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媒体视点 | 跑出创新“加速度”——从科创板六年看资本市场助力“硬科技”进阶
证监会发布· 2025-07-22 18:49
科创板六年发展成果 - 科创板六年来年均研发投入占比超10%,推动芯片国产化、新能源出海、生物医药突破及AI赋能等行业创新[1] - 2024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达1681亿元,为板块归母净利润的三倍多,研发人员占比近30%[10] - 科创板企业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平均每家公司拥有216项,35家公司细分产品全球第一[11] 硬科技企业突破 - 百利天恒完成鼻咽癌Ⅲ期临床试验,迪哲医药新药获FDA批准,体现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实力[3][5] - 中微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941项,80%为发明专利,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至两年内[7][10] - 三成科创板公司产品具有行业首创性,超八成聚焦进口替代,138家次公司获国家科技奖项[11] 产业集群与行业分布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占比超80%,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13] - 科创板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589家公司IPO及再融资募资超1.1万亿元[19] 制度创新与资本支持 - 科创板推出股权激励、询价转让等制度,华兴源创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留住40%研发人员[21][23] - 百济神州创生物医药企业募资纪录(211亿元),泽布替尼全球75个市场获批[17][19] - 迪哲医药完成17.96亿元定增,成为首单适用"轻资产、高研发"标准的未盈利企业[26][29] 改革新动向 - 设立科创成长层并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禾元生物成为首批受益企业[33][34] - "1+6"政策扩围至AI、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强化未盈利企业支持[35] - 科创板超60%上市公司创始团队为科研专家,70%建立产学研协同机制[30] 资本生态与投资趋势 - 一级市场投资总额约4500亿元,平均每家科创板公司上市前获投9.3亿元[31] - "市研率"取代传统财务指标,成为创投机构评估科创企业的关键指标[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