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券
icon
搜索文档
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首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发展路径
证券日报网· 2025-07-25 21:26
7月25日,国家数据局召开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和典型经验。今年6 月份,国家数据局公布,我国将在北京、浙江、安徽等地部署建设10个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以下 简称"试验区"),支持各地在培育经营主体、繁荣壮大数据市场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全面释放实体 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此后,各地也陆续发布试验区建设方案。 三是积极探索、改革攻坚,涌现了不少新探索新做法。各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扎实推进各 项任务落实,取得了不少新进展。比如,在数据产业培育方面,安徽省率先培育认定省级数据企业和数 据产业园,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先的数据企业。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探索上,北京打造"领域+场 景"的公共数据专区授权运营模式,累计为银行、保险、担保等60余家金融机构以及70万家市场经营主 体提供服务超4亿次。 此次参会的还有多个省市的数据管理部门负责人,山东省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禹金涛回答《证券 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山东坚持机制先行,形成了"统筹有力、广泛参与、示范引领"的工作格局。在 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框架下,建立试验区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全省"一盘棋"整体推进。组织实施"揭 榜挂帅 ...
数据流通利用“不敢、不愿、不会” 各地如何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0:4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俊实习记者蔡欣佁北京报道 自2022年底"数据二十条"发布至今,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已探索3年有余。此间,多地已密集出台相关政 策支持,从数据资产、流通、交易等不同维度开展探索。今年6月,北京、浙江、安徽等地开展建设国 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数据领域情况新,变化快,是一项全新事业,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国家数据局新闻发言人、政 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坦陈。 7月25日,在国家数据局"首个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各地分享了他们推进数据要素 市场建设的举措,包括增加高质量数据供给、打造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搭建可信数据空间、巧 用"数据券""算力券"等。破数据荒:湖北建立宫颈癌筛查样本数据库,累积超1400TB数据量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尤其是伴随着DeepSeek等生成式AI的发展,数据的重要性进一 步凸显。 以湖北为例,为了加大高质量数据供给,建立全省一体化管理平台,完成信息系统摸底调查,形成高使 用价值的数据清单。指导行业龙头企业采集、建设、应用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公共服 务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汇集、评测、撮合、开发等服务。 数据标注是"炼 ...
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新华网· 2025-07-25 20:37
(责任编辑:朱赫) "近年来,安徽省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先的数据要素型企业,有力促进了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发展。"安徽 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王爱学介绍,安徽在全国开展"数据券""算力券"试点探索,并积极探索国企数 据产品作价入股、民企数据产品增资扩股,创建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 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加大力度支持试验区建设,及时跟踪评估,加强经验总结,促进互学互鉴,实 现"一地创新、全国复用"。 国家数据局积极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地方在数据产权、市场生态培育等8方面重点推进 35项试验任务,北京、安徽、山东、湖北、贵州等地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25日,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首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表 示,目前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并呈现3方面特点:高位推动、广泛动员,凝心聚力推动了 试验区建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明确了各具特色的试验方向;积极探索、改革攻坚,涌现了不少新 探索新做法。 据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彭雪海介绍,北京成立了北京市数标委,形成标准创制计划,开 展京津冀区域协同数据标准化行动,研制数据交易服务、数据流通安全评估、数据匿名 ...
