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三支柱社保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曹德云:完善中国养老金融政策,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服务,支持家庭养老金融健康发展 | 养老金融健康专题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0 18:31
养老金融政策优化 - 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正从第一、第二支柱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拓展,但面临税收优惠覆盖面小、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3] - 完善方向包括提高农民养老保障(通过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农业产业化缩小城乡差距)、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提升公众养老意识 [3][4][5] - 个人养老金制度需逐步扩大覆盖面,参考国际经验需较长周期 [3] 养老金融产品设计 - 产品应具备普惠性(如养老保险、理财、目标基金、储蓄四类)、安全性(挂钩物价)、长期性(养老保险天然优势) [6][8] - 当前产品与老龄化需求不匹配,税延保险因接受度低、创新不足而吸引力弱 [9] - 需从用户需求出发设计简单易懂、收益稳定的产品,区别于高净值小众产品 [6] 资本市场与养老资金配置 - 需根据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调整资产配置策略(中年重收益/流动性,老年重安全) [10] -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是养老资金保值增值的基础,建议提高权益类投资比例(国际经验显示20%权益投资贡献80%收益) [11] - 政策需配套资金运用框架(如调整保险资金权益/另类投资比例)并优化长期资金入市环境 [10][11]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 - 机构标准化管理与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如自主作息)冲突,超六成养老院存在半年内退住现象 [12] - 未来需针对60-70年代高教育水平群体改革服务模式(弹性管理、心理支持) [12] - "9073"布局中社区养老发展滞后,公立机构投入不足,私立机构因成本高导致价格与支付能力脱节 [14] 国际经验借鉴 - 日本通过长期护理保险(个人承担25%,保险支付75%)实现70%养老机构盈利,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 [15] - 建议中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土地/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打破高端化单一供给路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