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缺芯保供
icon
搜索文档
智界、MG4紧急采购,“缺芯”开始波及乘用车
高工锂电· 2025-10-24 18:35
行业核心观点 - 锂电产业供需天平再次逼近临界点,行业重新进入高负荷运转状态[5][6] - 供应链紧张本质是高质量标准与紧迫交付叠加下的结构性承压,而非系统性产能缺口,全面供应链危机重现可能性极低[21][22] - 增长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对产业未来竞争力提出新考题,市场走向多元分化,研发需转向解决方案驱动[31][32] 电池排产与供需状况 - 行业整体排产高位运行,Top20电池厂环比增产超过20%,行业平均开工率接近90%[8][9] - 储能端需求爆发更早,呈现一芯难求局面,头部电芯厂商产能趋于饱和[11] - 动力电池需求持续超预期增长,增量订单高度集中导向拥有一流体系与产能调度能力的一线头部电池企业[14][15] 车企应对策略 - 车企紧急采购一线厂商电芯以换取交付确定性,例如智界与MG4车型为守住交付承诺采用宁德时代电芯[17] - 车企通过合资、自研、内部孵化等方式前置布控供应链,将电池可控作为重要战略,例如中创新航与零跑成立中凌新能源[17] - 自建电池开始进入量产装机的第二阵营,吉曜通行累计装机9.39GWh位列国内第10,并开始进入外部市场[1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锂电池总出货量达1175GWh,其中动力电池贡献超780GWh,储能电池达335GWh[19] - 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锂电池出货已突破1.2TWh,动力电池出货约785GWh同比增长47%,储能电池出货约430GWh增幅达99%[19] - 2024年国内汽车销量为1286.6万辆,行业对2025年整体销量上探1600万辆抱有高度共识,储能市场预计延续翻倍增长[20] 材料端价格与供应 - 六氟磷酸锂价格快速上行,从约5.6万元/吨攀升至6.8万-7.3万元/吨,短期涨幅超20%,市场库存降至约1500吨的历史低位[24]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呈现供不应求,已出现电池企业为锁定2026年供应而提前付款的现象[24] - 隔膜头部企业对储能规格和涂覆类产品率先提价约10%,负极材料头部企业满产并开始向外寻求外协产能,部分订单涨价2000-3000元[26] 供应链协作与产能扩张 - 产业链上下游紧密携手,长协订单与战略合作重回舞台中央,例如楚能新能源、瑞浦兰钧与天赐材料签订电解液采购大单[29] - 宁德时代与负极材料供应商凯金新能源深化战略绑定,并控股富临精工旗下磷酸铁锂子公司江西升华[29] - 三季度动力电池领域签约扩产项目达19个,总投资超747亿元,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引领本轮扩产潮,产能瞄准2026年及以后释放[30]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 市场从单一爆发走向多元分化,磷酸铁锂在国内动力市场占据78%主导地位,但三元体系在高端车型仍不可替代,AI终端、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对电池提出新要求[31] - 研发体系需从技术跟进转向解决方案驱动,对固态电池等前瞻技术的储备决定下一轮产业竞赛入场券归属[31]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约3689万辆,电池的检测、保修、梯次利用与回收闭环成为迫在眉睫的产业必答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