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极拳
icon
搜索文档
武当山“洋教头”杰克:武术的魅力在于和谐与包容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09:53
武术文化传播 - 武当武术三丰派第十六代传人杰克·平尼克受邀参加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平行分论坛,分享武术作为连接多元世界的方式[1][3] - 杰克通过15年的学习从一名外国学员成长为武当武术传人,并成为助教,教授数百名中外学生[3] - 杰克在社交媒体发布数百条有关武当武术、道家哲学、传统音乐与养生之道的视频,用英文讲解武术动作,建立国际学习群[3] 武术国际化发展 - 武当山已有30余个海外武术分会,2万多名道教"洋弟子",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多个国家[4] - 杰克成为香港武当文化推广大使,计划开设国际武术班、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在美国开办武馆[4][5] - 杰克作为"过来人",清楚外国学员在武术学习中的难点,帮助学员理解武术哲学如"阴阳"概念[4][5] 武术文化交流 - 杰克的教学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同发展,用武术哲学比喻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5] - 杰克愿做美中友谊的桥梁,通过武术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相互理解与交流[5]
一起运动 共同拼搏 共享快乐 豫哈少年共赴体育梦
河南日报· 2025-07-15 07:21
体育援疆项目 - 河南省体育局与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联合举办体育健疆·豫哈青少年体育夏令营,落实《河南省体育援疆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促进民族团结[2] - 夏令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30多名河南青少年前往哈密,第二阶段30多名哈密青少年奔赴郑州、洛阳、开封等地,实现双向互动[3][5] - 活动内容包括足球友谊赛、武术交流、文化研学等,旨在通过体育和文化增进两地青少年友谊[2][3][5] 体育交流成果 - 哈密市U12足球队通过与河南足球少年的交流赛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协作性[5] - 武术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互动,如哈密市豫哈第三实验学校的艾孜海尔与汉族同学蔡明恩通过共同习武成为好朋友[6] - 河南省体育局武术体操冰雪运动中心通过武术进校园活动,帮助新疆青少年感受中华文化[7] 文化研学活动 - 夏令营设计"体育+文化"研学路线,包括参观洛阳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少林寺等,增强文化认同感[8] - 哈密青少年在研学中了解到中原文化与西域艺术的融合,如卢舍那大佛和唐三彩黑釉马的历史背景[8] - 文化研学活动激发哈密青少年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兴趣,部分学生购买纪念品带给家人[8] 体育援疆工作成效 - 河南省体育局围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人才四个方面开展援疆工作[10] - 全民健身方面,支持哈密市体育馆、体育公园等设施建设,配送体育器材31套和各类体育用品55套[10] - 竞技体育方面,哈密市后备人才在河南省接受拳击、摔跤、武术等专业训练,并建立技术分析档案[11] - 青少年体育交流包括冬令营、夏令营、"三大球"比赛互访等,哈密市足球队三次参加河南省"省长杯"足球赛[11]
河洛汇流处  飒飒拳风生(城市味道·大河九曲)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太极拳文化起源与发展 - 太极拳由明末清初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编,融合太极阴阳、中医经络与道家吐纳学说[4] - 2007年温县被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2020年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4][5] - 太极拳已发展出多个流派,全球传至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达数亿人[5][9] 产业规模与传播形式 - 温县现有太极拳馆52家、拳师3120名,国内外开设拳馆及培训站点4030家[5] - 青年拳师通过线上授课扩大影响力,如90后拳师李灵慧在抖音积累超80万粉丝[6][7] - 太极拳教学形式创新,结合少儿太极操、广场舞及运动平台研发减压燃脂课程[9] 文体旅融合与IP开发 - 温县推出太极文化夜游项目,运用全息投影再现陈王廷创拳场景[8] - 打造"太极+"产业链,涵盖赛事、旅游、康养及文创产品,如联名款山药粉等[8] - 太极拳文化旅游区包含祖祠、博物馆等景点,博物馆为世界最大太极拳专题馆[10] 文化传承与社会影响 - 四代拳师同台展示太极拳拜年视频引发网络关注,推动传统文化传播[6] - 温县一中将太极拳纳入体育课,全年龄段普及率达数亿人[8][9] - 太极拳动作创编结合国风音乐吸引年轻群体,体现古老文化的新潮表达[7]
