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线性外推
icon
搜索文档
比线性外推更危险的事儿
雪球· 2025-09-30 16:19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张翼轸 来源:雪球 "线性外推",这是我们常说的投资大忌。 今天上涨,明天就会继续上涨;今天下跌,明天就会继续下跌。许多的投资者,有着这样朴素的思维,所以愿意去买过去表现很好的标的,并摒弃 过去表现很差的标的。 然而,在投资领域,其实有一种风险比"线性外推"的失败更为危险——那便是我们对线性外推成功中蕴含的风险视而不见。 是的,线性外推,对许多具体的企业、行业,往往是致命的。 但对于股市整体,由于其包含着所有的成功者和失败者,所以彼此对冲之下,往往能规避这些风险,而成为 GDP 的同路人,线性外推反而尤其可 取之处。 最近用美股 S&P 500全收益指数做了一次对数线性回归。因为 Wind 上只有 1988 年迄今的数据,所以回归仅限于此。但即使如此,也是将近 40 年的数据了。 但其实无论是投资,还是我们的生活,能看到太多"线性外推"的失败案例。 就像我入行纸媒的2005 年,正是纸媒市场化如日中天的时候,不仅盈利客观,而且许多城市的纸媒"商战"的频率和力度,不亚于当下的外卖大 ...
预计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250亿元遭质疑 国盛证券分析师怒怼买方大佬
犀牛财经· 2025-09-16 14:24
市场预测争议 - 买方分析师凌鹏质疑中际旭创2027年利润预测超过250亿元 认为线性外推假设不合理 核心矛盾点在于假设产能投放后企业维持不降价策略且净利率保持30%水平[2] - 凌鹏指出半导体行业已发展70年 商业模式未发生本质变革 当前产能紧缺无法保证未来投产阶段价格不下降 强调技术迭代中商业逻辑的延续性而非颠覆性[2] - 国盛通信分析师团队在争议后发布报告 进一步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1亿元 154.9亿元和198.2亿元 对应市盈率47.5倍 29.2倍和22.8倍[4] 分析师背景与立场 - 凌鹏曾任申银万国首席策略分析师 三次获得《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一名 后续在东吴基金和兴业全球基金担任研究及投资管理职务 具备买方与卖方双重经验[4] - 争议双方立场鲜明 买方关注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与行业周期风险 卖方坚持技术迭代带来的增长逻辑并维持买入评级[2][4] 行业分析视角 - 凌鹏强调不同行业存在相同商业模式 以2000年互联网颠覆性创新对比半导体行业技术演进 指出人工智能仅是新一代宿主而非商业范式变革[2] - 产能扩张与价格机制成为争论焦点 买方认为供给增加必然引发价格竞争 卖方则基于当前紧缺状况推演未来盈利空间[2][4]
买方大佬质疑中际旭创2027年利润250亿预测,被分析师怼了:买你的白酒去吧 老登
格隆汇APP· 2025-09-07 09:26
市场预测争议 - 买方分析师凌鹏质疑中际旭创2027年利润预测超过250亿元的合理性 认为线性外推方法存在缺陷 [1] - 国盛通信分析师激烈反驳凌鹏观点 暗示其缺乏对科技行业的理解 [1] - 争议焦点在于产能扩张与价格维持假设是否成立 凌鹏指出企业不会在预期大幅降价的情况下大幅扩产 [1] 预测逻辑基础 - 市场预测基于两大核心逻辑:产能已投放且2027年将形成有效供给 该点基本得到确认 [1] - 假设企业维持当前价格策略 不进行降价 保持产能紧缺阶段的高利润率水平 [1] - 采用当前净利率约30%作为计算基准 显著高于消费电子代工企业立讯精密5%的净利率水平 [1] 财务模型假设 - 利润预测模型直接采用现有高利润率参数 通过线性外推得出2027年净利润250亿元 [1] - 该计算方式忽略行业周期性和竞争加剧可能带来的价格压力 [1] - 模型未考虑产能大规模投放后可能出现的供需关系逆转风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