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药品销售
搜索文档
信达生物重申“出海”决心,搭档京东健康探索线上ToC渠道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14:44
公司核心进展 - 2025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减重创新药信尔美(玛仕度肽注射液)获批上市,该药是全球首个获批的GCG/GLP-1双靶减重降糖药物 [1] - 2025年10月,公司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受到行业高度关注 [1] - 在头对头临床试验中,玛仕度肽在减重、降糖两方面均显示出比竞品司美格鲁肽更好的成效 [7] - 玛仕度肽目前已获批减重和2型糖尿病双适应症,公司还在探索其在青少年肥胖、呼吸睡眠综合征、心衰、脂肪性肝炎等多种临床应用场景 [7] 国际化战略与合作 - 公司与武田制药的合作采用Co-Co(共同开发)模式,而非更常见的License out模式,这意味着对管线有更大的掌控权和更多的商业回报,但也需要更高的开发投入 [3][4] - 根据协议,公司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含1亿美元的溢价战略股权投资)以及潜在里程碑付款,总交易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同时还将获得销售分成 [3] - 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IBI363,并按40/60比例(公司/武田制药)分担开发成本;将在美国共同商业化IBI363,并按40/60比例分配美国市场利润或损失 [3] - 公司首席研发官表示,此举旨在通过与海外企业合作,搭建起自身的海外商业化体系和研发体系,实现从国内走向海外的战略雄心,美国是未来的主要目标市场 [4][6] 销售渠道创新 - 新药信尔美上市后不到一周,即选择在京东健康平台线上首发,从7月4日至8月4日,关键词“信尔美”在京东平台的搜索量已突破百万 [9] - 公司布局电商平台主要考量其药品服务可及性高、与互联网医院的紧密结合,以及与京东合作的全链路生态能力和健康服务能力 [9] - 线上渠道的减重产品复购用户多,用户信息获取渠道变多也使得专业度增强、依从度变高,用户搜索通用名“玛仕度肽”的比例比以往提升了3倍不止 [10] - 京东互联网医院上线了减重门诊,并通过专业药师服务为用户提供用药安全保障,指导用户应对轻微不良反应,保障用药依从性 [11] 供应链与物流保障 - 玛仕度肽注射液需在2~8℃全程恒温避光环境下存储和运输,京东健康携手京东物流,在全国布局33个药品仓,保障超90%的订单、近400个城市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 [13] - 针对GLP-1类药品的冷链配送,京东健康同城冷链配送最快2小时送达,“京东买药秒送”服务可实现最快9分钟送达 [13] - 京东物流投入超万台医药专用智能保温箱,采用专业相变材料与真空隔热结构,恒温时效长达72小时,并配备远程高精度温度计实现全程监控 [13][15] - 依托物联网温湿度记录仪和智能温控报告系统,实现全流程实时温湿度数据采集与预警,所有仓储节点均通过GSP认证,确保药品存储合规性 [15]
奇正藏药(002287) - 002287奇正藏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5
2025-08-25 17:12
财务表现与现金流管理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92元,同比增长991.52%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93.71%,主要因加快应收票据贴现速度 [2] - 应收账款增长源于销售收入增长及多产品全域营销策略成效 [3] - 员工持股计划每年提取不超过扣非净利润12%作为长期激励基金 [5] 线上渠道与数字化营销 - B2C和O2O渠道实现快速增长,美团外用止痛贴膏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2][3] - 私域流量运营通过线下动销与沉浸式活动汇聚全渠道用户数据 [3] - 院外销售渠道(B2C/O2O/商销)增速超过院内业务 [3] 研发管线与创新进展 - 研发投入4865万元(同比增长3.31%),费用率5.6% [6] - 一类创新药小儿热立清颗粒获临床批准,进入II期临床 [4][6] - 白脉软膏糖尿病适应症进入III期临床 [6] - 聚焦外用止痛、呼吸、神经及儿科领域管线布局 [3][4][6] - 改良新药围绕已上市产品新增适应症及人群 [3] 产品竞争与市场策略 - 藏药湿敷贴膏具备外用镇痛+透皮抗炎双功效,驱动增速高于行业 [3] - 化学贴膏批文增多源于透皮抗炎需求增长,公司产品具多靶点优势 [4] - 多产品组合覆盖骨骼肌肉、呼吸、心脑血管等藏医特色领域 [5][6] 政策影响与战略规划 - 国家政策支持民族药特色产业高地建设及开发利用 [4] - 两个产品直接进入II/III期临床,两个产品通过国谈进入医保 [4] - 募投项目(医药产业基地)已达预定状态,正进行生产许可认证 [4] 品牌与技术优势 - 品牌定位:藏药市场领军品牌+外用止痛领导品牌 [5][6] - 技术平台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6] - 构建"基础理论+现代机理+高等循证"三位一体临床研究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