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绩优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东亚人,为什么不快乐?
虎嗅APP· 2025-10-06 21:2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作者:秦朔,原文标题:《愿你每天拥有两个拥抱,一个给自 己,一个给别人》,题图来自:AI生成 一 9月27日,周六,下午两点多。 曾经在《第一财经日报》工作过的老友群突然飘进来一条消息。一位老同事在23日凌晨因抑郁症病 发,离开了我们。 平时比较安静的老友群一片震惊和痛惜,三言两语叠加起来,拼出了他的画像: 他人很好,对人坦诚而热情,爱运动,爱张罗,爱唱迪克牛仔的《三万英尺》;在日报华南区和北京 产经部工作过,当年挖出了一家保健品公司的黑幕,公司老板放话要买他的一条腿,为此部门还安排 他到桂林避了一阵风头…… 《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创刊,他很早就加盟,2008年3月离开后加入了一家央企。先在央企的企业 报工作了9年,2017年调到央企的地产公司,2018年到地产旗下的武汉公司做副总,2020年又调回北 京,在地产公司党群工作部负责新闻宣传。 如今,他永远地走了,年仅47岁。两年前,我们的一位曾任《福布斯 (中文版) 》执行主编的老同 事,也是在这个年龄因突发脑溢血离世。 悼念之余,老友群很快行动起来,不到一天就捐出了超过10万元善款,由专人转给他的家人。 受互联网冲击已 ...
愿你每天拥有两个拥抱,一个给自己,一个给别人
虎嗅· 2025-10-06 08:00
曾经在《第一财经日报》工作过的老友群突然飘进来一条消息。一位老同事在23日凌晨因抑郁症病发,离开了我们。 平时比较安静的老友群一片震惊和痛惜,三言两语叠加起来,拼出了他的画像: 9月27日,周六,下午两点多。 他人很好,对人坦诚而热情,爱运动,爱张罗,爱唱迪克牛仔的《三万英尺》;在日报华南区和北京产经部工作过,当年挖出了一家保健品公司的黑幕, 公司老板放话要买他的一条腿,为此部门还安排他到桂林避了一阵风头…… 《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创刊,他很早就加盟,2008年3月离开后加入了一家央企。先在央企的企业报工作了9年,2017年调到央企的地产公司,2018年到 地产旗下的武汉公司做副总,2020年又调回北京,在地产公司党群工作部负责新闻宣传。 如今,他永远地走了,年仅47岁。两年前,我们的一位曾任《福布斯(中文版)》执行主编的老同事,也是在这个年龄因突发脑溢血离世。 悼念之余,老友群很快行动起来,不到一天就捐出了超过10万元善款,由专人转给他的家人。 二 受互联网冲击已经有很多年,传统媒体的日子都不好过。很多同事都转行了。 他算转型早的。能转到央企,也有一定职级,一般想来,过个安稳日子应该不成问题。但他还是在 ...
如何走好人生下坡路?
虎嗅· 2025-06-11 08:05
教育体系与绩优主义 - 教育体系渗透绩优主义,鼓励线性、理性、标准化发展路径,如成绩、排名、奖学金等量化指标[2] - 学生面临强烈意义危机,表达情绪和承认困境被视为难以启齿,缺乏有效支持机制[2][17] - 理工科学校技术主义盛行,竞争客观且硬核,学生互相强化"你菜你还有理了"的羞辱文化[8] - 评优、奖学金等资源分配逻辑与分数强绑定,导致多元性被压制,个体易陷入自我崩溃[35] 社会结构与个体困境 - 个体命运与环境密切相关,失败应追溯至制度、资源和社会结构而非个人[2] - 年轻世代面临具体现实问题,如继续读书或工作、是否背房贷等,缺乏参照标准需自行寻找答案[6][7] - 社会对工作场景的想象单一化,要求情绪稳定且不能崩溃,忽视人的复杂性[23][24] - 现代性导致对失败者的羞辱,但人类文化传统中常包容和肯定弱势与局限性[28] 人类学视角与多元价值 - 人类学强调人类经验宽泛性,帮助超越时空局限重新思考社会问题[12][14] - 通过"失败者社会学"课程,学生压抑情绪找到出口,课堂呈现癫狂状态[9][11] - 人类学不依赖超凡个体改变局面,警惕过度强调个体努力的社会叙事[14][29] - 人生价值可锚定于多元角色,如好邻居、好友人、好家人,而非单一成功标准[33][34] 代际差异与结构性问题 - 80年代生人经历快速物质改善,而当代年轻人几乎无此可能性[4] - 年轻世代面临"为什么要抓老鼠"的顶层逻辑松落,而非"能否抓住老鼠"的能力问题[15] - 性别与阶层庇护存在结构性不均衡,需反思自身所处位置而非简单归因个人[38] - 幸存者心态揭示成功偶然性,如男性在竞争中更易获得社会宽容[32] 情感劳动与互信构建 - 师生关系需超越专业主义,通过细节磨合建立互信,允许有限度的崩溃与拒绝[20][21] - 教育者情感劳动作用有限,学生快乐求学受制于无法控制的体系性要素[26] - 社会化实践应包含惩戒与爱的平衡,如南太平洋文化中"悲伤"作为复杂情感教育工具[12]
绩优生变职场空心人 工作契约亟需重建
钛媒体APP· 2025-04-28 13:30
职场压力测试现象 - 民营企业通过变相延长工作时间(减少午休、推迟下班)进行压力测试,目的是促使员工主动离职以避免支付"N+1"赔偿 [1] - 国有企业通过组织运动会排练(走方阵、喊口号、举牌)测试员工服从性,而非离职倾向 [1] 政府投资与就业市场双轨制 - 某南方城市2025年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9769.49亿元,年度投资1209.34亿元,其中产业工程、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占比分别为68.46%、25.77%、5.77% [2] - 产业工程投资同比提升12.24%,项目数量增加17.89%,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领域 [2] - 政府投资集中的行业(如高端制造)就业增量低于服务业,金融、法律等专业服务岗位机会减少 [3] 绩优主义瓦解与职场价值观冲击 - 传统绩优主义(以努力和才能决定回报)受到挑战,部分企业更重视服从性而非业绩表现 [4] - 名校毕业生(如清北金融专业)在投行高压环境中身心俱疲,出现"空心人"现象(高负荷低意义工作) [6] - IT从业者同样面临"火箭速度原地打转"的无效内卷,反KPI竞赛趋势显现 [6] 职场新共识与消费行为转变 - 互联网行业超长工时与过劳现象引发反思,员工更注重储蓄而非盲目加班 [8] - 高收入群体(如年薪50万产品经理)转向理性消费,以储蓄对抗失业风险 [9] - 就业市场需重构"钱本位"契约,将金钱回报作为核心激励机制而非用情怀补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