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战略自主

搜索文档
欧洲要变天了!马克龙组建26国联军,欲奔赴乌克兰,剑指俄罗斯
搜狐财经· 2025-09-15 14:46
雄心勃勃的马克龙终于实现了领导欧洲的夙愿。9月4日,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积极斡旋下,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志愿联盟高级别会议在巴黎金碧辉煌的爱 丽舍宫隆重召开。这场盛会汇聚了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内的近30位欧洲政要,几乎囊括了欧洲大陆所有重要国家的领导 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欧洲出兵计划并非由美国主导的北约推动,而是由英法组建的志愿联盟发起。更关键的是,美国现任政府明确表示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地 面部队。在美俄阿拉斯加峰会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重申,美国对乌援助将维持在武器供应和空中支援层面。 经过长达数小时的激烈讨论,与会各国在对乌军事支持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马克龙在会后记者会上难掩兴奋地宣布,已有26个欧洲国家正式承诺,将在俄 乌实现停火后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为这个饱受战火摧残的国家提供长期安全保障。这一历史性决议无疑为马克龙的政治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 彰显了法国作为欧洲传统大国的领导地位。长期以来,法国一直以欧洲领袖自居,马克龙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动欧洲战略自主,试图带领欧洲摆脱对美国的依 赖。如今26国集体响应法国的号召,无疑是对法国领导力的重要认可。 然而,马克龙的喜悦可 ...
看懂梅洛尼的大实话,就懂了欧洲为何沦为菜单,欧盟的苦难才开始
搜狐财经· 2025-09-07 15:39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近日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中美两大强权的角力场中,欧洲正逐渐丧失竞争力,甚至失去了谈判桌上的席位。\"这番言论虽然刺耳,却精 准戳中了当前欧洲面临的战略困境。但更值得深思的是:为何曾经的世界中心会沦落至此?是经济总量不足?法国仍保持着全球第七大经济体的地位;是军 事实力不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仍在各大洋游弋;是科技水平断层?德国的工业4.0和法国的核能技术依然领先。深层症结在于,其政治领 导力的系统性衰退已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 0 o o 0 : 0 t Quit 0 0 0 0 1 = 0 0 0 0 1 0 10 0 9 - 0 - 0 - 0 - 0 10000 0 : 0 : 0 : 0 0000 1.0 00 0 0 0 0 . 0000 0 : 0 0 9 . 0 0 di 欧洲领导人的清醒认知:地缘政治博弈中欧洲正沦为\"旁观者\" 这种病变的根源在于:欧洲的决策机制已陷入多重瘫痪。欧盟27国的\"全体一致\"表决制度使任何重大决策都举步维艰;美国资本控制的媒体网络持续输出 价值观议题;民众被身份政治分化,热衷于争论性别厕所而非产业政策。结果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
欧洲要成 “桌上菜”?法国高官捅破实话:美国靠不住,中俄伊还在逼
搜狐财经· 2025-09-01 00:58
