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返空费乱象

搜索文档
记者暗访网约车乱象:故意绕路、索要返空费……
经济观察报· 2025-09-18 22:07
网约车市场返空费乱象 - 网约车市场存在预估价与实际支付价差异较大的现象 最高预估价约170元但实际支付费用高达270元[2] - 深圳市网约车营运违章案件数量显著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共查处556宗案件 同比增长73.21%[2] - 乘客有效投诉数量高企 2025年上半年达53526件 平均每天近300件[2] 司机行为与行业现状 - 司机普遍存在私下索要跨城返空费行为 并称之为行业"潜规则"[5][6] - 司机收入下降主要归因于平台抽佣过高和多平台转单导致的层层抽佣[6] - 深圳市网约车日均订单量增长 2025年上半年达12.69单/车 较去年同期11.82单/车有所提升[6] - 高活跃度网约车数量增加 每天完成订单量≥10单的车辆达57111辆 去年同期为48402辆[6] - 单车日均订单金额微增 2025年上半年为456.67元 去年同期为449.16元[6] 平台政策与监管差异 - 各平台对返空费政策不一 美团打车明确禁止司机索要返空费和故意绕路行为[7] - 滴滴平台允许司乘协商返程费 但规定金额不得高于实际高速路桥费[10][11] - 滴滴于去年10月18日在深圳开通返程费协商措施 旨在鼓励司机接跨城订单[11] 消费者体验与安全问题 - 女性乘客夜间乘车时面临安全压力 往往被迫接受不合理返空费要求[9][10][14] - 返空费无法在发票中体现 导致乘客无法报销 需自行承担额外成本[10][11] - 协商机制存在缺陷 乘客处于被动地位 实际支付金额常超出约定范围[9][10] 法律解读与行业规范 - 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 平台规定收取返空费且司乘协商一致则属合法[13] - 现行做法虽合法但不合理 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司机可能乘人之危漫天要价[13] - 平台应通过远途附加费或跨城一口价等方式统一核算成本 而非转嫁乘客[14] 解决方案与行业建议 - 最有效解决方案是出台政策法规禁止收取返空费并设置处罚条款[1][15] - 平台需提高返程优先派单应答率 避免司机因跨城订单导致收入减少[15] - 网约车市场已趋于饱和 深圳市核发运输证达131715张 较2024年底增加4915张[11]
记者暗访网约车乱象:故意绕路、索要返空费……
经济观察网· 2025-09-18 21:07
经济观察报记者 邹永勤 什么?最高预估价仅约170元,实际要支付的打车费用却多达270元? 相信很多乘客在使用网约车服务时,都遭遇过这种预估价和实际支付价差异较大的情形。这个时候,你 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平台的预估不靠谱,还是觉得司机的行为不靠谱? 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市共查处网约车营运违章案件556宗,比去年同 期增加了73.21%;乘客有效投诉数量高达53526件,平均每天将近300件。当前网约车市场的"乱",由此 可见一斑。 而在乘客对网约车乱象的争议中,"故意绕路"和"跨城返空费"被频频提及。经济观察报记者日前就接到 多位乘客爆料,称其在跨城打车时多次遭遇司机私下索要跨城返空费的情形。 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一番实际体验。 "返空费" 9月11日下午,记者在美团打车平台下了一张从深圳龙岗到东莞松山湖的跨城单,全程约100公里,平台 预估价为157.62元至179.23元,这些费用包括了起步价、里程费、时长费、远途费。 很快,一位林姓司机接了单,并在记者刚上车落座时提出要求,称由于订单跨城了,届时他很难在东莞 接到回深圳的乘客,所以需要记者额外支付一笔返空费,加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