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赋能

搜索文档
超越巴菲特的业绩之王,是怎样做决策的?
36氪· 2025-08-03 07:04
丹纳赫公司概况 - 公司40年股东回报达1800倍,超越伯克希尔-哈撒韦[2] - 累计完成超过400次并购,并购成功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9] - 培养出30多位上市企业CEO,包括通用电气百年来首位空降CEO[2] - 从工业工具起家转型为生命科学巨头,市值超千亿美元[2] 丹纳赫商业模式 - 核心模式为"收购-DBS赋能-现金流再生-再收购"的商业闭环[4][8] - 独创"市场→标的→估值"三步法筛选机制,聚焦医学诊断/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高增长赛道[9] - 建立5-10年长期项目库,前置评估人才与文化适配[9] - 通过"集团总部-平台-运营公司"架构实现业务协同[9] - 动态资产优化策略:成熟业务分拆上市反哺高成长领域[9] 丹纳赫商业系统(DBS) - 全流程操作系统覆盖生产、研发、营销、人力资源等环节[12] - 包含基础工具、精益工具、增长工具和领导力工具四大类[12][14] - 强调持续改进、数据驱动和客户导向理念[12] - 已验证在工业制造、医疗诊断、软件服务等多行业适用性[12] - 美的集团通过DBS实现工厂精益转型,药明生物打造WBS系统[20][30] 并购战略与执行 - 平均每月完成一起并购,累计投入近千亿美元[9] - 并购方法论:选对领域、买对公司、定对价格、整合优化、择机剥离[10] - 分拆策略实现"进可攻退可守"的资本循环[9] - 通过DBS实现"能力嫁接、产业升级"而非简单规模堆砌[12][25] 行业影响与标杆案例 - 被誉为企业管理"隐形哈佛",管理输出能力比肩麦肯锡[14] - 模式被美的、公牛、复星、药明生物等中国企业借鉴[2][20] - 实现从成本领先到"成本+技术"双领先的模式升级[28] - 为全球化运营提供范本,平衡本土化与一体化[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