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麦当劳化

搜索文档
上桌——预制菜的前世今生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10:36
(原标题:上桌——预制菜的前世今生) 2023年,预制菜引发的大众争议达到巅峰,尤其在进入校园的社会议题上遭到广泛质疑。同年六 月,"鼠头鸭脖"事件进一步激起舆论,使公众对预制菜在食品卫生标准执行上的不信任加深。然而,中 国预制菜市场的扩张势头并未因此受阻。三年疫情中迅速扩张的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445亿元猛增至 2020年的4196亿元,并在2023年突破5000亿元。业界对2026年预制菜市场的预期已提升至超过一万亿 元。 今天所称"预制菜"的广义范畴可谓源远流长。从人类文明之初,风干与盐渍等食物保存方式便是延缓变 质、丰富食物种类的"预制"手段。孔子所收"束脩"(十条风干肉脯)不仅堪称最早的"预制菜进校园", 也是当时普遍接受的硬通货。自丝绸之路至大航海时代,香料、食糖与茶叶的跨区域流通使东西方饮食 逐渐走向复杂、精细与程式化,预制品和半成品种类日益丰富。《红楼梦》写尽人间公侯富贵、钟鸣鼎 食,而书中描述最详尽的却是经过多道工序、"盛在罐子里封严"、食用时"用炒的鸡瓜一拌"的茄鲞。随 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即使在前现代社会,"预制菜"的目的也已从单纯延长保存时间,演变为追求风味多 样性与使用便捷性。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