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阴
搜索文档
立冬节气 一粥一菜加一茶
北京青年报· 2025-11-04 08:24
立冬节气与养生原则 - 立冬标志着冬季开始,气候特点为寒燥并重,阳气潜藏,阴气盛极 [1] - 此时养生贵在闭藏固本,借天地封藏之势温养下元,化解寒燥相搏 [6] - 饮食原则为温肾藏精、暖中固表、润燥防痹,需温补脾肾同时避免温补伤阴,兼顾秋冬养阴 [1][6][7] 推荐养生膳食 - 红枣桂圆枸杞粥使用红枣10枚、桂圆10枚、枸杞子10克、粳米100克熬制,可温补肝心脾肾,益气养血,暖脾阳而不伤阴 [3] - 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金匮要略》,使用当归9g、生姜15g、羊肉一斤炖煮,具有温中补虚、祛寒止痛功效 [4] - 姜枣玫瑰花茶由生姜3大片、大枣5枚、玫瑰花10朵冲泡,每日饮用3-5杯,可散寒暖胃,疏肝醒脾,预防风寒外感 [5] 立冬常见健康问题与防护 - 人体阳气内敛易导致肺卫失于温煦,出现鼻干咽痛、咳喘气短等症状 [6] - 寒邪直中筋骨可致腰膝冷痛、手足皲裂,中焦虚寒易引起脘腹冷痛、泄泻清谷 [6] - 防护需护住命门、神阙、涌泉等关键部位,通过睡前泡脚温通经脉,早卧晚起,晨起搓热肾俞穴以助阳气升发 [6]
运动咋适度?中医来相助(健康驿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9 06:04
中医药运动养生发展现状 - 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项目因简便易学、场地灵活优势,正以全民健身形式广泛进入社区、广场、公园,覆盖各年龄层健身人群[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期召开专题发布会,重点推广中医运动养生理念与调养方法,突显政策层面对传统运动保健价值的认可[2] 中医运动养生核心理念 - 中医功法通过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实现健身保健效果,代表性项目包括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3] - 运动需遵循"形劳而不倦"原则,强调适度运动后需调整呼吸收敛阳气,符合"动以生阳,静以养阴"的阴阳平衡观[3] - 运动强度应个体化,阳虚体质推荐太极拳/八段锦激发阳气,阴虚/气虚人群宜选择温和散步,避免大汗导致气随汗泄[3] 运动强度科学标准 - 中等强度心率计算公式:(220-年龄)×60%为下限,(220-年龄)×70%为上限,例如30岁人群心率区间应为114-133次/分[5] - 步行锻炼推荐30-60分钟/6000-1万步,老年人建议30-40分钟/4000-6000步分段完成,慢跑单次3-5公里为宜[5] 四季运动养生策略 - 春夏宜选快走、跑步等较大运动量项目,清晨锻炼顺应阳气升发,夏季需防大汗耗气[6] - 秋冬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项目,午后日照充足时锻炼,强度以微汗为度[6] - 冬春季需注重保暖防风寒,冬季热身时间应延长防止运动损伤[7][8] 运动损伤防护体系 - 急性闭合性损伤处理遵循"保护-冰敷-加压-抬高"四步原则,72小时内每次冰敷10-20分钟[11] - 儿童冰敷需监测局部体温防冻伤,骨折/脱位需保持伤肢固定等待专业救援[12] 运动后科学管理 - 运动结束需进行关节旋转、四肢拍打等舒缓动作,防止气血骤停形成瘀阻[12] - 应避免立即冲冷水澡,因此时体表卫气虚弱易受寒邪侵袭,建议待心率恢复后用温水沐浴[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