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团打车
icon
搜索文档
“催收式短信”遭吐槽,美团客服回复:已进行调整,感谢关注和提醒
新浪科技· 2025-09-17 12:36
事件背景 - 美团打车向逾期未支付车费用户发送警示短信 内容包含"平台必须严肃警示您"和"降低个人信用"等表述[1] - 短信称打车账单已逾期5天 要求用户在当日23:59前结清费用[1] - 相关话题在网络上引发争议[1] 公司回应 - 美团客服确认催款费用为乘客乘车后应付的车费[1] - 平台在乘客乘车后次日仍未支付时 会在5天内发送3次app提示和1次短信提示[1] - 5天后多次提示仍未付款会触发争议短信提醒[1] - 公司承认提醒语气存在较为生硬之处 表示已经进行调整[1] 催收流程 - 初始提示内容为"【平台记录】XX师傅已经反复关注您的账单 驾车服务辛苦不易 恳请您理解和支持"[1] - 标准提示包含司机尾号和支付引导信息[1] - 逾期5天后升级为严厉警示短信[1]
美团打车发催收式短信催缴14元欠费引争议
新浪科技· 2025-09-17 12:17
美团打车催收短信事件 - 美团打车因小额欠款发送高强度催收短信引发用户强烈不满 用户反映仅10元车费逾期5天即收到"严肃警示"短信 威胁降低个人信用[1][9] - 催收短信话术包含多重施压手段 包括"账户封锁警告"、"征信黑名单警告"、"法律诉讼预警"等 要求用户在当日23:59前支付欠款[6][10][15] - 事件并非孤立案例 大量用户在社交平台投诉类似经历 最早可追溯至几年前 且短信内容持续充满"紧迫感"[1] 用户反馈与体验 - 用户普遍对10元级别小额欠款采用高强度催收方式表示无法理解 质疑其商业合理性[9] - 部分用户表示未注意到打车订单存在 因支付入口隐蔽导致非恶意逾期[9] - 用户体验严重受损 有用户明确表示"好感全无" 认为平台将客户推远[9] 平台催收机制特征 - 催收短信采用升级式警告体系 从初始提醒逐步升级至"最后警告"、"征信黑名单"等严重警告[13][14][15] - 时间压力设置高度统一 多数要求当日23:59前完成支付 否则启动相应处罚[1][6][10] - 处罚措施包括降低平台信用分、生成失信档案、报送征信机构、账户全面封锁等[1][10][17] 业务关联与扩展 - 事件涉及美团旗下多平台协同 大众点评内嵌美团打车服务同样出现类似催收行为[3][4] - 催收渠道覆盖多平台 包括短信、美团微信小程序等 形成全渠道催收网络[15][16] - 时间跨度显示该催收模式持续存在 最新记录显示2024年仍在采用相同模式[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