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党党争
搜索文档
国际观察丨美国从最长“停摆”走向下次“停摆”
新华网· 2025-11-14 10:55
政府停摆事件概述 - 美国国会众议院于11月12日以222票支持、209票反对通过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总统特朗普当晚签署成法,结束了持续43天的美国联邦政府史上最长“停摆”[1] - 此次停摆始于10月1日,因参议院未能在政府资金耗尽前通过新的临时拨款法案,此后参议院对该法案进行了14轮投票均未通过[2] 两党分歧与妥协 - 停摆的表面原因是两党在医保福利支出问题上分歧严重,深层原因在于双方都想借停摆推进各自政治议程[2] - 特朗普政府将停摆视为实现其“精简政府”目标的工具,并借此削减民主党主政州的联邦资金[2] - 民主党则借机展现反抗姿态、强化党内凝聚力,试图提振下滑的支持率[2] - 在11月10日晚的参议院投票中,多名民主党参议员“倒戈”投下赞成票,法案得以进入众议院投票[2] - 民主党最终选择放弃利用联邦政府停摆强迫共和党作出让步,是在权衡现实可得利益与继续停摆造成的社会政治成本后作出的选择[3] 停摆的政治影响 - 此次停摆对两党而言是“两败俱伤”,双方围绕医保福利的分歧并未得到解决[4] - 民主党延长医保补贴的核心诉求未得到满足,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共和党承诺最迟在12月第二周就延长即将到期的《平价医疗法案》加强型补贴进行投票[6] - 多家民调显示美国民众认为共和党应为停摆负更多责任,特朗普承认停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本月初共和党在多场地方选举中失利的重要原因[6] 治理失序与未来风险 - 两党达成的临时拨款法案将按现有水平为大部分联邦机构提供资金至2026年1月30日,这意味着两个多月后因财政僵局导致的停摆危机可能重演[7] - 自1980年以来美国已出现15次联邦政府停摆,近年来停摆的绝对次数不多但多次出现险象环生的危机[7] - 频繁停摆的症结在于制度缺陷和治理失序,政治极化给经济民生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导致公众对政府的运行和效率逐渐失去信心[7][8]
美政府“停摆”结束,民生已受重创!专家分析两党争夺焦点
南方都市报· 2025-11-13 13:55
法案签署与政府停摆结束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临时拨款法案,结束了持续43天的史上最长联邦政府停摆 [1] - 法案在众议院以222票支持、209票反对的结果表决通过 [1] - 该法案将为联邦政府提供持续拨款,使大部分政府机构获得运作资金直至2026年1月30日 [1] 两党政治博弈 - 共和党高层发表联合声明,指责民主党将美国民众当作政治筹码,称停摆是民主党引发的自私的政治表演 [1] - 特朗普在讲话中提到2026年中期选举,希望民众不要忘记民主党对国家做了什么 [1] - 两党争夺的焦点在于权力分配与基本盘的巩固,医疗保险覆盖的底层群体是民主党的重要票仓 [2] 法案具体内容与影响 - 法案内容包括推翻特朗普政府自停摆以来解雇联邦雇员的做法,并在2026年1月底前保护联邦雇员免遭进一步裁员 [2] - 法案保证联邦雇员在政府停摆结束后获得工资 [2] -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如医改法案未能有效讨论,2026年将有超过200万美国民众完全失去医疗保险 [2] - 若医改法案问题未解决,2026年数百万美国人的保费平均将翻一番以上 [2] - 此次停摆主要冲击公共服务领域,对美国民众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超200万美国民众受到医改方案争议的影响 [1][2] 医疗改革前景 - 特朗普承诺将提出一项新的医改方案 [2] - 此次争议的核心议题是《平价医疗法案》税收抵免问题,被视为在中期选举中争夺国会控制权的核心议题 [2] - 特朗普本就意图取消奥巴马医改,对美国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2]
美国经济学家:政府“停摆”或致更多混乱,对民众是噩梦 |世界观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15:55
政府停摆的现状与影响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36天 打破历史纪录成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停摆 [2] - 政府停摆导致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人手短缺 许多管制员无法领到薪资被迫另谋生路 系统运转不断减缓 [2] - 约4200万人可能无法继续领取救济金 约占全美总人口的八分之一 许多家庭难以维持生计 [2] 航空交通行业面临的挑战 - 航空交通管制系统正遭受人手短缺困扰 系统运转减缓 [2] - 随着11月下旬感恩节假期旅行季临近 航空交通系统将迎来出行高峰 面临的问题将愈发严峻 可能引发更多混乱 [1][2] 两党政治博弈 - 政府停摆的导火索是两党分歧难弥 共和党缺乏妥协意愿 很大程度上不愿意拿出诚意打破僵局 [2] - 美国现任政府希望通过停摆推进联邦政府裁员计划 关闭民主党主导的机构 大规模解雇联邦雇员 以实现精简政府目标和扩张自身行政权力 [3] - 民主党由于失去执政地位 希望通过一场能团结选民的斗争 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凝聚力量 僵局已演变成两党各自推责的信息战 [5]
