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育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美育教育+文明实践”周家庄子学校举办庆六一系列活动
中国能源网· 2025-06-16 14:49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聚焦于教育行业和地方政府推动的青少年活动,以下是关键要点总结: 教育行业活动 -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阜山镇以"绿书签·护苗"行动为契机,结合美育教育和文明实践开展系列活动,包括周家庄子学校小学部举行的2025年少先队入队仪式暨"歌声满校园"庆六一活动 [1] - 活动内容包括少先队员代表为领导敬献红领巾、升国旗仪式、少先队宣誓等环节,展现了对祖国的崇敬和对少先队组织的热爱 [3] - 阜山镇将美育融入日常教育,学生们通过合唱、舞蹈、绘画等形式展现艺术才能和对美的追求 [3] 地方政府举措 - 阜山镇通过"绿书签·护苗"行动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1] - 与会领导鼓励少先队员在组织中锻炼自己,努力成长为"四有"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 阜山镇未来将继续深化"绿书签·护苗"行动,推动美育教育和文明实践深度融合,助力青少年成长 [3]
致那些歪歪扭扭的太阳,这场展览折射成都文化艺术包容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17:35
文化艺术活动 - 成都举办2025成都·欧洲文化季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展现文化创意领域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1] - 中外艺术学者当下研讨交流会·西南艺术家公益联展"致那些歪歪扭扭的太阳"在成都一良画廊开幕,展期持续至6月19日 [1] - 展览由罗德岛设计学院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伦敦艺术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办,色格艺术承办 [1] 公益艺术教育 - 展览旨在支持中国边远山区儿童艺术教育,呼吁社会关注边缘地区艺术教育的现状与价值 [3] - 策展组通过收集云南洱源县炼铁乡新庄中心完小小朋友的作品,邀请艺术家进行重新诠释或改编,转化为玩具、家具、雕塑等有形物品 [6] - 展览学术指导赵欢强调审美和美育的重要性,认为乡村更应重视艺术文化建设 [9] 艺术家参与与共创 - 参展艺术家叶心怡与儿童合作共创,认为儿童画作充满想象力,线条和用色带来惊喜 [9] - 艺术家印安赞赏小朋友的创造力,认为童心比技法更可贵,并分享成都艺术氛围的融合感 [10] - 成都的艺术环境兼具传统与当代,吸引外地艺术家参与本地创作交流 [9][10] 展览主题与意义 - 展览名称"致那些歪歪扭扭的太阳"是对山区小朋友的温柔告白,强调艺术表达中的爱与想象力 [4] - 展览通过儿童作品与艺术家共创,展现艺术教育平等化的价值 [4][6] - 成都的文化艺术活动不仅聚焦学术,也注重社会影响,推动公益艺术教育发展 [3][9]
孩子们眼中的“西湖”什么样?
杭州日报· 2025-05-27 10:20
开幕式现场,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与全市33所高校、中小学校达成深度合作,依托"馆校共建基 地"共赴青少年美育教育新征程。未来,博物馆将持续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以更多元的教育方式、更开 放的育人空间,推动博物馆资源融入多学科教学,实现"课堂—展厅"无缝衔接。 展览中人气最旺的是"声音邮局",青少年把自己获奖作品的照片,通过特别的打印机制作成声波明 信片,参观者扫描明信片上的二维码,便能听到孩子们录制的赛事感想与西湖故事交织的语音记忆,生 成可邮寄的实体明信片。"时光织锦"汇集了明信片、绘画、陶艺多种艺术创作形式,通过时间轴和赛事 主题双维度,讲述赛事的发展历程和参赛者的成长经历。 今年正值杭州西湖博物馆建馆20周年。作为2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项目,展览不仅是对杭州青少年 艺术创作的集中呈现,也展示了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及馆校共建方面的丰硕成果。 展览创新开设了"名家艺术解构空间",邀请美术名家就如何创作进行专业解析、线上授课,为青少 年艺术创作提供新思路。这种"展览+课堂+智库"的创新模式,不仅激活了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更开 拓了馆校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近日,"遇见·西湖"杭州市青少年三大美术赛事优秀作品联展在杭州 ...
华人画家晨晓:用“中国好色彩”点亮校园文化建设
中国新闻网· 2025-05-24 09:09
艺术家晨晓的背景与成就 - 作为"中国好色彩"的代表艺术家,晨晓出生于浙江著名的教育世家 [3] - 旅居海外期间游历80多个国家和500多个城市,举办了70余场个人画展 [3] - 作品以明快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在西方艺术界广受关注 [3] 晨晓的教育贡献 - 2018年回到家乡担任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晨晓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4] - 致力于将"中国好色彩"融入美育教育,打造校园文化建设 [4] - 婉拒多所国内名校的邀请,专注于家乡的教育事业 [4] 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的艺术改造 - 将地下停车场改造为充满童趣的艺术长廊,悬挂学生手绘风筝和陈列装置艺术 [1][6] - 公共空间被重新设计为文化和艺术的载体 [6] - 改造后的空间成为家长、老师和孩子的互动窗口,让校园文化更加鲜活 [7] 艺术赋能校园文化的具体实践 - 将雕塑作品《天书》带入校园,融合中国古代智慧与西方经典名句 [8] - 创作环型壁画《富春山歌》,依据杭州亚运会作品《新富春山居图》改编 [8] - 壁画采用快乐向上的色彩语言,简洁明快而充满童趣 [8] 校园文化的整体提升 - 学校各个走廊、角落被赋予艺术气息,学生们仿佛置身"艺术殿堂" [9] - 校园景观设计承载着教育属性,以艺术为媒介传递人文情怀 [9] - 晨晓的实践生动体现了校园文化通过具体细节展现的理念 [9] 晨晓的未来愿景 - 希望通过艺术改造让更多人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容易被忽视的公共空间 [10] - 探索艺术与教育的更多可能性,用色彩与创意为孩子打开更广阔的世界 [10] - 校园的每一处空间都可以成为美的启蒙之地 [10]
青岛十七中举办美术班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六届“撷英采华”学生美术作品联展
齐鲁晚报· 2025-04-30 06:43
青岛十七中美术教育成果 - 青岛十七中美术班成立三十周年,已培养近60名学子考入清华美院,千余人考入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顶尖美术院校[2][3] - 2025届专业考试中,该校美术班校考斩获百余枚顶尖院校通行证,包括9枚清华美院合格证和48枚央美、国美合格证[3] - 学校连续十六年举办"撷英采华"学生美术作品联展,本届展览展出作品300余幅,并首次全景呈现二十余个核心教学课题[2] 美术教育特色与影响力 - 青岛十七中自1995年开办美术班,坚持"在传承中突破,在规范中创新"的教育理念,形成特色化办学思路[3] - 学校作为青岛市美术教育标杆,通过美育联盟建设不断增强美育特色优势资源辐射力[3] - 本届展览邀请青岛艺术学校等七所兄弟学校联展佳作,展示美术教育多元育人成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