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三条道路
icon
搜索文档
香格里拉对话|马克龙香会首秀倡“第三条道路”,呼吁欧亚建立新联盟
新浪财经· 2025-05-31 09:35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香格里拉对话会的主旨演讲 - 马克龙呼吁亚洲各国与欧洲建立新联盟,通过开放贸易和对话以及在防务和安全方面加强合作,以打造稳定的环境并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3] - 马克龙成为首位在香格里拉对话会开幕晚宴上发表主旨演讲的欧洲国家元首,反映了全球地缘政治和安全架构可能重新洗牌的背景 [3] 法国和欧洲的立场与战略 - 马克龙回应了外界对法国和欧盟在俄乌冲突和巴以问题上持"双重标准"的指责,强调捍卫各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4] - 马克龙警告,如果美国和欧洲无法终止俄乌冲突,将影响它们在亚太地区的信誉 [4] - 马克龙表示分裂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风险,强调各国不应因大国竞争而被迫"选边站",否则将摧毁全球秩序和二战后建立的国际机制 [4] 法国和欧洲的"战略自主"与"第三条道路" - 马克龙重申法国与欧盟寻求"战略自主"的决心,并呼吁亚洲国家与欧洲一道寻求战略自主,强调"我们想要合作,但我们不想成为附庸" [5] - 马克龙强调亚洲和欧洲有共同利益确保全球秩序不被瓦解,呼吁在欧亚之间建立基于共同规范和原则的新联盟 [5] - 马克龙表示法国既不是中国也不是美国,不希望依赖其中任何一个国家,而是希望与各方合作实现繁荣与稳定 [5] 法国和欧洲在亚太地区的角色 - 马克龙将"提供第三条道路"与法国和欧洲的"印太战略"对接,强调法国希望成为可靠的合作伙伴 [6] - 法国是欧洲最早提出"印太战略"的国家,马克龙强调法国是"印太地区"的参与者,并希望与印度、东盟等国家建立新的合作方式 [6] - 马克龙表示法国是美国的朋友和盟友,同时也是中国的朋友,尽管存在分歧和竞争,但仍开展合作 [6] 专家观点 - 专家崔洪建指出,马克龙试图用法国和欧洲在处理俄乌问题和巴以问题上的"正确性"来论证他们在亚太地区的角色应受接纳 [5] - 崔洪建认为法国和欧洲的"第三条道路"叙事将中美并列为"两个霸权",但东南亚国家并未陷入这种局面,且中国被视为良性力量 [7] - 崔洪建提醒法国和欧洲在处理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时需注意历史殖民背景,避免以"零和博弈"思维介入地区事务 [7]
马寅初的第三条道路
经济观察网· 2025-05-27 19:27
中国经济思想演变 -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通过严复1902年翻译的《原富》引入中国,但最终被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取代 [2] - 1930年代中国经济思想界集体转向,主张融合自由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马寅初是核心推动者 [3][5] - 马寅初早期受哥伦比亚大学自由主义经济学影响,但1927年后思想转变,提出中国应"权衡轻重"于自由资本主义与苏式社会主义之间 [3][8] 中国经济学会与实地研究 - 中国经济学会1923年成立,1927年改组后吸纳政商学界精英,会员增至五六百人,工商界占三分之一 [6][7] - 学会注重实地考察,1927-1937年开展上海工业化、北方乡村工业及无锡、保定农村调查,形成"中国化经济研究"方法论 [7] - 马寅初主张研究应聚焦中国现实问题而非理论,提出"非高深理论,乃实际问题"的学术导向 [6] 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构建 - 马寅初的"第三条途径"融合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李斯特国家主义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 [8][11] - 批判自由主义三大弊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竞争不平等、政府干预缺位 [9] - 否定苏俄集体主义适用性,认为中国缺乏实施条件,如政府能力不足与官僚积弊 [10] 统制经济的实践与影响 - 马寅初主张德意式统制经济,通过调节生产分配平衡供需,区别于苏俄计划经济 [14] - 提出六大理由支持统制经济,包括保护幼稚工业、抵御外国倾销等 [15] - 1930年代统制经济政策获政商学界响应,1935年被国民党纳入国民经济建设大纲 [16][17] 学界与政商界互动 - 中国经济学会成员包括宋子文、孔祥熙等政府高层及李馥荪、卢作孚等工商领袖,加速观点传播 [16] - 1933年《申报月刊》征文显示超60%学者支持混合经济模式,反映"第三条道路"成主流共识 [16] - 统制经济后期异化为官僚敛财工具,马寅初转向批判其负面效应 [17]
大外交|马克龙欲为东南亚提供“第三条道路”,但“可靠伙伴”人设难掩困局
新浪财经· 2025-05-27 16:28
经贸合作 -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越南、印尼和新加坡,旨在加强法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签署涵盖能源、基础设施、航空航天、矿产资源等领域的合作协议[3][4] - 法国与越南签署约30项协议,涉及航空、核能、铁路、可再生能源、科研、航天及国防等领域,越捷航空与空客签署20架A330-900飞机采购协议[4] - 法国计划在印尼关键矿产资源、基建、防务等领域签署合作协议,但"阵风"战斗机交易可能搁浅[5] - 越南是法国在欧第五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85亿欧元,法国对越出口仅15亿欧元[6] - 越南和新加坡已与欧盟达成自贸协定,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正与欧盟谈判[6] 能源转型 - 法国将通过"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支持越南和印尼的能源转型,帮助越南摆脱煤电并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核电产能[3][4] 防务合作 - 马克龙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阐述法国"印太战略",这是欧洲领导人首次在该论坛发表主旨演讲[9][10] - 法国与越南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强国防工业、网络安全和反恐合作,签署多个国防和太空项目协议[9] - 法国希望东南亚国家成为其军工产品市场,包括空客飞机、卫星技术和武器装备[10] 地缘战略 - 法国试图在东南亚提供有别于中美的"第三条道路",塑造"可靠、尊重主权与独立"的合作伙伴形象[3][13] - 马克龙此行间接批评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越南被施加46%关税,印尼32%,新加坡10%[5][13] - 法国推动供应链多元化,降低对美贸易战风险,同时强化欧盟"战略自主"[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