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券
icon
搜索文档
利好突袭!五部门重磅发布 数字经济迎来政策支持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7:36
政策核心内容 - 五部门联合发布《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3] - 目标到2027年底建成50个以上全域数字化转型城市,数字经济成为城市发展新动能[3] - 目标到2035年涌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3] 产业发展重点 -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打造数据产业创新发展高地[2][4] - 推进数据产业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具身智能等数据密集型产业融合发展[2][5] - 打造数字赋能文旅、体育、数字消费等新型数字生活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在消费场景应用[2][4] - 因地制宜发展"数据即服务""模型即服务"等新业态,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5] 人工智能与基础设施建设 - 加强人工智能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探索集约构建多模融合的城市大模型[2][6] - 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拓展"人工智能+教育"等应用场景[2][3] - 建立健全数字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机制[5] -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适度超前布局低空数据基础设施和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5][6] 市场反应与行业观点 - AI概念股逆市走强,20多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包括福石控股、福昕软件、荣信文化等[2][8] - 科技部表示将加强"十五五"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体系化部署,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8] - 中信建投指出AI大模型产业化周期才开始,算力投资方兴未艾[9] - 国信证券指出AI对互联网巨头业务有明显作用,腾讯广告保持20%增长,阿里云增速环比提速至26%[9]
直线拉升!A股盘中,一则利好突袭!
券商中国· 2025-10-31 12:13
政策支持与目标 -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数据产业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具身智能等融合发展 [1] -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底建成50个以上全域数字化转型城市,数字经济成为城市发展新动能,超大特大城市率先建成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 [2] - 到2035年目标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2] 产业发展与应用场景 - 打造数字赋能文旅、体育、数字消费等新型数字生活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在消费场景应用,强化数智技术在文旅内容创作、场景生成等方面的创新应用 [3] - 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支持培育数据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发展"数据即服务"、"模型即服务"等新业态,探索发放数据券、模型券等奖补机制 [3] -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闲置商业楼宇、老旧厂区等功能改造,建立数据创新创业载体 [4] - 支持发展数据产业集聚区,探索数据保险、数据信托等金融服务产品,加强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数字化协同发展 [5] 基础设施与技术建设 - 建立健全数字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机制,支持适度超前布局低空数据基础设施和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 [5] - 按照统一标准建设运营城市数据基础设施,优化改造城市内"老旧小散"算力设施,面向社会提供普惠便利的数据服务 [5] - 加强人工智能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探索集约构建多模融合的城市大模型,打造城市智能体应用 [5] - 科技部表示将持续加强"十五五"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体系化部署,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6] 市场表现与行业前景 - AI概念股今日逆市走强,智谱AI、AIGC、ChatGPT等方向领涨,截至午盘有20多只AI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 [1] - 福石控股、福昕软件、荣信文化20%涨停,三六零、山东出版等10多只个股10%涨停 [6] - 券商指出AI大模型用户渗透率仍较低,发展处于中初级阶段,产业化周期才开始,算力投资方兴未艾 [7] - AI已呈现对互联网巨头广告业务和云计算场景的明显作用,腾讯广告持续保持20%增长,阿里云增速环比提速至26% [7]
广州营商环境改革八年“三级跳”
广州日报· 2025-10-15 09:59
改革历程与核心演进 - 广州营商环境改革历经八年三个阶段迭代:2018年从对标世界银行的“指标版”起步,2022年进入聚焦全要素保障的“要素版”,2024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因产施策”的“产业版”改革 [2][4] - “指标版”改革(1.0至4.0)核心成果包括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半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零成本” [2] - “产业版”改革以“降本增效”为主题,围绕制度、服务、要素“三个供给”精准发力,2024年推出100条举措,2025年升级为105条任务清单,推动改革从“政府端菜”转向“产业点菜” [4] 改革成效与市场反应 - 2024年以来,广州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及增速在全国6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中均居第一位 [1] - 2025年1—8月,广州新登记市场主体56.58万户,同比增长62.55% [1] - 截至报告期,广州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跃居全国城市第三 [11] 产业版改革与“12218”体系 - 产业版营商环境改革是为配合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而实施的“量体裁衣”式改革 [5] - 改革重点支持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其列为15大战略性产业集群之首,并出台专项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实施智电转型提升等“四项工程” [5] - 