安全庇护体系转变 - 欧洲军费开支长期低于GDP的2% 但北约要求成员国提高至该标准[3] - 欧洲购买武器中超过60%来自美国军工企业[3] - 美国对乌克兰支持降温并主张欧洲自主解决安全问题[3] 地缘政治挑战 - 俄罗斯可能在五年内对欧洲发动攻击 并通过能源武器重塑安全格局[4]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在欧洲投资关键基础设施 如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和匈牙利新能源工厂[4] - 朝鲜通过支持俄罗斯获得现代化战争经验 伊朗核问题动摇欧洲能源运输通道[4] 欧洲内部结构性缺陷 - 欧盟27国拥有十几种主战坦克和30多种驱逐舰 武器系统互不兼容[6] - 极右翼政党在德法等国崛起 主张限制移民和退出欧盟[6] - 欧洲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技术上依赖美国 能源原材料依赖俄罗斯和中东[6] 产业与经济影响 - 俄罗斯2025年能源战略明确"向东转" 减少对欧洲能源供应[4] - 中欧在风电、氢能等绿色能源领域存在表面双赢的合作项目[4] - 军费增加挤压社会福利支出 引发民众抗议[6] 战略转型方向 - 欧洲需投资本土军工产业而非购买美国武器[8] - 应在气候变化和全球治理领域寻找国际合作空间[8] - 需从安全依赖转向战略自主 从内部撕裂走向团结协作[8]
欧洲难入局深层原因:除女性执政外,这个因素更值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24 17:46
地缘政治格局 - 2018年7月赫尔辛基会晤中欧洲主要国家被排除在美俄双边会谈之外 形成政治孤立局面 [1][3] - 欧洲内部存在战略分歧 德国倡导欧洲自主而东欧国家坚持依附美国 导致政策协调失效 [5] - 欧盟27个成员国存在利益分化 难以形成统一的外交战略立场 [5] 能源依赖与外部干预 - 北溪二号管道项目因美国2019年制裁而停摆 直接导致德国能源成本上升 [7] - 欧洲天然气供应稳定性受地缘政治博弈影响 美国通过能源政策施加影响力 [7] - 能源价格传导至居民消费端 德国普通家庭电费出现显著上涨 [7] 经济制裁影响 - 2018年8月欧盟跟随美国对俄制裁造成成员国经济损失 意大利农产品出口额减少20% [9] - 南欧国家承受不对称制裁后果 缺乏有效补偿机制 [9] - 制裁政策使欧盟年度经济损失达数十亿欧元规模 [9] 政治生态变化 - 2019年欧洲议会选举中民粹主义政党支持率上升 法国国民联盟和德国选择党获得显著票数增长 [7] - 反欧盟及反美情绪在巴黎柏林等主要城市形成街头运动 [7] - 新兴政治力量被美国舆论定性为亲俄势力并受到压制 [7] 经济地位演变 - 欧盟全球经济占比从20年前的25%下降至2023年的18%以下 [10] - 国际话语权随着经济权重下降而持续减弱 [10] - 战略自主性缺失导致长期发展能力受限 [10]
泽连斯基突访布鲁塞尔,与欧盟协调立场
第一财经· 2025-08-18 09:21
乌克兰与欧盟协调对美谈判立场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访问布鲁塞尔与欧盟领导人协调对美谈判立场 [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欢迎乌克兰加入欧盟并视其为安全保障 [3] - 欧盟承诺不允许乌克兰国际边境线遭侵犯并支持乌克兰主权与领土自主决定 [3] - 欧盟成员国将继续加强对俄制裁并承诺持续支持乌克兰 [3] - 泽连斯基表示领土问题必须由俄乌领导人直接谈判解决且乌克兰不会放弃任何领土 [3] - 停火是启动和谈的必要前提 [3] 欧洲避免在美俄和谈中被边缘化 - 欧洲多位领导人将随泽连斯基前往美国以避免在欧洲和乌克兰利益中被边缘化 [4] - 欧盟与乌克兰急于协调立场确保自身利益不被排除在关键对话之外 [4] - 布鲁塞尔担心缺席关键对话将削弱欧洲在战争前景和安全架构重塑上的话语权 [4] - 欧盟试图以制度性承诺稳住乌克兰防止其在俄美博弈中孤立无援 [4] - 欧洲方面努力在维护团结与凸显战略自主之间寻找平衡 [4]
给乌克兰吃下“定心丸”,欧洲为何急于参与?
