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产业—金融正向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从0.16亿到4711亿 描摹金融强国建设“深圳样本”
证券时报· 2025-08-26 08:56
深圳金融业发展历程 - 金融业增加值从特区成立之初的0.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710.5亿元,增长近3万倍,年均复合增长率26.3% [2] - 金融业与城市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支持民营经济繁荣格局和金融强国建设 [4] - 通过引进外资银行、建立外汇调剂中心等创新实践,浇灌出蓬勃生长的金融之花 [6] 金融创新与机构设立 - 成立全国首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蛇口财务公司,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 [5] - 蛇口财务公司转型升级为新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银行——招商银行,推出"抵押贷款""担保贷款" [5] - 创办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地方性保险企业——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设计"出口信用险"等定制化产品 [5] - 引进新中国首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为国外企业打通汇兑服务通道 [6] - 建立全国第一个外汇调剂中心,让外汇从计划分配走向市场化配置 [6] 科技金融与创新支持 - 力合科创凭借20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孵化落地了近4000个项目 [10] - 深创投成立,与力合科创一同成为国内最早一批人民币基金管理机构 [10] - 深圳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1.23万亿元,同比增长7.9% [11] - 深圳民营企业的平均存续时间约为6年,远超全国民营企业平均存续3.7年的水平,其中有17%的民营企业能存续10年以上 [11] 金融生态与市场规模 - 聚集近1600家私募股权创投管理企业、7487只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达1.41万亿元 [12] - 拥有证券公司24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31家、期货公司1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2977家,均居全国前三 [12] - 共有A股上市公司425家,市值10.39万亿元,还有159家境外上市公司 [16] - A股市值排名前二十公司中,中国平安、比亚迪、招商银行、工业富联均来自深圳 [16] 资本市场与企业发展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15] - 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15] - 自"并购六条"发布至2025年一季度末,深圳上市公司已披露184笔并购交易、合计406.87亿元交易额 [16] - 资本市场高效汇集资源,引导资本流向科技产业与重点集群,形成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17]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种子贷通过政策性担保,为初创企业注入关键资金 [11] - 多元金融体系帮中小科技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正向循环 [12] - 上市企业凭借远超非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打开发展新空间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