美国经济学家:政府“停摆”或致更多混乱,对民众是噩梦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13:57
政府停摆的直接影响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持续36天,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政府停摆[3] -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正遭受人手短缺困扰,许多管制员因无法领到薪资而被迫另谋生路,导致航空系统运转减缓[3] - 约4200万人可能无法继续领取“补充营养援助计划”的救济金,约占全美总人口的八分之一,许多家庭将难以维持生计[3] 行业面临的潜在风险 - 随着11月下旬感恩节假期旅行季临近,美国航空交通系统将迎来出行高峰,人手短缺问题将愈发严峻,可能引发更多混乱[1][3] - 许多地方的食品店和食品供应可能将陷入混乱[3] 政府停摆的政治背景 - 此次政府停摆的导火索是两党分歧难弥,特别是共和党缺乏妥协意愿,很大程度上不愿意拿出诚意去打破僵局[4] - 美国现任政府希望通过停摆推进联邦政府裁员计划,关闭“民主党主导的机构”,并大规模解雇联邦雇员,以实现“精简政府”目标和扩张自身行政权力[5] - 对于民主党而言,由于失去了执政地位,其希望通过一场能团结选民的斗争,以便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凝聚力量[6]
美政府停摆三周两党还在互泼脏水 或将打破历史最长纪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2 10:01
政府停摆现状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持续三周[1] - 两党互相推诿责任 民主党领袖指责共和党任由政府继续停摆并拒绝谈判[1] - 共和党籍议长批民主党制造代价高昂、自私且危险的政治噱头 伤害美国人民[1] 历史背景与潜在影响 - 美国历史上持续最长的政府关门发生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 当时停摆35天[1] - 当前党争僵局难解 分析指出本轮停摆可能将刷新历史纪录[1]
军饷成党争筹码 特朗普急了
新华网· 2025-10-12 22:19
政府停摆与两党对峙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11天,10月1日起资金耗尽导致政府停摆[1] - 两党在医保相关福利支出等方面存在分歧,导致临时拨款法案未能在9月30日前通过[3] - 共和党以微弱优势控制国会两院,但需部分民主党人支持才能达到参议院60票赞成门槛[3] - 共和党立场统一,坚持必须是参议院民主党人先作出让步[3] - 两党严重对立,目前仍看不到解决问题的明确途径[3] 军饷支付问题 - 10月15日为美军发薪日,若未能领薪将是美国现代史上首次现役军人在政府停摆期间遭遇大规模欠薪[2] -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图恩称,只要民主党在共和党法案上投下5张赞成票即可解决军饷问题[3] - 总统特朗普指示国防部长动用"所有可用资金"在10月15日给军人发薪[1][5] - 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称资金将来自国防部研究与开发方面经费[6] - 国防部从上一财年剩余拨款中"找出"约80亿美元的研发、测试和评估资金用于付薪[6] 停摆影响与政府行动 - 大约60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提供"必要服务"的雇员须无薪上班[5] - 特朗普政府已开始联邦政府裁员,7个机构的4000多人将被解雇[5] - 将国会批准的专项资金转作其他用途,可能让特朗普政府面临诉讼风险[7]
美联邦政府“停摆”危机持续 两党继续相互指责
央视新闻· 2025-10-04 09:10
政府停摆现状 - 美国国会参议院于10月3日对民主党和共和党各自的政府拨款法案进行表决 两个法案均未获得通过 导致美国政府继续停摆 [1] - 美国国会将在周六和周日进入休息状态停止工作 舆论普遍认为联邦政府停摆延续至下周已成必然 其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1] 两党互相指责 - 众议院议长 共和党人迈克·约翰逊将政府停摆原因归咎于民主党 称共和党负责地 真诚地行事 而民主党却在玩弄政治 [3] -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约翰·图恩指责民主党挑动党争 连续多次否决临时拨款法案 挟持联邦政府和美国人民 [3] - 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指责共和党的目标是让政府继续关门 并批评共和党在预算谈判中的论点站不住脚 [3] - 哈基姆·杰弗里斯强调 任何旨在结束停摆的预算协议必须包括加强医保相关福利 [3]
国际观察|美国联邦政府再次“停摆”与以往有三个不同
