外招商(欧洲游艇产业)、首次线上招商(乡村振兴论坛)、首次区域联动招商(联合三亚赴厦门)[5] - 2024年新引入10家新型装配式建筑企业,总数达32家,成为海南最大生产制造集聚区[9] - 引入2家研发设计企业填补产业链空白,海洋装备制造业实现从低端加工到高附加值产品升级[9] 营商环境优化 - 推行"极简审批"制度改革,缩短项目建设时长至少两个月[6] - 设立"文澜夜茶"机制解决企业痛点,如协助海南宝路水产解决海域使用权证问题[6] - 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训技术工人,开设"绿色通道"降低物流成本[7] 未来产业规划 - 2025年目标新增项目签约金额70亿元以上,聚焦渔港经济、临港物流、热带农业加工等领域[10] - 重点布局装配式建筑内装产业、海工装备制造、海产品加工等强链补链项目[10] - 计划招引专精特新项目及传统产业升级项目,强化全国统一大市场融入[10] 区域经济定位 - 依托自贸港政策与区位优势,以金牌港码头为支点辐射东南亚装配式建筑市场[4] - 构建"五色经济"立体格局(现代临港产业、绿色制造、海洋经济、热带农业等)[5] - 从渔港小城转型为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产业集聚"引力场"[8][11]
装配式建筑概念涨1.68%,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7:02
装配式建筑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10日收盘,装配式建筑概念上涨1.68%,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10位,板块内84股上涨 [1] - 重庆建工、成都路桥、四方新材等涨停,硅宝科技、中设咨询、旭杰科技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8.29%、13.16%、8.90% [1] - 跌幅居前的有中旗新材、*ST花王、晶雪节能等,分别下跌6.90%、4.97%、3.53% [1] 资金流动情况 - 装配式建筑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95亿元,56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1] - 5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万科A净流入2.86亿元居首,硅宝科技、成都路桥、海螺水泥分别净流入2.29亿元、8854.06万元、6649.89万元 [1]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四方新材、重庆建工、成都路桥流入比率居前,分别为70.30%、22.23%、18.94% [2] 个股资金流入榜单 - 万科A主力资金净流入2.86亿元,净流入比率16.94%,今日涨幅3.36% [2] - 硅宝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2.29亿元,净流入比率9.66%,今日涨幅18.29% [2] - 成都路桥主力资金净流入8854.06万元,净流入比率18.94%,今日涨幅10.04% [2] - 海螺水泥主力资金净流入6649.89万元,净流入比率9.07%,今日涨幅1.03% [2] - 重庆建工主力资金净流入6317.74万元,净流入比率22.23%,今日涨幅10.12% [2] 其他资金流入显著个股 - 金融街主力资金净流入4921.06万元,净流入比率12.18%,今日涨幅8.25% [2] - 全筑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3459.16万元,净流入比率12.33%,今日涨幅3.69% [2] - 中国中冶主力资金净流入3421.51万元,净流入比率9.58%,今日涨幅0.99% [3] - 中国建筑主力资金净流入2520.53万元,净流入比率1.38%,今日涨幅2.17% [3] - 四方新材主力资金净流入2136.39万元,净流入比率70.30%,今日涨幅10.01% [3] 资金流出显著个股 - 中旗新材主力资金净流出5047.42万元,净流出比率11.06%,今日跌幅6.90% [7] - *ST花王主力资金净流出2614.96万元,净流出比率29.44%,今日跌幅4.97% [7] - 北新建材主力资金净流出7500.61万元,净流出比率14.91%,今日跌幅2.43% [7] - 浙江交科主力资金净流出2070.63万元,净流出比率16.32%,今日涨幅0.73% [7] - 龙元建设主力资金净流出2046.16万元,净流出比率19.63%,今日涨幅1.12% [7]
经济日报:海南临高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软实力 擦亮金招牌
经济日报· 2025-07-09 09:41
金牌港开发区发展现状 - 康庄住工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作为首家入驻企业,2021年进驻后总产值逐年增长,2024年达3亿元[1] - 公司选择海南基于自贸港政策优势,选址临高看重园区区位优势,计划以临高为基地向东南亚辐射装配式建筑产业[1] - 菲格特国际贸易(海南)有限公司完成首笔橡胶交易结算,实现服务贸易零突破[2] 临高县产业优势与招商策略 - 临高县依托金牌港开发区、波莲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平台,发展金色高效农业和蓝色海洋经济[1] - 通过搭建产销平台和原料供应链,帮助园区企业对接中交、中铁等央企供应商库,降低生产成本[2] - 实现3个招商突破:首次境外招商聚焦游艇产业、首次线上招商通过开渔节直播、首次区域联动联合三亚赴厦门招商[2]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推进金牌港园区"极简审批"改革,缩短项目建设时长至少2个月[3] - 创新"文澜夜茶"机制,县领导与企业定期夜话解决痛点,建立"跑腿办"服务企业品牌[3] - 强化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得好",将招商作为高质量发展关键战略[3]
