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不平等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接受《环球时报》专访:美国民众渴望了解真实的中国
环球时报· 2025-06-18 06:58
中美经济制度对比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独特性和优越性,体现在"独特的制度优势" [1] -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实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长,从极度贫困国家发展为现代经济体 [5] - 中国采用公私协同的混合经济模式,不同于西方私营主导或苏联政府统管的单一模式 [10] 行业竞争力差异 - 中国高铁系统在速度、外观及配置上超越美国,建设投入资金规模显著 [1][2] - 中国比亚迪已成为全球性价比最高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在欧洲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 [7] - 中国在汽车产业等关键领域已实现对美国的超越,反映经济结构变化 [7] 经济数据趋势 - 金砖国家GDP总和占全球35%,首次超过G7国家28%的占比(2020年数据) [7] - 中国与金砖国家经济崛起与G7相对衰落形成交叉点,标志全球格局变化 [7] 企业发展模式 - 美国企业采用单一所有权模式,决策权集中在少数人导致严重经济不平等 [9] - 中国企业注重社会效益导向,政府主导建设高铁等长期赋能型基础设施 [10][11] - 中国新建大学数量持续增加,与美国高校关闭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11] 产业政策差异 - 中国政府能推动高风险低利润但具社会效益的项目(如铁路网络) [11] - 美国私营部门难以复制中国基建模式,因缺乏长期社会效益评估机制 [11]
深度丨福山对话彼得蒂尔:关于经济不平等、政府效率、技术进步和全球化
Z Finance· 2025-03-04 13:22
核心观点 - 文章记录了彼得·蒂尔与弗朗西斯·福山关于社会、经济和技术问题的深度对话,聚焦于不平等加剧、政府低效、技术停滞和全球化影响等核心议题 [1][2][3] - 双方认为当前社会面临的根本挑战是技术减速和经济增长停滞,而非单纯的不平等问题 [6][7][11] - 全球化创造了赢家通吃的局面,但技术进步未能惠及广泛群体,导致政治体系压力增大 [12][22] 不平等问题 - 1973年至今美国收入不平等增速超过19世纪,当前水平接近1789年革命前高点 [2] - 右翼否认不平等问题,左翼忽视政府再分配的低效性,形成双重盲点 [5] - 没收全美亿万富翁财富仅能弥补六个月财政赤字,显示经济停滞是比不平等更根本的问题 [11] 政府效能 - 现代政府效率显著下降:金门大桥辅道修建耗时(6年)是1930年代主桥(3.5年)的1.7倍 [3][4] - 医疗和教育支出失控,政府以更高成本实现相同或更少成果 [5] - 监管过度导致基建、能源等领域创新受阻,FDA新药审批成本达10亿美元 [18][19] 技术停滞 - 除计算机和金融外,交通、能源等领域技术突破显著放缓 [6][9] - 1973年以来美国平均工资年均增幅仅0.6-0.7%,远低于历史水平 [11] - 清洁能源技术因成本过高无法市场化,需政府干预但缺乏系统性规划 [14][15] 全球化影响 - 中国劳动力套利(工资为美国1/10)对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冲击远超1970年代日本竞争 [21] - 全球化创造的财富中仅1%与科技相关,多数来自政治关联性行业 [12] - 服务业就业偏向导致政治阶层对全球化免疫,加剧社会分化 [22] 教育与创新 - 高等教育泡沫类似1999年互联网泡沫,学生债务达1万亿美元但实际价值被高估 [27][28] - DARPA等政府科研机构因官僚化导致科学家人均产出仅为1920年代的1% [17] - 风险投资更倾向年轻创业者,但公共部门资源仍过度集中于资深群体 [26] 长寿研究 - 人类预期寿命每十年增加2.5岁,现行65岁退休制度已不匹配生物学现实 [23] - 长寿技术可能延长健康寿命,但需同步解决阿尔茨海默病等老年疾病 [24][25] - 生物医学创新与科学进步本质关联,放弃长寿研究等于放弃技术发展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