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范式革命

搜索文档
人民播客——“人工智能+”行动解读① 科研正从“大海捞针”走向“精准导航”?
人民网· 2025-09-18 14:00
政策信号与战略定位 - 国务院将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列为六大重点行动首位 突显国家对其作为社会发展底层支撑的高度重视 该政策重新梳理科技与AI的关系 强调以科技突破带动各领域发展的核心结构[3] 科研范式革命 - AI for Science成为继实验 理论推理 计算 数据驱动后的新科研范式 其本质是提供更强工具解决过去无法高效解决的问题 例如深度神经网络使蛋白质结构预测取得突破[4] - 科研范式变革覆盖全研究流程:文献查阅环节大语言模型可全量吸收知识并精准定义人类知识边界 实验环节AI能实现海量配方快速筛选与验证 如电动汽车电解液研发效率显著提升[5][6] 科学大模型特性与应用 - 科学大模型需具备三大核心能力:识别专业数据(电镜图 核磁谱图) 执行科学长链条推理 操作科研工具(显微镜 仿真软件) 其科研能力远超当前通用大模型[7] - 国内外发展瓶颈在于科学数据标注门槛高 需领域专家参与 但中国拥有全球最多本科及以上教育人口 在专业数据标注方面具备显著优势[8] 数据体系重构 - AI发展进入下半场 需将存量人类可读数据转化为AI可理解格式 并改造科学仪器从源头生产符合AI需求的高质量数据 建立数据与AI共同进化体系[9] 跨学科融合 - AI通过加速知识获取和以问题为核心整合知识打破学科壁垒 例如新药设计可整合化学 物理 生物 数学等多学科成果 语言模型实现内容对齐降低沟通成本[10] - AI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拓展 支持虚拟社会实验(如多智能体社会演进模拟)并重新思考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结构 伦理责任等核心命题[11][12] 未来科研形态 - 5年内年轻科学家工作方式将显著变化:文献综述由AI自动生成 科研工具自动化(如编程控制实验操作) 使理论推导优势者不再受实验能力限制[13] - 研究人员需保持开放心态与好奇心 将AI作为研究伙伴加速进度并拓展边界[14]
中小盘主题:AI+主题系列(二):“机器化学家”的科研范式革命
开源证券· 2025-05-18 19:44
报告核心观点 - 机器化学家实现从效率到思维范式的突破,赋能多领域研发,新科研范式正加速来临,志特新材和晶泰控股或受益 [1][2][3] 机器化学家介绍 - 机器化学家是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全流程化学研究系统,融合“化学大脑”、机器人实验员和智能化学工作站三大模块,基于“能学 - 能想 - 能做”三阶段智能闭环运作 [1] - 能学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模型与云端大脑阅读海量文献,为科研认知提速;能想是结合物理模型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思考和模拟计算;能做是通过机械臂和智能工作站自动执行全流程实验验证 [1] - 与传统化学研究范式相比,机器化学家实现效率跃升,单台日均实验量达 2000 次,可将传统试错法需数十年至千年级的周期压缩至数周;数据驱动,可突破人类经验主义局限;可迁移复制,通过代码复制即可批量部署 [1] 应用场景与发展前景 - 机器化学家正从实验室迈向更广阔应用场景,未来发展将呈现多维度突破 [2] - 在材料科学领域,助力新材料研发,效率提升超百倍;在生物医药领域,大幅缩短药物开发周期;在深空探测领域,仅用 6 周完成传统范式下 1400 年的工作量;在化工领域,助力建设煤化工催化剂智慧实验室 [2] - 中国科大计划建设“机器化学家大楼”,拟部署上百机器人及上千智能工作站,日均实验量百万次,实现研发效率指数级提升 [2] 受益标的 - 志特新材于 2025 年 5 月注册控股子公司“志特小临智能科技”,布局化学机器人与 AI4S 新材料产业化,依托中科大技术储备已储备数十款材料,超级隔热材料保温系数是涂层型气凝胶两倍,与公司主营业务协同性强 [3] - 晶泰控股是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自主研发机器人自动化学实验室,为多种材料提供研发解决方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