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宏观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美银上海之行纪要:中国宏观经济进入平静期,资管与保险公司正提升股票投资占比
智通财经· 2025-07-03 19:54
宏观经济 - 中国今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很可能实现 主要得益于出口需求韧性 [1] - 夏季过后出口增长可能出现大幅放缓 因海外假期季订单完成 [1] - 房地产市场持续悲观 房价下跌和房地产投资收缩可能延续至明年 [1]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通胀可能保持负值 [1] - 客户对额外政策刺激预期降温 认为需经济数据快速恶化才会触发政策变化 [1] 贸易与汇率 - 美中贸易关系不确定性峰值已过 但发展道路仍将崎岖不平 [2] - 芬太尼相关关税存在降低可能性 [2] - 中国供应链在成本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保持优势 国际企业仍增加对中国生产设施投资 [2] - 美元兑人民币预计保持区间波动 但下行风险受关注 [2] - 固定收益投资者关注欧洲和澳大利亚等新市场 但投资规模远小于美元敞口 [2] 投资策略 - 低收益率环境促使投资者提高股票投资占比 寻求更好回报 [3] - 新QDII额度发放将扩大对海外证券投资 [3] - 债券通周年峰会可能宣布互联互通机制改进或扩展 [3] - 部分投资者在收益率曲线中间部分进行战术性交易 [4][5]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低于4.3% 促使考虑对冲久期风险 [5] - 银行和资管公司增持20年期美国国债 因收益率和票息吸引力 [5]
惠誉评级:疲软的美国宏观经济环境导致五月份发行人违约事件增加。
快讯· 2025-07-01 02:15
宏观经济环境与违约事件 - 美国宏观经济环境疲软导致五月份发行人违约事件增加 [1]
【环球财经】美国经济指标走弱 美元指数15日下跌
新华财经· 2025-05-16 07:00
美元指数表现 - 美元指数当天下跌0.16% 收于100.878 主要受美国宏观经济指标疲弱影响 [1] - 美元兑除欧元以外的一揽子货币走低 欧元兑美元持平于1.1178 英镑兑美元升至1.3299 [1][2] - 美元兑日元下跌至145.68 兑瑞士法郎跌至0.8362 兑加元和瑞典克朗也小幅走弱 [2] 美国经济数据 - 美国4月零售销售环比仅增0.1% 显著低于3月修正后的1.7% 符合市场预期 [1] - 4月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5% 远低于预期的增长0.2% 同比涨幅为2.4% 低于3月的2.7% [1] - 分析师认为PPI疲软反映美国底层消费者需求不足 二季度经济增长可能持续疲弱 [1] 欧元区经济表现 - 欧元区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3% 低于预期的0.4% 但前值从0.2%上修至0.4% [2] - 欧盟一季度GDP同比增幅为1.2% 与预期和前值持平 [2] 货币政策展望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美国长期利率可能更高 因经济面临更频繁的供应冲击 [2]
星迈STARTRADER:一日反弹难掩颓势,全球去美元化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5-14 17:56
美元指数走势分析 - 美元指数延续弱势格局 短暂反弹后再度走低 受关税缓和消息刺激曾出现单日反弹但涨势未能持续 [1] - 温和通胀数据促使市场重启美元空头布局 导致美元指数全面下跌 [1] - 美国核心CPI环比仅增长0.2% 偏软数据为美元空头提供重新入场契机 [3] 基本面因素 - 市场急于探寻美元反弹行情消退节点 关注美国宏观经济框架潜在脆弱性 [3] - 美元10年掉期利差高企超过50个基点 反映市场对美国国债市场压力及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 [3] - 美联储降息预期维持不变 市场仍普遍预期年底前降息50个基点 [3] 欧元兑美元表现 - 欧元兑美元汇率重返1.120附近 主要反映美元疲软而非欧元自身强势 [4] - 欧洲央行持续鸽派基调 欧元在外汇市场中仍扮演被动角色 [4] - 欧元区ZEW信心指数有所回升 但经济状况依然低迷 [4] 技术面分析 - 美元指数日线图呈现明显下行趋势通道 近期在100.14支撑位附近企稳但反弹力度有限 [5] - MACD指标在零轴下方运行较长时间 近期出现金叉迹象但整体趋势疲软 RSI指标位于51.58中性区域 [5] - 布林带显示较宽波动区间 上轨101.92 下轨98.02 价格受99.97中轴线牵制 [5] 市场情绪观察 - 市场情绪呈现疑虑状态 交易员对美元信心逐步减弱 [7] - 做空美元仍为主流策略 即便正面消息刺激下策略定位未见明显改变 [7] - 风险情绪略有改善 高贝塔货币表现较好 显示市场积极寻找美元替代品 [7] 后市展望 - 短期美元指数可能在100.14-101.80区间震荡盘整 [8] - 若突破101.17阻力位并站稳 可能开启向102.22水平的反弹行情 [8] - 中长期面临结构性压力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逐渐影响储备构成和跨境结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