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搜索文档
“港车北上”两周年,车轮上的交流为大湾区带来了什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1 11:36
港车北上政策实施成效 - 截至6月30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北上"的香港单牌车已超过285万辆次 [4] - 截至6月28日"港车北上"数量突破100万辆次较去年提前72日突破百万大关 [7] - 2023年7月1日至今年6月28日完成"港车北上"边检备案车辆超10.8万辆次备案司机超12.9万人次 [7] - 今年周末及节假日香港单牌车日均通行量超8600辆次占口岸客车总量比例超40% [8] - 劳动节假期"港车北上"单日最高通行量达1.5万辆次创历史纪录 [8] - 政策实施前日均出入境车辆约7000辆次今年日均达1.8万辆次同比增超150% [8] - 今年以来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客流超1510万人次同比增超20%车流超323万辆次同比增约30% [8] 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 - 广汽埃安、小鹏汽车、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出现在"北上"港牌车流中 [5] - 香港消费者反映换新能源车一年可节省十几万港币油费 [5] -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对粤语识别率高能准确执行指令并进行简单对话 [6] - 香港市场已有超20个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入驻今年销量已超外资品牌 [6] - 香港消费者从试驾到购买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正形成新潮流 [6] 大湾区协同发展 - "港车北上"带动大湾区租车业务租车手续简化保险完善 [9] - 政策促进旅游业繁荣拉动消费增长带来新发展机遇 [9] - 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便利商务出行促进产业链整合 [9] - 推动香港与内地城市文化交流加速"1小时优质生活圈"形成 [8][9] - "粤车南下"政策正在加速研究将进一步促进大湾区一体化建设 [9][10]
优质港股中资企业“回A”将带来什么
证券日报· 2025-06-13 00:27
市场双向开放政策 - 允许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打通深港两地资本市场双向上市通道 [1] - 政策旨在破除优质港股中资企业回归A股的障碍,协同推进高质量"走出去"与高水平"引进来" [1] -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举措优化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生态,A股上市公司纷纷赴港上市 [1] 上市公司层面影响 - 粤港澳大湾区H股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可受益于深市交易活跃、融资灵活、估值较高等优势 [2] - 深交所市场投资者众多,交易活跃度高,有利于大湾区企业股价合理定价 [2] - 深交所股债融资制度便利且工具多样,便于企业灵活选择融资工具,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2] 中介机构业务机会 - 港股中资企业回归A股为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带来承销保荐、审计、法律等业务机会 [2] - 中介机构可通过跨境上市项目积累经验,提高整体跨境金融服务水平 [2] 投资者收益 - 投资者可接触到更多优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股票,满足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 [2] - 投资者可根据深港两地市场特点和走势灵活调整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 [2] 资本市场活力提升 - 粤港澳大湾区H股企业主要为高科技、新经济领域企业,上市后可为市场注入高成长性资产,吸引中长期资金 [3] - 这些企业带来的国际资本定价逻辑、运营经验、治理模式等先进理念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规则与国际接轨 [3] 国家战略层面意义 - 政策将畅通深港两地资本流动,以资本联动带动产业协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3] - 深港双向上市通道促使香港国际资本、高端人才与广东产业链优势深度融合 [3] - 大湾区企业可充分利用两地资金和市场优势,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一体化发展 [3] 长期展望 -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其资本市场先行成功经验有望向全国推广 [3] - 更多优质港股中资企业在A股上市可期 [3]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成果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16:08
制度创新成果 - 南沙自贸片区累计形成45项全国复制推广、136项全省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1] - 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企业专属网页政务服务新模式等案例入选全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 [1] - 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并在全国自贸试验区试点复制推广 [2] - 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入选服贸会示范案例 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监管新模式入选2024年全国自贸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 [2] - 自贸区制度创新综合排名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三 [2] 科技创新发展 - 小马智行2018年在南沙部署全国第一支常态化测试自动驾驶车队 [1] - 南沙2017年开启智能网联汽车工作 2022年成为广州市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区 [1] - 2024年打造国内首例集载人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联动联运的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场景 [1] 粤港澳合作 - 集聚港澳及国际商协会近90家 港澳企业超3500家 [3] - 15家青创基地入驻港澳台侨项目超1100个 [3] - 实施146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清单 153名港澳人才通过执业认定 27名港澳工程专业人士获评内地职称 [3] - 推动长者医疗券、港澳药械通、粤澳社保一窗通等政策落地 [3] 未来发展规划 - 对标自贸港五个自由便利、一个安全有序流动制度体系 [4] - 推进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 [4] - 利用南沙金融30条、海关支持南沙创新发展新一轮措施等政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