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学用药
icon
搜索文档
秋分养生正当时,专家支招防病保健康
新华社· 2025-09-22 21:53
秋分节气健康挑战 - 秋分节气天气转凉温差增大 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腹泻等疾病进入高发期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 秋分时节呈现燥湿交织特点 燥气导致口鼻干燥咽喉不适 湿气影响脾胃功能引发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和腹泻[2] - 养生需润燥并保护胃肠功能 过敏性鼻炎可通过按揉迎香穴3至5分钟缓解 秋季腹泻可用茯苓山药炒薏苡仁粳米百合熬粥改善[2] - 国庆假期人员流动增加 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建议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勤洗手科学戴口罩室内通风避免人群密集场所[2] 出行健康管理 - 出行前需关注目的地疾病流行现状和健康风险提示 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建议暂缓出行[3] - 旅途中关注目的地天气适当增减衣物 注意饮食卫生规律用餐 返程后出现症状需就医并告知旅行地点与饮食情况[3] 心血管疾病防护 - 秋分前后昼夜温差大导致血管收缩舒张 增加心脏负荷和血压波动 心血管基础疾病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风险上升[4] - 防护重点为应对温差 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多层薄款随时增减 注意头颈背足保暖 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监测清晨血压[4] - 运动选择温度适宜时段 充分热身强度以微微发热不出汗为宜 避免运动后受风着凉 心血管患者不宜秋冻需秋暖[4] - 心血管高风险人群不宜盲目贴秋膘 应多补膳食纤维优质蛋白 通过抗阻锻炼增加肌肉量[4] 科学用药管理 - 处方药需凭医师处方购买使用 包括注射剂抗生素降压药降糖药等 用药不当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或依赖性[5] - 非处方药包括感冒发烧咳嗽头痛药物及维生素类 需仔细阅读说明书 甲类非处方药需在药师指导下购买使用[5] - 过期药有效成分含量下降且可能化学变质滋生细菌 存在安全隐患不建议服用[6] - 家庭储药需按说明书避光防潮分类存放 每3至6个月检查有效期 眼药水开封后有效期4周需及时丢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