“这里的文化,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在中国·行耕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1 05:21
文化传播与教育行业 - 武当武术三丰派第十六代传人杰克·平尼克通过线上平台(抖音、快手、B站)发布数百条短视频,内容涵盖太极拳解析、洞箫演奏等,全网粉丝量突破100万 [7][8] - 杰克编写全英文教材《入门洞箫》,成为首本在美国出版的英文洞箫教材,系统介绍中国洞箫历史与演奏技巧 [8] - 杰克计划在美国开设武馆,推广武当文化和三丰派武术传承 [9] 旅游与文化体验行业 - 近10年来每年约有40万海外人士到武当山观光,体验武当文化 [9] - 武当功夫目前有38个海外武术分会,2万多名武术"洋弟子"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杰克参与"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活动,推广武当文化并促进中美文化交流 [7] 传统武术与艺术行业 - 杰克通过5年训练掌握八仙棍、形意拳、太极拳、气功等武术套路,成为武当武术三丰派第十六代传人 [3] - 杰克将太极功法、道家哲学、传统音乐与养生之道融为一体进行教学,形成独特优势 [7] - 杰克女儿曹琳娜10岁开始学习太极拳、古筝和葫芦丝,体现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的传承 [6]
夏至来临!“吃对、动好、不花钱”的养生攻略请查收
央视新闻· 2025-06-21 01:49
夏至养生饮食 - 清淡饮食原则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1] - 哈密瓜含水量高达91% 是补水效果显著的水果[1] - 冷藏哈密瓜可提升果糖甜度[3] - 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功效 可制作西芹炒百合等菜品[5] - 荷莲类食物中荷叶清心除烦 莲子健脾安神 莲藕生津开胃[7] - 西红柿具有消渴散热作用 适合夏季食用[9] 高温适宜运动 - 夏季肌肉弹性提升30% 运动受伤风险降低[11] - 游泳可增强心肺功能 水中关节压力减少50%[11] - 瑜伽通过呼吸练习促进血液循环 缓解焦虑效果显著[14] - 太极拳通过缓慢动作调节中枢神经 改善睡眠质量[15] - 建议选择清晨/傍晚运动 需避开高温时段并做好防晒[17] 零成本养生法 - 按摩神门穴与劳宫穴可调养身心 补益气血[18] - 避免贪凉行为:空调使用不宜超2小时 冷饮摄入需节制[20] - 情绪管理需戒躁戒怒 保持愉悦以降心火[21] - 午休30分钟可有效缓解疲劳 提升午后精力[22] 养生策略整合 - 综合方案包含果蔬降温+运动焕活+穴位静心+情绪平衡四大模块[22]
刚柔相济 享受太极魅力(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2 06:12
行业分析 - 太极拳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文化输出趋势,通过专业运动员和教练的海外传播,吸引不同族裔学员参与[6][7][9] - 海外太极拳教学市场需求多元化,包括专业竞技训练、养生课程及文化体验,需针对业余学员特点调整教学方法[6][7]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茶具、古琴、书画)与太极拳结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增强学员体验感[7][8] 公司分析 - 豪太极功夫学院选址美国加州尔湾高端教育区域,定位优质文化传播机构,初期面临较高运营成本压力[7] - 公司采用自创标准化课程体系(如"豪太极26式"),整合五大流派精华提升教学竞争力[8] - 创始人张豪具备世界冠军级专业背景,亲自主导教学并参与学院装修等运营细节,形成品牌号召力[7][8] - 学员构成国际化特征显著,覆盖华侨及美日马等多国学员,通过课程实现文化社群构建[9] 运营数据 - 学院采用高投入运营模式,设备器械投入优先级高于装修,反映重教学质量的经营策略[7] - 课程转化率表现优异,试课学员留存率极高,验证教学内容有效性[8] - 海外执教成果突出,曾带领美国队获2019年世界武术锦标赛团体金牌,体现专业教学能力[6]
中医药夜市为何火爆出圈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38
中医药夜市兴起 - 辽宁省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巡展首站沈阳单日客流量约5万人次 [1] - 活动融合针灸艾灸 拔罐推拿 养生功法教学及香囊 药枕 中药棒棒糖等特色产品 [1] - 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夜市经济结合 以接地气形式进入日常生活 [1]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中医未病先防理念契合现代人日常健康管理需求 [1] - 养生缓解压力需求增长 中式茶饮 三伏天晒背 推拿夜间门诊等趋势显现 [1] - 中医药提供快节奏生活中的便捷养护方案 [1] 政策与资源整合 - 各地政府统筹医疗 文化 商业资源推动中医夜市规模化 [1] - 活动从自发逐步发展为综合性品牌 吸引商家 医疗机构及民众参与 [1] - 影响力和覆盖面持续提升 [1] 文化传播与运营建议 - 中医药夜市为文化传播探索接地气路径 [2] - 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服务安全规范 [2] - 建议打造品牌效应 丰富活动及产品吸引年轻人 [2] - 可联合医疗机构 社区加强宣传推广与运营管理 [2]