全国首创支持动态更新的高精度地图审图,将审图时间压缩80%以上,助力110台无人驾驶出租车投运 [6] 重点产业支持举措 - 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全国首创算力券、数据券、场景券、模型券“四券联动”机制,年内发布100个“AI+”重点应用场景清单,带动该产业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近九成 [6] - 低空经济领域,发布全国首个市级低空起降设施建设标准,加快建设“1+5+100”低空起降场地等基础设施,已汇聚亿航、小鹏汇天等一批独角兽企业 [7] -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广州海关推出跨境科研物资便利化措施,使创新药研发原材料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 [11] 制度创新与服务优化 - 土地要素改革推出31条措施,创新“弹性供应+动态适配”供地模式,提供“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金“分期免息”等选项 [8] - 服务业扩大开放130项试点任务实施率达98.5%,首创跨境电商带电货物通关模式,使广州成为全国首个国内航司走通该业务的城市 [8] - 政务服务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已上线国家重点事项26个及广州特色服务28项,实现办事跑动次数减少81%、环节压缩73%、时间缩短77%、材料精简61% [10] - 针对企业融资,设立100亿元广州天使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 [10]
数创企业迎来政策组合拳,鼓励发放数据券、算法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2:21
政策核心观点 - 国家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创新、数据价值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培育数创企业[1] - 政策旨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提高效率在数字经济新赛道抢占先机实现跨越发展[1] - 核心亮点在于构建多维度保障体系从数据、算力、创新到融资全方位支持企业成长特别是探索"数据券""算法券"等创新政策工具激活数据要素市场[5] 企业培育机制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牵头搭建数创企业培育库每年遴选发现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数创企业分级分类入库实行动态调整[2] - 各级数据管理部门加强对入库企业的服务对接和监测分析针对性提供培育政策和精准服务[2] - 政策鼓励地方加快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和应用创新生态促进公共数据可持续供给及开发利用[2] 要素资源支撑 - 强化算力资源供给支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坚持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部署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4] - 引导各类算力资源与数创企业需求高效精准对接鼓励国家枢纽节点面向数创企业提供低成本、广覆盖、可靠安全的算力服务降低使用门槛[4] - 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降低企业治数用数成本解决数据获取难、成本高的问题[2][4] 创新能力建设 -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鼓励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带头推进联合创新发展整合创新资源与服务向数创企业开放共享[4] - 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领域专利池建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平台生态圈的融通创新[4] - 依托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发挥集群主导产业优势吸引各类创新资源集聚打造有利于数创企业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的创新生态[4] 重点领域与场景 - 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等数创企业被重点提及以场景和行业痛点为牵引强化算力、数据等要素协同加强培育[2] - 强化场景和机会供给通过改善环境创造应用场景落地条件促进数字创新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壮大[2][5] 金融与资本支持 - 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数创企业投融资需求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金融服务规范银行与投资机构合作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5] - 促进银企对接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数创企业项目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数创企业上市融资[5]
六部门联合强化对数创企业的发现和培育,降低治数用数成本
环球网· 2025-09-28 08:53
政策支持与培育 - 国家六部门联合印发措施,旨在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的发现和培育,推动出现更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1] - 措施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发放“数据券”和“算法券”,以降低企业治理数据和使用数据的成本 [1]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影响 - “十四五”期间,中国数字经济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攀升至40% [3] - 数字经济已成为稳增长、扩内需、促创新的重要引擎,数字化程度的提升正在重塑产业结构和改变经济运行及政府治理方式 [3] - 数据要素流通加快、平台经济扩张及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使数字经济成为新一轮区域发展分化和竞争的主战场 [3] - 不同区域在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整合、平台企业培育等方面的差异,正成为重塑区域经济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3] 政务数字化挑战与建议 - 地方政府在政务数字化过程中存在“数据孤岛”问题,各部门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分散开发 [4] - 部分地方存在“系统老化”问题,使用低版本浏览器和操作系统,导致兼容性差、体验感弱,影响服务效率 [4] - 建议推进数据、系统和平台的一体化整合,加快建设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和数据中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 [4] - 建议以政务服务全流程线上化为切入点,推动行政流程向线上化、系统化、实时化转变,并推动政府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系统性变革 [4]
