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自给自足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援乍得农技援助项目举办丰收节
经济日报· 2025-10-17 06:15
项目背景与核心成果 - 中国援乍得农业第八期技术援助项目在乍得哈杰尔-拉米斯省杜吉亚区的米代金村举行“丰收节”,距首都恩贾梅纳约70公里 [1] - 乍得总统府秘书长评价该项目为“乍得的一项突破”,表明乍得有能力生产足够稻米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和出口创收 [1] - 稻米是乍得主粮作物和粮食安全关键,但受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及气候干旱影响,产量长期偏低,政府每年需进口数十万吨大米 [1] 技术援助与推广成效 - 中国农业技术援助项目始于2006年,近20年来推广优质稻种、开垦农田、建设灌溉设施并引入现代化农业设备 [2] - 项目累计帮助乍得推广播种超过60万公顷优良水稻种子,培训农业官员、技术人员及种植户近3000人次 [2] - 专家组筛选出10余个适应本地水稻品种,其中3个将纳入乍得国家种子目录库,中国稻种比当地品种平均增产35%以上 [2] - 近20年项目累计为乍得增产120万吨粮食,足够供300万人食用一年 [2] 农户收益与能力提升 - 当地种植户通过技术培训提升了种植技术和组织能力,学习内容包括育壮秧、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及种子除杂保纯技术 [2] - 杜吉亚区安贝拉村一农户采用高产标准化种植后,尽管遭遇洪灾,仍从1公顷稻田收获7.84吨稻谷,而过去2公顷仅收获7吨 [2] - 该农户因采用新技术实现增收72万中非法郎(约合1200美元) [2] 合作模式与未来目标 - 合作基于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目标是建立真正伙伴关系,分享高产栽培技术以提升乍得种植能力和培养本地人才 [3] - 项目愿景是助力乍得早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3]
通讯丨希望的田野上收割机隆隆作响——中国援乍得农技援助项目举办“丰收节”
新华社· 2025-10-13 14:02
项目背景与核心成果 - 中国援乍得农业第八期技术援助项目在米代金村举办“丰收节”,展示农业合作成果 [1] - 项目核心目标是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帮助乍得实现稻米自给自足并可能出口创收 [1] - 近二十年来,中国农业专家组已帮助乍得累计推广播种超过60万公顷优良水稻种子,培训近3000人次 [2] 技术引进与产量提升 - 中国专家组筛选出10余个适应乍得本地的水稻品种,其中3个即将纳入国家种子目录库 [2] - 中国稻种比当地品种平均增产35%以上,近20年累计增产120万吨粮食,足以供300万人食用一年 [2] - 引进插秧机、收割机等现代化设备,显著提升收割效率,获得当地种植户积极评价 [1][2] 具体种植效益案例 - 种植户奥马尔·苏莱曼通过技术培训掌握了育壮秧、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及种子除杂保纯技术 [2] - 农民奥斯曼采用水稻高产标准化种植后,1公顷稻田收获7.84吨稻谷,远超过去2公顷收7吨的水平,并因此增收72万中非法郎(约1200美元) [2] - 种植户巴拉丁·卡德尔因合作增收而扩大生产,并将部分收入用于分配帮工和赡养父母 [3] 合作模式与长期愿景 - 合作基于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旨在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分享技术并培养本地人才 [3] - 项目通过提升种植能力和培养人才,助力乍得早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3]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发表首次国情咨文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9:57
中新社雅加达8月15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15日在国会发表上任以来的首次国情咨 文,系统阐述其政府近300天的施政成果。 2024年10月就任的普拉博沃在演讲中回顾了多个标志性项目,包括免费营养餐、免费健康检查、"红白 合作社"计划、主权财富基金Danantara,以及推动粮食自给自足等举措。 印尼国会议长普安表示,将履行立法、监督和预算职能,确保政府政策符合民众利益,并与宪法保持一 致。 适逢印尼独立80周年之际,这份国情咨文意义尤为重大。普拉博沃呼吁全国各界共同努力,改善民众生 活。他引用爪哇语说:"ben wong cilik iso gemuyu",大意为:独立的目标就是让普通百姓能够笑逐颜 开。(完) 在国情咨文中,普拉博沃还谈道,执政以来,他愈发认识到政府体系内违规行为难以清除的严峻挑战, 并指出腐败现象仍存在于各级官员和政府机构中。他强调,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全力打击腐败。 在外交方面,普拉博沃重申印尼在巴以冲突及巴勒斯坦主权问题上的立场。他表示,印尼既积极争取国 际社会承认巴勒斯坦主权,也向当地民众提供援助,体现外交与人道主义并重。 当天,国会议员、内阁成员及政党领袖等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