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力互联互通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多地发放算力券“红包”促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证券日报· 2025-07-30 00:14
核心观点 - 多地政府通过发放算力券等组合式奖补措施降低企业智能算力使用成本 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和生态构建 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在多领域取得显著成效[1][2][3][4] 算力券政策特征与作用 - 上海市发放6亿元算力券支持企业研发应用大模型 提供最高100万元算力券补贴[1][2] - 芜湖 天津 武汉 杭州 昆明等多地同步发放或计划发放算力券[1] - 算力券适用范围从智能算力扩展至智能算力与超算算力 满足混合精度训练和科研攻关需求[2] - 政策通过降低算力使用成本缓解企业"买不起 用不起"痛点 短期降低技术准入门槛 长期引导算力供需匹配[1] 奖补措施组合实施 - 多地采取算力券 数据券 模型券 语料券组合拳方式 芜湖市已发布数据券和算力券实施细则[2] - 奖补措施相互配合加速"算力—数据—算法—应用"生态闭环形成 推动人工智能综合实力系统性跃升[3] - 政策设计需守住公平准入 链上核销 结果挂钩等六道关口 防止套利和重复补贴[5][6] 人工智能+行动成效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国家数据局印发行动方案进行工作部署[4] - 已产生346款备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 AI终端设备成为消费新热点 广泛应用于办公协同 工业设计等场景[4] - 需同步攻克芯片自主 数据合规 绿色算力 标准治理 人才资本五大瓶颈 强化区域协同与场景驱动机制[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