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板“1+6”新政
icon
搜索文档
21专访|田轩详解科创板新政:IPO预先审阅应健全预审标准
搜狐财经· 2025-06-24 20:46
科创板"1+6"新政核心内容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并扩容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为优质未盈利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1][3] - 新设科创成长层并统一添加"U"标识,增强未盈利企业辨识度 [1][9] - 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企业筛选,形成捆绑效应并提供增值服务 [1][5] - 推出IPO预先审阅机制,缩短审核周期并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1][14] 第五套标准调整细节 - 此前暂缓因需优化生物医药行业试点标准,重启旨在提升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 [3] - 扩容逻辑为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引导资本向人工智能等三大前沿领域集聚 [4] - 增量企业调出科创成长层需满足更高标准:两年累计净利润≥5000万元或一年营收≥1亿元 [11][12] 专业机构投资者机制 - 评估维度包括投资经验、团队构成、行业研究能力及合规风控能力 [6] - 机构入股可作审核参考因素,但需防范企业虚假合作导致的资源错配 [7][8] - 建议通过强化合作真实性审核、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及信息披露标准来规避风险 [8][9] 科创成长层设计 - "U"标识提升透明度,便于投资者差异化匹配风险偏好 [9][10] - 分层机制实现精准监管,避免对未盈利企业"一刀切" [10] - 增量企业平均需3-5年达到调出标准,需持续优化经营策略 [13][14] IPO预先审阅机制 - 适用企业需具备核心技术研发项目且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 [14][15] - 预审阶段信息不公开可保护商业秘密,但存在审核标准不统一等隐患 [16] - 需通过统一预审标准、强化中介职责及补充审核来防范风险 [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