第一财经· 2025-08-18 09:21
美乌领导人会晤背景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于18日访问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及法德英意领导人将同天赴美参与会谈 [3][4] - 会晤前泽连斯基赴布鲁塞尔与欧盟协调立场 强调乌克兰将加入欧盟视为安全保障的一部分 [4]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继续推动乌克兰入盟进程 并称乌克兰"始终可以信赖欧洲" [5][6] 欧洲立场与行动 - 欧盟正在准备第19轮对俄制裁措施草案 计划9月初公布 [7] -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强调若不能达成停火协议 欧盟和美国必须加大对俄施压 [7] - 欧洲领导人随同泽连斯基赴美是为避免欧洲在美俄和谈中被边缘化 维护欧洲在战争前景和安全架构重塑上的话语权 [8] 美方表态与方案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称"在俄罗斯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 呼吁外界"拭目以待" [9] -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透露美欧可能向乌克兰提供类似北约第五条的安全保障 已与俄罗斯就此达成一致 [10]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将推动俄乌达成协议 但强调双方必须作出让步 [10] 会谈安排与议题 -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将在白宫先进行单独会谈 随后加入多边会议 核心议题包括俄罗斯领土要求、乌克兰安全保障等 [11] - 泽连斯基表示将讨论结束冲突的"所有细节" 支持举行乌美俄三方会议 [11] - 特朗普主张直接达成和平协议而非停火协议 认为前者能彻底结束冲突 [11] 俄乌战事现状 - 俄罗斯通报24小时内击落300架乌克兰无人机 拦截对核电站设施的袭击 [12] - 乌克兰称俄方发射1枚弹道导弹和60架无人机 其中40架被击落 俄军对多个地区发动68次空袭 双方发生148次地面交火 [13]
与特朗普会谈前 泽连斯基突访布鲁塞尔与欧盟协调立场
央视新闻· 2025-08-18 07:57
地缘政治协调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8月17日紧急访问布鲁塞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会谈 协调对美谈判立场[1] - 欧盟承诺欢迎乌克兰加入欧盟 视其为安全保障 并强调不会允许乌克兰国际边境线遭侵犯[1] - 欧盟成员国将继续加强对俄罗斯制裁 承诺在冲突解决过程中持续支持乌克兰[1] 谈判立场与核心诉求 - 泽连斯基强调领土问题必须由俄乌两国领导人直接谈判解决 乌克兰绝不会放弃任何领土[1] - 停火被乌克兰视为启动和谈的必要前提条件[1] - 欧盟通过制度性承诺试图稳定乌克兰立场 防止其在俄美博弈中陷入孤立[2] 战略自主与话语权竞争 - 欧盟与乌克兰急于协调立场 旨在避免双方在美俄和谈过程中被边缘化[2] - 布鲁塞尔方面担忧若缺席关键对话 欧洲在战争前景和安全架构重塑方面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削弱[2] - 欧洲正努力在维护内部团结与凸显战略自主之间寻找平衡 以应对战事与外交博弈的关键阶段[2]
缺席俄美峰会 欧洲恐被动接受谈判结果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6 02:11