以数字生态文明助推“两山”转化
海南日报· 2025-07-06 08:26
绿色发展合作 - 海南和贵州同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生态价值转化、制度创新、数字治理等领域可互通互鉴 [1][2][3] - 贵州依托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以数据赋能生态文明建设,为海南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方向 [3] - 两地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应加强交流合作 [3] 贵州绿色发展成果 - 贵州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47%上升到2024年63.3% [3] - 贵州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一批绿色工业百亿级项目落地建设 [3] - 贵州推动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从大到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动全球 [4] 海南绿色发展举措 - 海南完成五指山大叶茶碳足迹核算研究、碳标识生态价值提升方案,试点建立热带滨海城市GEP评价考核体系 [2] - 风电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兴产业在海南从无到有、蓬勃发展 [2] - 海南将系统实施'2+N'标志性工程建设、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 [4] 数字生态文明 - 贵州以大数据产业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可借鉴经验 [3] - 海南可借鉴贵州深化数字技术应用,以数字生态文明助推"两山"转化 [4]
孙正义被告了
创业家· 2025-06-25 18:02
核心观点 - 软银因投资Greensill Capital和Katerra两家独角兽破产而面临法律诉讼,涉及金额达4.4亿美元 [4][5][7][18] - 格林希尔资本破产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瑞信损失惨重并最终被瑞银收购 [12][13] - 全球独角兽面临估值泡沫破裂困境,投资人转向谨慎务实 [26][27][30] 格林希尔资本事件 - 格林希尔资本成立于2011年,主营供应链金融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贷款 [8] - 软银2019年分两次投资格林希尔资本合计15亿美元,成为主要股东 [9] - 2021年格林希尔资本因疫情冲击和高风险贷款业务破产,软银投资归零 [11][12] 软银与瑞信纠纷 - 瑞信供应链基金因格林希尔资本破产损失4.4亿美元,合并后的瑞银向软银索赔 [18][19] - 争议焦点为软银主导Katerra资本重组时,格林希尔资本放弃债权换取股份导致瑞信资金损失 [20][21] - 软银辩称已支付4.4亿美元用于偿还瑞信,但被挪用 [22] 独角兽行业现状 - 高估值独角兽如FTX(320亿美元)、eFishery因数据造假等问题暴雷,投资人损失数十亿 [27][28] - 行业共性为融资过快、依赖输血,缺乏盈利能力 [28][30] - 当前市场环境下,初创公司普遍面临融资困难,估值下调或倒闭 [31]
孙正义被告了
投资界· 2025-06-17 16:10
核心观点 - 软银因投资格林希尔资本和Katerra两家独角兽破产而面临瑞信供应链基金4 4亿美元的法律追偿 [1][5][10] - 格林希尔资本曾获软银15亿美元投资及瑞信100亿美元供应链基金支持 但因疫情冲击及高风险贷款策略导致2021年破产 [4][5][6][7] - 软银通过主导Katerra资本重组使格林希尔资本放弃债权换取股份 最终因Katerra破产导致瑞信基金4 4亿美元损失 [10][11] 格林希尔资本发展历程 - 2011年成立 主营供应链金融业务 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贷款 [5] - 2019年获软银两轮合计15亿美元投资 瑞信供应链基金注入100亿美元资金 [5] - 2020年疫情冲击供应链 高风险贷款策略加速其业务崩溃 [6] - 2021年申请破产 直接导致瑞信后续被瑞银收购 [7][8] 软银投资争议 - 投资逻辑:通过格林希尔资本为软银被投企业(如Katerra)提供无足额抵押的融资 [5] - 对Katerra累计投资18亿美元 但该建筑科技公司仍破产 [10] - 被指控在Katerra破产重组中损害瑞信基金利益 需承担4 4亿美元损失责任 [11] 独角兽投资行业现状 - 高估值独角兽(如FTX 320亿美元估值 eFishery)频繁暴雷 导致淡马锡等机构巨额亏损 [15] - 共同特征为融资过快 依赖资本输血 缺乏盈利能力 [15] - 当前市场环境下 投资人转向谨慎 初创公司面临估值下调或倒闭潮 [16]
中交一公局港发建科:打造高效智能化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镇江日报· 2025-06-11 07:32
