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殡葬
搜索文档
2026年中国陵园墓地行业市场规模、进入壁垒及投资战略研究
搜狐财经· 2025-11-18 18:16
陵园墓地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建设运营、下游相关配套产业。陵园墓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发展,上游为中游提供原材料,中游的建设运营需要下游的服务配套,共同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殡葬服 务。产业链各环节受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不断向绿色、智能、个性化方向发展。 2024年中国殡葬服务市场规模已超3600亿元,这一体量由人口老龄化与殡葬需求升级共同支撑——全国 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2024年死亡人数约1093万,较四年前增长10%。政策推动的绿色转型与消费观 念转变,正重塑这一规模庞大的市场格局。 全球陵园墓地行业竞争中,国外以SCI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占据主导,凭借超400座公墓的全球布局形成 规模优势。国内市场分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以福寿园为核心,通过并购覆盖40余城并布局数字化服务; 第二梯队是福成股份等上市企业,聚焦区域并购扩张;第三梯队为地方国有及中小民营陵园,依托地域 资源占据本地市场。 华经产业研究院为助力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陵园墓地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特重磅推 出《2026-2032年中国陵园墓地行业发展前景展望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本报告由华经产业研究院研 究团队对陵园墓地行业 ...
辽宁观陵山福寿园举行秋季公益节地生态葬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5:58
公司活动与战略 - 辽宁观陵山福寿园成功举办2025年秋季公益节地生态葬活动 [1] - 活动融合生态理念、人文关怀与现代科技 旨在提供情感寄托平台并引领绿色殡葬新风尚 [5] - 公司未来将继续探索殡葬服务新路径 致力于让生命以更具意义方式回归自然并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力量 [5] 行业趋势与创新 - 行业出现“数字纪念”与“云上寄思”等创新形式 借助科技力量为家属提供别样心灵慰藉方式 [3] - 节地生态葬树葬区等绿色殡葬形式得到推广 活动通过颁发《公益践行者》证书以示对支持者的敬意 [3] - 追思环节采用“清香祈祭”、“敬奉香茗”等礼祭仪式 创新纪念方式以传递对逝者的敬意 [1][3]
马金生评《我喜欢这样被埋葬》丨来生并不是虚无
新浪财经· 2025-09-06 11:50
wed as no wounders the in Crican Reinventing Death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 s ( 損 三 M | 广东人民出版社 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在其蜚声学界的死亡史著作中,将中世纪以来信仰基督教的欧洲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划分为五种模式。其中,最后一 种模式是"看不见的死亡"。二十世纪的欧洲人多数在医院中离世,遗体由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接走处理。死亡,被科学和工业主宰。原本人们时常 见到的死亡,自此在公共生活中消失了。菲利普·阿里耶斯认为,二十世纪的美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端个案。美国人死亡后,被迅速"藏"进殡仪馆 或郊区公墓中。这体现着美国人对于死亡的普遍恐惧,是一种典型的"死亡否认"。菲利普·阿里耶斯进而断言,美国俨然就是一个"驱逐了死亡的 社会"([法]菲利普·阿里耶斯:《面对死亡的人》下卷,王振亚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444页)。 对于菲利普·阿里耶斯划分的关于欧洲人死亡态度的五种模式,香农并不满意,认为这只是历史学家坐在书桌前整理史料而得出的理想结论。言外 之意,无疑是在批评菲利普·阿里耶斯的研究缺乏对现实的深入探究。与此同时,对 ...