俄美峰会与欧洲地缘政治处境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举行会晤 [1] - 欧洲多国与乌克兰在会晤前多次沟通并频繁发声 体现对会晤高度关注及自身利益被忽视的深度忧虑 [1] 欧洲外交行动与安全依赖 - 欧洲主要国家在峰会筹备阶段密集展开外交行动 德国、法国、英国等国领导人及北约、欧盟负责人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举行视频会议 [2] - 欧洲方向特朗普重申欧洲和乌克兰根本安全利益必须维护 任何协议应以停火为起点 [2] - 特朗普与普京会晤未邀请任何欧洲领导人参加 [2] - 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处境尴尬 一方面未能直接参与谈判 另一方面欧盟内部在对俄制裁等问题上分歧明显 如匈牙利、斯洛伐克多次明确反对制裁方案 [2] 欧洲战略自主矛盾 - 欧洲缺席会晤是安全上长期依赖北约和美国的必然结果 [4] - 安全依赖在降低防务成本同时削弱独立地缘政治能力 使欧洲在谈判桌上缺乏筹码 [4] - 若美俄达成协议 欧洲很可能只能被动接受结果而无法参与进程 [4] - 若美国不顾欧洲利益与俄罗斯达成交易 欧洲将为自身安全依赖付出沉重代价 [4] - 峰会暴露欧洲战略自主的深层矛盾 [4]
马克龙为何力推欧洲主导乌克兰危机解决?美俄博弈下的主权陷阱与战略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8-11 01:21
欧洲地缘政治博弈升级 - 法国总统马克龙主张欧洲必须主导乌克兰危机解决方案,强调乌克兰未来不能在欧洲缺席的情况下被决定 [1] - 这一主张折射出美俄博弈下欧洲面临的主权困境、安全治理失效及全球秩序重构压力 [1] 事件脉络与核心矛盾焦点 - 马克龙主张的背景与关键动因:欧洲战略自主觉醒与救赎诉求 [4] - 欧洲派兵构想的争议与现实困境:法英乌探讨向乌克兰部署"欧洲维稳部队",但缺乏美国支持将面临后勤与装备短缺瓶颈 [5] - 主权让渡争议撕裂国际舆论:德国、波兰等多国支持乌克兰,但多数欧盟国家反对派兵 [5] 主张背后的结构性动因 - 欧洲战略自主觉醒:马克龙提出"主权欧洲"愿景,目标直指建设共同防卫预算、行动纲领及快速反应部队 [5] - 地缘博弈下的战略考量:制衡美国单边霸权,分化俄罗斯战略围堵 [5] - 经济成本转嫁:俄乌冲突外溢已致欧洲经济损失超1万亿欧元 [5] 连锁反应与地缘格局裂变 - 美欧关系实质性降温:美国国会借"欧洲派兵论"抨击拜登政府 [5] - 俄乌冲突升级:俄罗斯谴责欧洲介入,普京警告报复可能升级至民用设施 [5] - 乌克兰态度微妙博弈:泽连斯基表面欢迎欧洲支持,但私下担忧欧洲部队削弱乌对谈判主导权 [5] 深层透视:欧洲突围的结构性矛盾 - 主权依附陷阱循环:欧洲面临与墨西哥同样悖论,平民成为地缘博弈终极人质 [6] - 叙事单一化抵抗重构逻辑:俄渲染"欧洲恐怖威胁",西方固守"民主VS专制"叙事 [7] - 司法独立与大国干预冲突:司法沦为地缘博弈工具,人道真相调查让位于政治威慑 [8] 全球治理范式重构 - 欧洲缺乏独立解决机制,快速反应部队仅规划数千人级 [9] - 全球秩序裂缝凸显:欧洲想挣脱军事附庸枷锁却缺乏独立解决机制 [10]
【环时深度】关税协议失衡,欧洲反思“战略自主”困境
环球时报· 2025-08-05 06:44
综合西班牙《国家报》《El Espanol》等媒体报道,美欧之间达成的关税协议是"欧洲战略自主和全球自 由贸易的倒退"。面对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欧盟宣扬的"战略自主"构想迅速瓦解,协议被视为欧洲对 美国单边行动的被动应对,而非欧洲主动捍卫自身利益的体现。协议中,欧盟承诺比此前增加6000亿美 元对美投资,还将购买美国军事装备和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这被批评为不仅未能扭转、反 而进一步强化了欧盟在能源、技术和军事等关键领域对美国的依赖,被认为与追求战略自主的目标背道 而驰。欧盟领导层在谈判过程中展现出的姿态更被西班牙部分政治力量和舆论批评为"卑躬屈膝"。 "欧盟和中国都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了谈判。在此过程中,中国与欧盟的做法有所不同。"德国深度新 闻网站Table.Briefings报道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亲赴特朗普在苏格兰的高尔夫球场会面,相当 于置身对方主场,以"客人"身份参与谈判,相较中美在瑞典的平等对话,欧盟此次谈判欠缺自主与对等 作为前提。 【环球时报驻德国、法国特约记者 雨山 岳雯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编者的话:当地时间8月3日,美国 贸易代表格里尔表示,最新一轮关税措施已"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