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

搜索文档
 广州农商行员工被要求退回三年过节费,回应来了
 第一财经· 2025-10-19 21:17
 事件概述 - 广州农商行要求员工退回自2022年起的过节费,每人合计接近1.4万元,第一期先退2500元,后续从工资中扣除 [1] - 该要求由各分支行行长口头传达,未见相关书面通知 [1] - 银行回应称此举是为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确保符合相关制度和规定,并称绝大部分员工予以理解和支持 [1]   合规背景 - 广东省总工会印发的实施细则规定,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向全体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年度总额一般不超过人均3000元,但不可发放现金、购物卡、代金券等 [2] - 要求退回过节费与“反向讨薪”不同,后者主要针对因违规违纪或出现职责内风险损失超常暴露的员工,进行绩效薪酬的扣减、止付或追索 [2]   行业情况 - 要求员工退回过节费在银行业有先例,例如2022年有银行要求员工退回2019年的“冬至”节日费600元,系根据巡查整改要求 [1] - 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已成为上市银行的常态,2024年年报中,大部分上市银行提及该机制,有10家银行公告了具体金额,合计超过1亿元 [2] - 自2021年监管发布指导意见以来,已有13家上市银行披露过追索扣回的具体金额,不少银行已连续披露3年,累计金额接近3亿元 [2]
 员工被要求退还三年过节费?广州农商行回应
 第一财经· 2025-10-19 15:28
 事件概述 - 广州农商行要求员工退回2022年至今的过节费,每人合计接近14000元,第一期先退2500元,剩余部分从工资中倒扣 [2] - 相关通知由各分支行行长口头传达,未见书面通知 [2] - 银行回应称此举是为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确保符合相关制度和规定,并称绝大部分员工表示理解和支持 [3]   行业背景与合规依据 - 事件涉及的过节费可能存在合规问题 [3] - 根据广东省总工会2024年初印发的实施细则,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向全体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年度总额一般不超过人均3000元,但不可发放现金、购物卡、代金券等 [4] - 要求退回过节费与“反向讨薪”性质不同,后者是针对因违规违纪或风险损失超常暴露的员工进行绩效薪酬的扣减、止付或追索 [4]   行业薪酬追索机制实施情况 - 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及追索扣回机制已成为上市银行的常态 [4] - 2024年年报中,有10家上市银行公告了追索扣回的具体金额,合计超过1亿元 [4] - 自2021年监管发布指导意见以来,已有13家上市银行披露过追索扣回金额,不少银行已连续披露3年,累计金额接近3亿元 [5]
 员工被要求退还三年过节费?广州农商行回应
 第一财经· 2025-10-19 15:17
规范津贴福利发放 近日,多名某农商行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该行要求员工退回3年前至今的过节费。此事引发业内 关注。 "要求先交2500元,剩余部分在工资中倒扣。"一名该行员工称。另一名员工也表示,没有看到相关的书 面通知,而是由各(分支行)行长一层一层口头传达的,要求员工将2022年后的所有过节费退回,每人 合计接近1.4万元,第一期先退2500元,后续的从工资里扣。 据了解,此前也曾出现过有银行要求员工退回过节费的先例,比如2022年,一银行员工发帖称,收到行 里的通知,要求退回2019年的"冬至"节日费600元,不过,网帖图片显示,该行是"根据巡查整改要 求",也就是说,这600元节日费本身存在违规。 关于过节费的合规问题,第一财经查阅发现,广东省总工会曾于今年年初印发《广东省基层工会经费收 支管理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根据实施细则,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逢年过节的"年节"是指国家规定的 法定节日(即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 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年度总额一般不超过人均3000元。可结合实际 ...
 银行上半年“人均月薪”有多少?招商、兴业超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8:55
 银行薪酬总额 - 农业银行上半年薪酬总额达686.58亿元 位列国有大行之首 [3] - 工商银行薪酬总额654.71亿元 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均超500亿元 [3] - 招商银行薪酬总额354.84亿元 在股份行中领先 [5]   人均月薪水平 - 国有大行上半年人均月薪介于2.51万至2.84万元 中国银行最高达2.84万元 [4] - 股份行人均月薪普遍高于国有大行 招商银行5.01万元 兴业银行4.57万元 [6] - 浦发银行人均月薪2.87万元 是唯一低于3万元的股份行 [6][7]   员工数量变动 - 农业银行员工较上年末减少9606人 工商银行减少超6700人 [1][9] - 招商银行员工数量逆势增加867人 是统计中唯一正增长的银行 [1][9][12] - 超八成银行出现员工缩减 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缩减超千人 [9][12]   薪酬管理机制 - 多家银行建立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 民生银行对高管及关键岗位执行延期支付及扣回 [14] - 中国银行去年追索扣回绩效薪酬3250万元 涉及2469人次 [15] - 浙商银行执行追索扣回3033.78万元 渤海银行追回2403万元 [15]   薪酬资源配置 - 农业银行将50%以上招聘计划用于县域 薪酬资源向乡村振兴一线倾斜 [16] - 工商银行优化薪酬资源配置机制 加强资源向基层员工倾斜 [16] - 银行通过薪酬结构调整支持战略目标实施 包括县域延伸和风险管控 [14][16]
 9家上市行“反向追薪”超1.13亿!渤海银行人均退薪3.93万,招商银行未再披露
 新浪财经· 2025-04-03 08:23
 文章核心观点 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9家上市行累计“反向讨薪”超1.13亿元,部分银行连续或首次披露金额,且行业薪酬追索扣回机制愈发完善 [1][4]  分组1:2024年9家上市行“反向讨薪”情况 - 9家上市行包括中国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累计“反向讨薪”超1.13亿元 [1][4] - 中国银行“反向追薪”金额最高,达3250万元,对246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 [1][4] - 渤海银行人均退薪金额最高,超3.9万元,其次是浙商银行超2万元,中行、哈尔滨银行超1万元 [3][4]  分组2:各银行不同年份“反向讨薪”对比 - 招商银行、威海银行和瑞丰银行2024年未披露具体金额,2023年招商银行“反向讨薪”总金额最高达4329万元 [6] - 华夏银行和上海农商行2023年报提及金额,暂未发布2024年年报 [6] - 渤海银行和东莞农商行连续三年披露,渤海银行逐年递增,东莞农商行有变化 [6] - 浙商银行和中原银行今年首次披露,中原银行曾在2022年称暂无情况 [7]  分组3:部分银行薪酬相关信息及行业机制发展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年报提及绩效薪酬扣减、止付或追索相关信息 [9] - 东莞农商行和甘肃银行年报提及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具体金额 [9] - 行业从2010年起陆续出台相关指引完善薪酬追索扣回机制,超95%机构已制定实施 [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