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出海

搜索文档
绘就“一带一路”本土化人才培养新图景
新华日报· 2025-09-02 07:55
坚持目标导向,就是要锚定新需求,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目标导向是行动的指南针(300803)。培 养"一带一路"本土化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立足现实、因地制宜,精准回应各国发展需求,实 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互利共赢与长期协同发展。 对接"走出去"中资企业需求,定制化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深度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出海"2.0时代的 核心特征与关键驱动力,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耦合共振。它 不仅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更是推动职教出海迈向3.0阶段、实现项目自 我造血功能的重要路径。随着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项目落地与运营对本 土化人才提出迫切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模式,让学生深入企业项目一 线,熟悉工作场景,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企业海外业务发展。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沿线国家本土化人才培养成为深化合作的关键支撑。职业 教育作为与产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必须主动担当,破解发展难题,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对接海外合作院校 ...
中小盘主题:关注“鲁班工坊”引领的职业教育出海
开源证券· 2025-09-01 17:24
核心观点 - "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出海的国际品牌 以大国工匠形象为依托 在境外创建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合作机构 已成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3]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重大外交场合40余次对鲁班工坊作出重要指示 2025年9月1日宣布未来5年将在上合成员国建设10所鲁班工坊 提供1万个人力资源研修培训名额 [3] - 截至报告时 中国已在亚非欧30个国家建成36个鲁班工坊 累计开展学历教育3.38万人 实施技能培训12万余人次 [3] 合作模式与教学创新 - 探索出三种多元化出海合作模式:政府间战略合作模式(如柬埔寨) 院校与教育管理部门合作模式(如巴基斯坦实现学分互认) 校企深度融合模式(中企与职业院校合作) [4] - 建立"技术技能培训+学历教育"体系 覆盖中职、高职、本科各学段 [4] - 创新采用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4] - 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是非洲第一个EPIP应用与推广机构 [4] 受益企业分析 - 捷安高科:参与建设泰国高铁鲁班学院及老挝鲁班工坊铁道信号实训基地项目 自2013年起联合交通龙头企业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5] - 中国武夷:2025年5月埃塞俄比亚分公司与当地鲁班工坊签署人才合作协议 拟共建产业学院及"双导师制"实习基地 承诺三年联合培养不少于500名新能源、智能建造领域技术人才 [5] - 学大教育:2024年4月获京津冀大工匠学院培训实践基地授牌 将依托鲁班工坊推动职业教育出海 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