国家数据局:加大力度支持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7:23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进展 - 国家数据局积极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地方在数据产权、市场生态培育等8方面重点推进35项试验任务 [1] - 试验区建设呈现3方面特点:高位推动广泛动员、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探索改革攻坚 [1] - 下一步将加大支持力度,及时跟踪评估,加强经验总结,促进互学互鉴,实现"一地创新、全国复用" [1] 山东省数据要素应用成果 - 山东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促进数据流通利用、赋能实体经济为重点推进试验区建设 [2] - 打造"破解难题、效益明显、推广易行"的典型场景,如平阴玫瑰产业数据赋能案例 [2] - 通过整合15项公共数据资源,采集4大项种植数据、25项加工数据,推动玫瑰产业全链条升级 [2] - 数据赋能使平阴玫瑰鲜花收购效率提升80%,生产管控效率提升18%,深加工原材料比例由2%提升至32%,全产业链产值由30亿提升至60亿元 [2] 北京市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 北京通过制度引领、流通赋能、产业支撑、共建共享引导市场主体共建试验区 [3] - 深化公共数据专区授权运营,金融专区服务60余家金融机构及70多万家市场主体超4亿次 [3] - 启动气象、时空、"三医"专区建设,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交易规模突破百亿,服务范围拓展至26个省市 [3] 贵州省数据产业发展举措 - 贵州提出"四数一优化"政策措施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4] - 优先推动公共数据共享开发,建立全省公共数据目录"一本账" [4] - 推进数据主题库、基础库市场化开发,为行业大模型提供公共数据语料 [4] - 在医疗、电力、旅游等特色产业培育高质量数据集 [4] 湖北省医疗数据应用成效 - 湖北以体制机制创新驱动医疗数据开发利用,在病理数据领域取得突破 [5] - 170家医院部署病理AI系统,医生阅片速度提升40%,AI辅助诊断覆盖率达95.88% [5] - 疑难病例诊断符合率87.59%,县级医院病理服务可及性从58%提升至92% [5] - 年节约医保基金超5800万元,减轻患者负担约16亿元 [5] 安徽省数据要素市场培育 - 安徽在全国率先培育认定省级数据企业和数据产业园 [5] - 开展"数据券""算力券"试点探索,包括市场侧和政府侧数据券 [6][7] - 对新增算力规模400P以上项目给予补助,算力使用方给予不超过20%补助 [7] - 政策累计兑现近4亿元,服务200余家企业 [7]
设立50亿母基金,广州开发区强化“人工智能+机器人”布局
第一财经· 2025-07-03 20:09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广州开发区整合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创业科技企业 [1] - 发放"算力券"强化算力基础设施供给,发放"模型券"打造"百模千品"产业生态,发放"场景券"推动场景应用示范,发放"数据券"完善数据要素支撑体系 [4] - 鼓励企业构建可信数据空间,推进数据资源资产化与应用创新,支持数据资产确权、交易 [4]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现状 - 广州开发区集聚人工智能重点企业219家,产业规模超500亿元,智能算力供给近10000P [5] - 孵化了30余个行业垂直模型,开放了133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5] - 杰创智能科技围绕公共安全领域打造机器人产品,已在黄埔区试验田进行场景摸索,相关产品去年年底正式商用并在国企、学校、医院等单位有交付案例 [5] 电力领域人工智能应用 - 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在电力领域专业数据建设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数据量达PB级,高质量数据达数百TB量级 [4] - 面向电力行业核心领域建成300多个AI+应用场景,研发1000多种算法 [4] - 成立国内首个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联盟,生态伙伴已接近100家 [4]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广州开发区集聚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超150家,产业规模近300亿元 [10] - 集聚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等大院强所及粤芯、新锐光等优势企业 [10] - 政策引导集成电路全链条发展,鼓励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支持产业链上下游配套 [10] 新型显示产业现状 - 新型显示产业是广州开发区支柱产业,2024年产值超1500亿元,面板产能占广州市超76% [10] - 集聚华星光电、视源、创维等龙头企业,获批2个显示领域"国字号"创新中心 [10] - 政策支持打造印刷显示产业发展生态圈,强化重大平台技术支撑和产业配套能力 [11] 金融与科研支持 - 广州开发区风投创投机构累计超900家,资金管理规模超2700亿元 [11] - 落地AIC试点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超120亿元,为集成电路重点企业提供5亿元股权融资支持 [11] - 聚集各类科研机构1429家,高新技术企业超3000家,上市高企58家,研发投入强度达6.81% [11]
最高奖励3000万元!支持人工智能,北京“放大招”
新京报· 2025-04-23 16:56
北京市支持信息软件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能力行动方案 - 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关于支持信息软件企业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能力行动方案(2025年)》("软8条"),涉及多项资金奖励政策,最高可奖励3000万元 [1] - "软8条"包含6项"达标即享"政策:算力券、模型"首方案"、软件智能技改工程、数据券、共享开源项目奖励和中小企业服务券 [1] - 模型"首方案"、共享开源项目奖励和中小企业服务券政策是原有政策的支持扩围 [1] 算力券政策 - 对达到一定服务规模的MaaS平台,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补贴,重点支持大型云服务商、模型厂商的算力成本 [1] - 补贴将根据企业MaaS平台的API收入、日均Token消耗量、注册企业和开发者用户数量等指标综合考量 [1] - 对通用智能体运营服务中调用算力和模型成本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 [2] - 通用智能体需满足:通过网信办安全评估和备案审查、在应用商店首次上架、有一定规模的用户数量且实际使用 [2] 软件智能技改工程政策 - 支持信息软件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提升软件研发效率,包括算力构建、大模型部署、数据治理等手段 [3] - 支持企业内部部署软件辅助开发模型,实现知识问答、代码生成、代码审查等功能 [3] - 支持企业围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进行智能化技改,如基于大模型开发的智能辅助诊疗、电子病历智能辅助生成等医疗人工智能产品 [3] - 通过项目投资额分档支持,单个企业可获得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奖励 [3] 数据券政策 - 鼓励企业通过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或国家级语料库首次开放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集 [3] - 根据开放数据集的规模、质量、更新频率和应用效果予以支持,单个企业或机构最高不超过50万元 [3] 政策实施时间 - "软8条"申报细则正在研究完善中,计划二季度在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实施指南(第二批)中公开发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