数创企业迎来政策组合拳 鼓励发放“数据券”“算法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7:18
政策核心观点 - 国家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旨在系统培育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数创企业,将其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主体 [1] - 政策意义在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升级,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支持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帮助企业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抢占先机 [1] - 政策核心亮点在于构建多维度的保障体系,从数据、算力、创新到融资,对企业发展生命周期进行全周期激励,特别是通过创新性的政策工具如“数据券”来激活数据要素市场 [4][5] 企业培育与支持机制 - 提出健全数创企业源头发现机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牵头搭建数创企业培育库,每年遴选发现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分级分类入库,并实行动态调整 [2] - 各级数据管理部门将加强对入库企业的服务对接和监测分析,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类培育政策和精准服务 [2] - 政策鼓励地方加快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和应用创新生态,促进公共数据可持续供给及开发利用,并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以降低企业治数用数成本 [2][3] 关键要素资源支撑 - 在算力资源供给上,提出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坚持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部署,持续优化热点应用区域需求保障,并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3] - 引导各类算力资源与数创企业需求高效精准对接,鼓励国家枢纽节点面向数创企业提供低成本、广覆盖、可靠安全的算力服务,以降低算力使用门槛并解决算力不足和分布不均的问题 [3] - 在数据保障上,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有望让企业更便捷地获取关键资源,针对性解决数据获取难、成本高的问题 [2][3] 创新能力与生态建设 - 政策提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鼓励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等带头推进联合创新发展,整合推进各类创新资源与服务向数创企业开放共享 [3] - 将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领域专利池建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平台生态圈的融通创新 [3] - 依托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发挥集群主导产业优势,吸引各类创新资源集聚,打造有利于数创企业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的创新生态 [3] 重点领域与场景应用 - 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等数创企业被重点提及,政策提出以场景和行业痛点为牵引,强化算力、数据等要素协同,加强对这些领域企业的培育 [2] - 通过强化场景和机会供给,为数创企业创造应用场景落地条件 [2][5] 投融资与金融服务 - 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数创企业投融资需求,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金融服务,并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规范银行与投资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4] - 将促进银企对接,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数创企业项目,并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数创企业上市融资 [4]
六部门力推十大举措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 加大力度支持优质数创企业上市融资
证券时报· 2025-09-27 01:23
政策核心观点 - 国家六部门印发措施 旨在通过十大举措解决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面临的数据获取成本高 算力门槛高 融资难 市场开拓难等痛点 推动涌现更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1] 企业培育与遴选机制 -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数据局牵头搭建分级分类的数创企业培育库 实行动态调整 [1] - 组建政府 企业 创新 投资四合一专业化遴选培育组 强化对入库企业的精准服务与监测分析 从源头筛选优质企业 [1] 金融支持措施 - 强化创投资金引导 优化完善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 探索将培育数字经济瞪羚企业 独角兽企业情况纳入考核 [1] - 规范银行与投资机构合作 为数创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促进银企对接 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项目 [1] - 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数创企业上市融资 [1] 数据资源保障 - 鼓励地方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 支持数创企业公平参与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2] - 探索以成本共担 收益共享等方式保障企业早期用数需求 探索发放数据券 算法券降低治数用数成本 [2] - 例如杭州市每年设立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算力券 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 [2] 算力资源保障 - 依托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推动算力资源有序池化 并网运行 [2] - 鼓励国家枢纽节点向数创企业提供低成本 广覆盖的安全算力服务 破解中小企业用不起算力难题 [2] - 算力券有利于企业解决算不起和算闲置问题 降低使用成本与门槛 助力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 [2] 创新资源与成果转化 - 鼓励国有龙头企业 平台企业开放创新资源 推进重点产业专利池建设 支持地方在知识产权 研发投入等方面提供支持 [3] - 建立有组织科研加有组织成果转化机制 建设专业化成果转化服务机构 [3] - 探索首购首用专项政策 通过推荐目录 应用大赛等促进成果供需对接 帮助新技术快速开拓首市场 [3] 应用场景供给 - 要求地方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 数字产业集群建设 开放技术应用 数据赋能等场景机会清单 [3] - 鼓励跨区域场景共建共享 引导国有企业 行业龙头企业 平台企业开放测试场景 为数创企业提供技术验证平台 [3]
