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退税加速”撬动入境购物潮
中国青年报· 2025-05-08 07:11
出入境旅游数据 -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 其中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43.1% [1] - 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72.7% [1] - 今年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达921.5万人次 同比增长40.2% [7] 离境退税政策升级 - 2024年10个试点地区"即买即退"办理退税规模同比增长22倍 是全国离境退税规模同比增速的18倍 [1] - 国家税务总局将"即买即退"服务措施推广至全国 [1] - 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上调至2万元 [3] - 政策旨在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 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1] 政策实施效果 - "五一"入境游订单同比增加173% [8] - 北京口岸入境外国人中享受免签和240小时临时入境许可便利政策的达1.6万人次 占入境外国人数量的60.1% [8] - 入境游客通过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0% [8] 消费趋势变化 - 外国游客购物需求从传统土特产转向更具科技含量的中国"智"造产品 如大疆 小米和华为等科技品牌 [5] - 社交媒体出现外国游客带着空箱子"扫货" 掀起反向"中国代购潮" [1] 配套服务创新 - 四川成都部分商场引入AI智能翻译设备优化外语服务体验 [4] - 浙江打造"即买即退+便捷支付"场景 游客可直接通过支付宝收取退税款 [4] - 北京SKP商场更新《北京离境退税指南》手册 集中摆放便于游客了解流程 [3] 政策挑战与优化 - 目前北京仅有16家"即买即退"试点商店 超过三分之一集中在朝阳区核心商圈 [9] - 信用卡"预授权"机制成为部分外国游客的共同痛点 [10] - 建议推广智能终端加移动支付即时到账方式 减少人工审核环节 [11]
“即买即退”全国铺开推动“世界工厂”向“消费目的地”转型
证券时报· 2025-04-15 02:45
政策内容与影响 - 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将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推广至全国,通过即时退税提升消费体验 [1] - "即买即退"政策允许境外旅客在商店购买退税物品并办理信用卡预授权后,即可在现场领取等额退税款 [1] - 该政策与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叠加,有望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消费潜力 [1] - 政策设计有效规避偷漏税风险,优化免税市场环境 [1] - 过去一年我国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数、退税商品销售额、退税额同比分别增长2.3倍、1.2倍、1.3倍 [1] 市场表现与预测 - 2024年成都全市共有离境退税商店429家,同比增长34%,其中"即买即退"商店49家,相关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0% [2] - 专家预计未来5年入境消费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约0.8个百分点 [1][2] - "购物-退税-再消费"的闭环模式有助于拉动零售、餐饮、文旅等多领域非免税商品及服务消费 [2] -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游客的"消费目的地",为"双循环"战略注入新动力 [1] 风险管理 - 我国完善"即买即退"制度设计以规避偷漏税风险,包括海关核验、信用预授权等措施 [3] - 退税商店需满足"纳税信用等级B级以上""财务制度健全"等硬性要求 [3] - 现行政策适用于13%和9%两档增值税,对应11%和8%退税率 [4] - 专家建议可根据财政状况和消费结构变化,增设退税率档次,形成更精细化的分类调控体系 [4] 国际比较与机遇 - 日本免税店即时退税政策存在"人肉夹带"和代购合谋等偷漏税问题 [3] - 中美关税博弈背景下,中国境内销售商品价格优势凸显,可能吸引海外消费者通过代购渠道采购 [4] -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持续高企可能催生代购行为,促进中国免税行业发展 [5] 未来发展建议 - 需要持续完善离境退税、核验流程,税务部门需与文旅、商务等部门协作 [5] - 优化退税商店布局,推动更多优质商户成为退税商店,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5] - 财政部门可对参与商户给予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弥补预付款资金占用成本 [5] - 海关部门可持续优化离境核验流程,减少商户预授权资金风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