让逝有所安!民政部发布殡葬领域行业标准
新华社· 2025-07-16 21:18
行业标准发布 - 民政部发布《殡仪接待服务规范》等十项殡葬领域行业标准,涵盖殡仪接待、骨灰寄存、公墓安葬、骨灰海葬、公墓祭扫、网络祭祀等方面 [1] - 标准修订旨在满足行业发展和公众需求,对服务流程、内容、设施设备提出明确规范要求 [1] - 系列标准有助于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满足多元化需求,促进绿色殡葬发展 [1] 服务标准化与透明度 - 标准要求殡葬服务机构在遗体保存、火化、骨灰寄存等环节公开公示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 [2] - 殡仪接待环节需出具费用明细清单,提供正式结算凭据和发票 [2] - 《遗体和骨灰追溯通用要求》规定采集关键追溯信息,确保信息真实、规范、有效 [2] - 标准发布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提高服务质量,为监管部门提供依据 [2] 绿色殡葬发展 - 2024年全国骨灰生态安葬达19.47万例,较2019年增长67%,其中海葬5.35万例,增长26% [3] - 修订后的《骨灰海葬服务规范》要求回收不入海物料,禁止烧纸、放鞭炮,提倡骨灰沉降方式 [3] - 标准倡导节地生态葬,包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减少土地资源占用 [3] 网络祭祀规范 - 2024年全国网络祭祀达1.2亿人次,同比增长37% [4] - 《网络祭祀要求》规定平台不应设置娱乐化或商业化功能,需具备实名认证和审核管理功能 [5] 祭扫服务创新 - 《公墓祭扫服务规范》新增代客祭扫、集体共祭服务,贯穿生命教育理念 [6] - 《骨灰海葬服务规范》鼓励建设公益性生态文化墓园、海葬纪念墙等纪念设施 [6] - 民政部将加强标准培训和实施,提升殡葬服务水平,促进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6]
民政部发布十项殡葬服务行业标准 严禁乱收费
央视新闻· 2025-07-16 19:02
殡葬服务行业新标准发布 - 民政部发布十项新制定和修订的殡葬服务行业标准 涵盖殡仪接待 骨灰寄存 公墓安葬 骨灰海葬 公墓祭扫 网络祭祀等服务领域 [1] - 标准要求遗体接运 存放 告别 火化 安放(葬)等环节的服务项目 收费标准 商品价格必须公开公示 禁止强制提供高价服务或附加项目 [1] - 签订服务协议前需逐项说明项目收费 避免诱导消费行为 [1] 遗体和骨灰追溯体系 - 《遗体和骨灰追溯通用要求》规定殡葬服务机构需建立遗体和骨灰追溯体系 确保流转各环节信息真实完整 [2] - 追溯范围覆盖从遗体接收到骨灰安放(葬)全过程 关键追溯信息需整理备份归档 [2] - 追溯系统需满足监管部门 殡葬服务机构 治丧群众等不同主体的查询需求 [2] 祭扫服务规范与文明倡导 - 《公墓祭扫服务规范》推行绿色文明祭扫理念 要求配备环保祭扫用品 规范代客祭扫和集体共祭服务 [3] - 代客祭扫服务需符合公序良俗 并向委托人反馈祭扫过程的图文音视频记录 [3] - 《骨灰海葬服务规范》要求海葬活动需经民政 生态环境 海事等部门备案许可 骨灰专用器皿须环保可降解 [3] - 禁止海葬船舶上烧纸 上香 放鞭炮 需及时回收不入海的祭祀用品 鼓励建设公益性生态文化墓园和海葬纪念墙 [3] 网络祭祀管理要求 - 《网络祭祀要求》规定平台需具备用户和被祭祀人实名认证及审核管理功能 保护逝者名誉和隐私 [4] - 禁止平台设置游戏 购物等娱乐化或商业化功能 用户发布内容需庄严肃穆 文明健康 [4] - 严禁利用网络祭祀进行恶搞 抹黑 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 [4]
“我奶奶没有墓碑”,暴涨的墓地正在被抛弃
虎嗅· 2025-06-18 17:27
银发经济与殡葬行业 -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2024年底),推动殡葬行业进入发展窗口 [3] - 殡葬服务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速5%,涵盖遗体处理、公墓销售、纪念服务等 [3] - 行业以地方国有机构为主导,民营企业聚焦高端和创新服务,资本加速布局"生命文化园区""数字纪念平台" [3] 绿色殡葬市场潜力 - 2030年绿色殡葬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成为银发经济中的蓝海领域 [6] - 生态葬当前占比仅5%,传统土葬占63%,农村地区70%家庭坚持风水要求 [9] - 90后群体65%支持生态葬,但父辈决策权导致退订率达42% [9] 文化与传统观念冲突 - "入土为安"传统观念与环保理念冲突,二维码墓碑等创新被批"不孝" [10][11] - 汕头通过GPS坐标刻礁石、潮剧仪式提升海葬接受度,26年累计1.4万例,2024年预约量增200% [17][18] 政策与产业链挑战 - 生态葬补贴标准地区差异大,催生"殡葬移民"现象 [13] - 灰色产业链将免费海葬包装成1.8万元VIP服务 [14] - 可降解骨灰盒技术落后(国产需3年 vs 德国6个月),进口成本高制约推广 [16] 创新实践案例 - 大兴安岭"树葬+红松认养"模式形成"死人养树,活人收钱"循环 [19] - 漳州"生命公园"转型为多功能空间,清明单日游客2万,AR扫墓受年轻人欢迎 [20] - 北京试点"数字墓园",VR祭奠年费998元,虚拟互动提升仪式感 [21][22] 技术与人才瓶颈 - 全国仅6所高校设殡葬专业,生态葬设计师等人才紧缺 [16] - 服务链断裂案例频发(如海葬坐标丢失),削弱公众信任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