数创企业迎来政策组合拳,鼓励发放“数据券”“算法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21:03
政策发布与核心定义 - 国家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以培育数创企业 [2] - 数创企业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创新、数据价值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高敏捷性、高成长性企业 [2] - 该政策被视为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2] 主要培育举措 - 搭建数创企业培育库,每年遴选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分级分类入库并实行动态调整 [3] - 重点加强对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等数创企业的培育 [3] - 鼓励地方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以降低企业治数用数成本 [3][5] - 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鼓励国家枢纽节点为数创企业提供低成本、可靠安全的算力服务 [4][5] - 鼓励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等推进联合创新发展,整合资源向数创企业开放共享,加快重点产业领域专利池建设 [5] 金融与生态支持 - 鼓励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为数创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规范银投合作 [6] - 促进银企对接,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数创企业项目,并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数创企业上市融资 [6] - 政策核心在于构建多维度保障体系,通过改善环境、全周期激励来促进数字创新企业发展壮大 [6]
六部门发文!支持优质数创企业上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19:02
政策核心目标 - 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推动涌现更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1] - 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数创企业上市融资 [1][6] 企业遴选与培育机制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牵头搭建数创企业培育库,每年遴选一批企业分级分类入库,实行动态调整 [2] - 构建“政府+企业+创新+投资”四合一的专业化遴选培育机制 [2] 数据要素与算力支持 - 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降低企业治数用数成本 [2][3] - 引导各类算力资源与数创企业需求高效精准对接,国家枢纽节点提供低成本、可靠安全的算力服务 [3] - 支持数创企业公平参与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探索成本共担、收益共享模式保障早期用数需求 [3] 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 - 鼓励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向数创企业开放共享,推进重点产业领域专利池建设 [5] - 探索建立数创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服务“首购首用”专项政策,帮助开拓首市场 [5] - 鼓励地方在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方面对数创企业提供支持 [2][5] 场景开放与产业协同 - 引导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推进场景开放,为数创企业提供测试、展示、应用机会 [5] - 以场景和行业痛点为牵引,加强对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等数创企业的培育 [5] 投融资服务优化 - 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数创企业需求按市场化原则提供金融服务,优化国有创投考核机制 [6] - 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构建符合数创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模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6] - 规范银行与投资机构合作,促进银企对接,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数创企业项目 [6] 创新环境与监管模式 - 结合行业特点稳慎探索“沙盒监管”模式,分级分类制定规则,鼓励风险可控的先行先试 [6] - 规范涉企检查,推进精准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必要干扰 [6]
国家发改委: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
南方都市报· 2025-09-26 17:31
政策核心观点 - 国家发改委发布措施旨在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核心是促进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和创新生态建设 [2]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 鼓励地方加快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和应用创新生态,促进公共数据可持续供给及开发利用 [2] - 在保障数据安全合规前提下,支持数创企业公平参与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2] - 探索以成本共担、收益共享等方式保障数创企业早期用数需求 [2] 降低企业成本措施 - 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以降低治数用数成本 [2] 数据服务平台建设 - 鼓励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等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及平台生态圈数据服务平台 [2] - 支持开发提供普惠性数据产品和技术工具 [2] - 对提供普惠便利数据服务的企业和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予以重点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