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红利

搜索文档
九月消费分化明显,电商加码AI能撑起短期港股行情吗?
格隆汇APP· 2025-10-06 17:52
01 先搞懂 : 九月港股消费的分化与修复逻辑 九月港股整体震荡,但消费板块呈现明显分化。恒生消费指数上涨约 4% ,其中 非必需消费涨 近 14% ,必需消费微跌约 1% 。结构性复苏的信号明显:消费者开始重新为 " 想要的 " 而非 " 必须的 " 买单。头部品牌凭借产品与渠道优势快速拉开差距,中小企业仍在去库存的泥潭中挣 扎。这一轮复苏更像是一场 " 结构性洗牌 " ,资本市场正在重新定价 " 消费欲望 " 的含金量。 国庆 + 中秋 " 双节 " 叠加旅游与线下回补,将短期推高餐饮、出行、酒店等需求。 但这轮消费 热更偏向 " 情绪复苏 " ,而非 " 收入修复 "—— 节日里愿意花钱,不代表长期信心恢复。政策 层面,四中全会预计将强化 " 稳增长、促消费、提信心 " 的信号,并继续强调数字经济与智能零 售,但其影响更多体现在中长期。短期行情仍由情绪主导,十月机会偏向节假日主题与情绪交易 。 02 再看头部电商:阿里、京东、美团谁在 AI 重构中领跑? 京东: AI 购物自救,能否逆转颓势? 与阿里的 " 算力驱动 " 不同,京东的 AI 布局更具防守性。九月的 JDD 大会上,公司宣布 三年 持续投 ...
爱高集团与香港科技资本盛宴的价值重估:AI+链上新纪元
金投网· 2025-06-23 10:09
全球科技大浪潮 -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2,792亿美元,预计2030年激增至1.81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35.9% [1] - 全球区块链技术市场以87.7%的CAGR增长,2030年市值有望突破1.43万亿美元 [1] - 算力红利、数据要素入表、Web3监管框架清晰化推动"算法+共识"成为资本焦点 [1] 香港主板市场动态 - 主板上市公司总数2,319家,规模稳居全球前列 [2] - 2025年1-5月新增上市29家,募资777亿港元,全年预期IPO约40单/1,087亿港元 [2] - 当前IPO申请管线超160家,较2024年底翻倍,科技与绿色主题突出 [2] - 港交所推出"TECH通道",为Chapter 18C和18A企业提供快速上市路径 [2] - 恒生指数年内涨幅约19%,估值修复窗口开启 [2] 并购重组策略 - 反向收购:主板壳公司通过发行新股注入AI/区块链资产 [2] - 分拆上市:母公司先在A股或美股稳定后,将高成长业务打包赴港 [3] - SPAC合并:利用港交所2022年框架实现"先并后转主板",时间成本约12-18个月 [4] - 2025-2026年为科技资产登陆的"黄金窗口期",受益于恒指回暖、监管沙盒及港元流动性 [5] 爱高集团转型案例 - 1968年创立的消费电子ODM巨头,制造基地覆盖东莞厚街等地 [6] - 2025年与深圳中城数科控股组建"爱高创科控股",切入数码租赁、SaaS及电商科技领域,当日股价最高翻倍,收盘涨80% [7] - 战略框架升级为"硬件制造+软件服务+数字平台"三位一体,叠加AI与区块链赛道 [8] - 传统制造基因结合新经济叙事实现二级市场高弹性 [9] 行业投资逻辑 - AI与区块链的高成长性与香港国际资金池形成"双高β"机会 [10] - 政策层面:FINI+TECH通道将挂牌周期压缩约30%,反向收购监管更精细化 [11] - 传统企业可借鉴爱高模式,快速叠加SaaS、数字资产托管等模块 [13] - 创业公司应利用并购/合并战略对接主板,提前布局内控与ESG [13] - 投资者需关注"技术含量×并购弹性×政策匹配度"三维筛选标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