公司智能化生产 - 公司生产的新型盾构管片应用于海底隧道和地铁建造,每片管片都有专属二维码可追溯全生命周期数据 [1] - 公司生产基地安装了"智慧大脑",获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化工厂认定 [1] - 车间采用智能机器人进行生产,包括开合模机器人、清模机器人、涂油机器人和AGV小车,实现物料无人化转运 [1] - 智能机械臂使管片表面处理效率提高3倍,从人工20分钟缩短至5分钟 [2] - 单条生产线用工量减少40%,劳动强度降低,生产质量显著提高 [2] 数字化管理系统 - 全封闭式混凝土搅拌车间实现智能化作业,通过电脑输入配比一键开始生产 [2] - 数字化指挥中心实时监控材料进场、生产排产、设备运行和安全监测等关键信息 [2] - "装配式建造数字化生产运营平台"集成物联网、大数据和AI技术,实现全过程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管控 [3] - 系统可通过AI识别工人安全规范,发现异常自动预警 [3] 产能与未来发展 - 公司年产盾构管片达21万立方米 [3] - 通过提升数智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推进绿色转型 [3] - 计划继续深化智能制造技术研发,探索数字新技术应用 [3] - 致力于打造更高效的智能化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3]
我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07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 - 海南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将生态优先贯穿发展肌理 [1][6] - 2023年万泉河流域生态产品总值(GEP)达2097 53亿元 为首次以流域为单元核算 [3] - 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碳足迹为5 3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克 低于国内茶叶平均水平 [4] 生态价值转化模式 - 白沙县"两山平台"累计发放生态贷款超4100万元 惠及3900余农户 [5] - 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实现渔业资源增长2倍 人工鱼礁区资源密度达周边5倍 珊瑚覆盖率从18%提升至28 78% [5] - 赤田水库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博鳌亚洲论坛等大型活动实现碳中和 [6] 绿色产业发展数据 - 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55% 保有量40 9万辆居全国第二 新增更换占比全国第一 [6][7] - 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形成年产能改性料3 45万吨 餐饮具4 5万吨 膜袋5 71万吨 2024年产值增长68 25%至4 06亿元 [7] -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75% 全域禁塑替代率达80% [6][7] 生态建设重点项目 -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海南长臂猿种群恢复至7群42只 [6] -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减碳96 2% 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 [6] - 推进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等重点低碳园区建设 [7]
中铁装配2025年一季度业绩下滑,需关注现金流与债务风险
证券之星· 2025-04-26 09:23
财务概况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61亿元,同比下降17.89% [2] - 归母净利润-3147.71万元,同比上升5.07% [2] - 扣非净利润-3289.55万元,同比上升6.49% [2] - 整体业绩仍处于下滑态势 [2] 盈利能力 - 毛利率1.33%,同比减少62.04% [3] - 净利率-12.05%,同比减少15.61% [3] - 主营业务附加值较低,成本控制面临挑战 [3]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0.78,短期债务压力上升 [4] - 有息负债总额13.86亿元,同比增长16.65% [4] - 有息资产负债率34.05% [4] - 货币资金4.74亿元,同比增长88.73%,但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比例仅为29.53% [4] 费用控制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总计4062.01万元,占营收比15.54%,同比增长13.72% [5] - 财务费用占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比例高达53.58% [5] 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总额14.05亿元,同比增长38.95% [6] - 应收账款增加可能对公司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 [6] 总结 - 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欠佳,盈利能力减弱 [7] - 偿债能力和现金流状况需特别关注 [7] - 公司应加强成本控制,优化债务结构,提高应收账款回收效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