新华社· 2025-10-03 21:49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联邦政府再次停摆与以往相比存在三个显著不同点,凸显了政治极化的加剧和党争的升级 [1] - 特朗普政府利用停摆对民主党发动有章法且具侵略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攻势 [2] - 民主党展现出罕见团结,将此次停摆视为挽回支持率和增强党内凝聚力的关键测试 [4] - 两党间的敌意和恶意达到新高度,导致停摆可能持续更久并产生更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 [5] 特朗普政府攻势 - 美国能源部终止16个州的223个能源项目,涉及资金总计约75.6亿美元 [2] - 终止项目的16个州在去年总统选举中均投票支持民主党候选人 [2] - 特朗普政府计划借停摆推进联邦政府裁员计划,大规模解雇被视为民主党人的联邦雇员 [2] - 前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称此做法史无前例,是对民主党发动的侵略性攻势 [2] 民主党应对策略 - 民主党一改大选失利后一盘散沙的局面,展现出罕见团结,坚称为降低医保费用而战 [4] - 民主党将此次停摆之争视为在共和党掌控白宫、国会、最高法院情况下的压力测试,以强化党内凝聚力 [4] - 分析认为民主党希望通过此次斗法挽回支持率下滑,并为明年中期选举争取更多支持和筹款 [4] - 民主党正进行一场政治豪赌,若未达预期效果将遭遇更严重的政治创伤 [4] 政治极化与影响 - 两党间敌意和恶意与之前相比已大不一样,对立氛围更加尖锐 [5] - 市场平台预测此次停摆持续超过10天的概率为69% [5] - 受政府停摆影响,约75万名联邦雇员被迫停薪休假,多项公共服务陷入停滞 [5] - 国家公园、航空系统受到冲击,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加剧 [5] - 政治极化体现在移民、税收、医保等议题上缺乏共识,任何事件都可能被政治化 [5] - 特朗普政府显示出将行政权力武器化的意图,引发大量司法诉讼,使司法领域成为党争战场 [6]
世人恐要失望了,这次洛杉矶之乱,美国内战3个大要素还没凑齐
搜狐财经· 2025-06-13 07:26
洛杉矶骚乱与美国内战可能性分析 骚乱现状与政府应对 - 洛杉矶局势混乱升级 暴力示威游行持续 民众投掷石块 警察发射催泪弹 [1] - 特朗普打破政治惯例 调派2000名国民警卫队进驻城市中心 动用装甲车 [1] - 22位民主党州长联合指责特朗普"滥用权力" 未经同意动用州军事力量 [7] 内战关键要素缺失分析 物资与武器条件 - 美国经济体系未崩溃 生产制造业资本稳定运转 生产资料未掌握在移民手中 [3] - 移民群体仅表现情绪反抗 缺乏物资武器支持者 声势微弱 [3] 资金支持条件 - 美国金融资本未受骚乱直接影响 骚乱与金融资本无显著关联 [5] - 内战对金融资本无益处 可能仅提供微弱支持以实现政治利益 [5] 规模与组织条件 - 美国3亿人口中骚乱参与者仅数千人 多为无根基的社会底层移民 [5] - 移民群体无法形成自保阵营 无军阀或犯罪组织支持 乡村居民歧视加剧 [5] 政治撕裂与未来风险 - 骚乱演变为两党"相互撕咬" 党争从国家战略转向州县对抗 [7] - 需升级为生产资料团体对抗才可能引发内战 当前骚乱仅为未来潜在冲突的火星 [7]
特朗普为何不放过哈佛?MAGA与美国精英的对决,美国社会撕裂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5-29 20:41
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大学的对抗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1月冻结哈佛大学超过22亿美元的联邦拨款,并于2025年5月取消其国际学生招生资质,进一步升级对抗 [3] - 哈佛大学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采取法律诉讼,导致联邦拨款被叫停,双方矛盾激化 [1][3] - 冲突本质是共和党与民主党党争的体现,哈佛作为民主党精英培养基地成为特朗普政府的打击目标 [3] 哈佛大学的精英教育传统 - 哈佛早期教育模式保守,以古典学科为主,排斥实用教育,直到查尔斯·艾略特上任后推动医学等领域改革,奠定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5][7] - 20世纪30年代哈佛开启全球学术扩张,建立海外研究中心,形成跨国精英网络 [9] - 高强度的学术训练(每年6门课程)和高昂费用将低收入群体排除在外,客观上成为社会分层筛选器 [9] 精英再生产与政治影响力 - 哈佛通过校友捐赠制度实现教育资本代际传承,形成"精英再生产"的物质基础 [10] - 1909年哈佛已培养出西奥多·罗斯福等政商领袖,建立"哈佛-华盛顿旋转门",教育精英直接影响两党政治 [12] - 精英网络联通政商界,使哈佛成为民主党重要人才基地,加剧与共和党的对立 [3][12] 美国社会撕裂与民粹主义崛起 - "红脖子"群体(保守派选民占30%)因经济衰落和去工业化沦为边缘群体,成为特朗普的选民基础 [14][16] -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共和党转向反移民、反多元文化政策,吸引保守派选民,特朗普借此上台并推动贸易保护主义 [17] - 特朗普的"MAGA"口号和保守政策扩大选民基础,导致民主党选民流失,两党矛盾激化 [17][19] 两党党争与社会乱象 - 民主党通过司法调查打压特朗普(如FBI搜查海湖庄园),司法体系沦为党争工具 [21] - 高通胀、高外债和贸易战冲击美国经济,贫富分化加剧,暴力事件频发(如"零元购"文化) [22] - 选举政治失灵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民众对政府不满情绪高涨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