小满湿热交织季 健脾祛湿护健康
新华网· 2025-05-21 09:10
中医养生 - 小满节气气候特点为气温升高、雨量充沛,易导致湿热困脾和暑热扰心,表现为食欲减退、心烦易怒等症状 [1] - 养生重点为健脾祛湿、清热解暑,饮食宜清淡利湿,推荐使用薏米、赤小豆等药食同源食材 [1] - 避免过食生冷油腻以防损伤脾阳,同时需注意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和过度贪凉饮冷 [1] 情志调养与外治方法 - 夏季对应心脏,暑热易扰心神,需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2] - 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监测晨起血压和心率变化,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2] - 中医外治方法如刮痧、拔罐、艾灸特定穴位可健脾化湿、祛病防病 [2] 饮食起居建议 - 午间暑热盛时减少外出,早晚天凉时适时添衣 [1] - 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舒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 [1] - 通过中药熏蒸及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防病效果 [2]
弘武海外 传道守心(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6 06:54
练功习武 - 吕广义17岁开始学习太极拳、八卦拳和形意拳,师从哈尔滨八卦掌研究会会长雷茂发[1][2] - 早期训练条件艰苦,每天在水泥地和马路上练习,导致身上多处受伤,但始终坚持不懈[3] - 经过两三年历练,掌握了出色的八卦掌和八卦拳,并开始学习太极拳和形意拳,强调招式与呼吸的融合[3] 海外教学 - 2008年赴匈牙利中医学校任教,累计培养学生近千名,教授太极拳、八卦掌等中国功夫[1][3] - 2013年开设个人网站发布教学短视频,内容包含二十四式太极拳、形意拳等,吸引众多海外爱好者[5] - 因材施教,对年轻人教授形意拳,对老年群体以太极拳为主,逐渐形成组合练习模式[5] 教学方法创新 - 针对外国学生不擅长调动气息的特点,将中国传统练法拆解,重新编创适合外国人的"运功操"[5] - 注重激发学员兴趣,强调方法而非套路,帮助外国学生掌握中国功夫精髓[6] - 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学生改变生活习惯,引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阐释运动的重要性[7] 健康与康复 - 许多患者在康复后跟随吕广义练习太极养生,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7] - 一名心脏手术后心率紊乱的学生通过两个月太极拳练习,心率恢复正常并能连贯打完二十四式[7] - 太极拳动作柔和但带动全身运动,具有滋养气血和促进康复的效果[7] 文化传播 - 2016年起与匈牙利多家官方媒体合作,通过节目推广中国功夫,吸引更多人求学[8] - 在节目中展示太极训练场和"太极快闪"活动,动作整齐划一,吸引外国友人驻足观看[8] - 吕广义视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致力于让更多人喜爱和学习中国功夫[8]
传统健身渐成青年“新宠”(健身视野)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30
传统健身项目在青年群体中的兴起 - 八段锦和太极拳等传统健身项目在青年群体中悄然兴起,丰富了人们的健身方式[2] -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八段锦练习片段在B站播放量超千万次,弹幕多达上万条[5] - "办公室五分钟八段锦"等成为年轻人关注的热门话题,练习者互称"锦友"[5] 八段锦的流行与特点 - 八段锦有着800多年历史,原本更受中老年群体青睐,现在年轻人也"涌向"八段锦[5] - 八段锦不挑场地、简单易学,极具"性价比",成为年轻人的健身"新宠"[6] - 八段锦通过调节呼吸、运动身体,帮助练习者调和气血、强身健体[10] 太极拳的普及与教育价值 - 太极拳课越发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每学期选课时都很抢手[7] - 太极拳课程不仅帮助年轻人强身健体,还有利于调节情绪,发挥静心、养心的功效[7] - 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饱含东方哲思[10] 传统健身项目的教育推广 - 太极拳必修课、体验课和国际暑期课等课程在北大校园日益丰富[8] - 太极拳社团、赛事、体育文化节等活动也在校园中开展[8]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8] 传统健身项目的社会影响 - 练习八段锦让年轻人注意力集中到自身,在生活中更加专注、沉静[6] - 太极拳传递着"中和""以柔克刚"等理念,既是锻炼方式,也是精神浸润[8] - 传统健身项目走进大中小学校园,越来越多人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