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福利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史无前例大放水
搜狐财经· 2025-09-15 20:18
中国央行流动性操作 - 中国央行于9月15日开展6,000亿元人民币的182天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为本月同期限到期量的两倍[7] - 叠加月初的1万亿元3个月操作,本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额已达1.6万亿元,为1月以来最高水平[7] 离岸人民币债市 - 截至2025年中,非中资企业在离岸人民币(点心债)市场的月均发行量已飙升至超过350亿元人民币,大幅超越同期150亿元的中资企业发行量[9] - 高评级的非中资发行人通过发行点心债并换汇为美元,可较直接发行美元债节省约44个基点的成本[9]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过去150年仅有一次主导货币更替(美元取代英镑),人民币要成为新的主导货币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12] - 挑战国的主动政策(如美国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和守成国遭遇的外部冲击(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加速货币更替进程的关键因素[12] 中国税收与福利制度 - 个人所得税仅占中国总税收的约6%,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4%的平均水平[15] - 中国税收严重依赖增值税和社会保障缴款,这种结构根源于相对较低的人均收入[15] 中国港口与贸易 - 上海港上月集装箱吞吐量创下历史新高,处理量首次突破500万标准箱(TEU)[1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墨西哥的乘用车出口量已超过20万辆,使其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出口市场[23] 巴基斯坦熊猫债发行 - 巴基斯坦计划于2025年12月前首次发行熊猫债,通过私募配售方式募集2至2.5亿美元,该笔三年期债券的指导利率区间为3%-4%[20] - 2025年以来,除中国和俄罗斯外的发展中国家发行的熊猫债总额已超过150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20] 香港经济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香港本地居民总收入(GNI)现价同比增长5.2%至8,922亿港元,其增速和规模均超过同期GDP的3.7%增幅(至7,852亿港元)[25] - 当季GNI超出GDP达1,070亿港元,相当于GDP的13.6%,证券投资收益同比激增19.4%[26] 美国消费者与市场 - 美国密歇根大学9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降至55.4,创5月以来新低,一年期通胀预期维持在4.8%,五年期预期连续第二个月上升至3.9%[28] - 标普500指数第三季度的盈利同比增长预期从6月30日的7.2%小幅上调至7.6%,主要由信息技术板块(预期增速上调至20.3%)驱动[31] 美国银行业与对冲基金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银行业的证券投资组合累计了高达3950亿美元的未实现亏损[35] - 对冲基金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波动率指数(VIX)的空头头寸已升至2022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38] 加密货币交易所上市 - 加密货币交易所Gemini上市首日股价收于32美元,较28美元的发行价上涨14%,但其超过35亿美元的市值远低于2021年私募融资时71亿美元的估值[39] - 2025年迄今,美国市场IPO募资总额已达到289亿美元,同比增长42%,但仍未恢复至疫情前十年的平均水平[39] 美国农业与贸易 - 美国农民在2025年大规模将种植面积从大豆转向玉米,玉米种植面积预估上调至近9900万英亩,为1936年以来最高水平[43] - 巨量供应预期已将玉米价格压至2020年来低点[43] 欧洲主权信用评级 - 惠誉将法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指出该国公共债务已达GDP的114%,其利息支出已超过国防开支[47] - 标普将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从A上调至A+,其公共债务占GDP比率已从疫情高峰的124.2%降至103.5%[50] 欧洲经济增长 - 欧元区2025年第二季度GDP增长主要由库存积累(贡献了0.5个百分点)所支撑,而同期消费仅微增0.1%,投资则大幅萎缩了1.8%[56] - 8月份的出口订单恶化,7月份零售额下降0.5%,以及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表明欧元区经济增长缺乏加速的迹象[56] 印度IPO规则改革 - 印度将市值超5万亿卢比(约565亿美元)公司的最低IPO股权稀释比例从5%降至2.5%,并为大型外国机构投资者设立"单一窗口"准入通道[66] - 新规给予这些公司十年长周期,将其公众持股比例逐步提升至25%,预计将为印度电信公司Reliance Jio等巨头上市铺平道路[66] 泰国对柬埔寨黄金贸易 - 泰国对柬埔寨的黄金出口在2025年前七个月同比增长19%至713亿泰铢(约22.5亿美元)[69] - 泰国工业联合会(FTI)称这一与柬埔寨经济规模不符的出口量"看起来很可疑",并怀疑可能与洗钱活动有关[69] 原油市场情绪 - 对冲基金已将其持有的WTI原油净多头头寸削减至仅12,657手,创下自2006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低[75] - 这一极端看空情绪主要由OPEC+意外决定在10月份增产13.7万桶/日,以及国际能源署(IEA)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市场将从第四季度开始进入严重供应过剩状态所驱动[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