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BP

搜索文档
这才是职能BP踩雷的本质
36氪· 2025-07-31 11:42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年7月17日-18日第四届中国企业平台型组织论坛在青岛举行 聚焦"组织变革中职能BP作为胜负手"的主题[1] - 穆胜咨询合伙人娄珺发表演讲《数据揭秘 职能BP最容易踩中的五大雷区》 剖析当前工作模式问题并提出进化建议[1] 职能BP发展历程 - 财务BP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设立的财务共享中心 形成三支柱财务职能结构[2] - HRBP概念于90年代由尤里奇教授提出 IBM公司成功实践后成为大型企业标配[2] - 职能BP扩展至法务BP 战略BP 供应链BP 采购BP等多类型岗位[1] 三台架构体系 - 业务中台由成本中心进化而成 如供应链中心 研发中心 形成"资源超市"供前台随需调用[3] - 组织中台仅包含后台派出的BP 主要涵盖人力BP与财务BP 部分企业包含战略BP与法务BP[3] - 数据中台以数字化部门形式存在 功能包括数据仓管理 指标算法研究 数据红利挖掘[4] 组织中台现状调研 - 2025年882份有效样本显示仅54%企业建立组织中台 与2023年最低值持平[5] - 组织中台建设热情自2022年起逐年下降 回归"政策警察"类型占比涨幅达20%[5] - 2025年上半年电话咨询中15%-16%客户明确提出"砍HRBP编制"计划[6] HRBP满意度调研 - 对37家企业的调研显示HRBP自评满意度85% 老板评分66% 业务负责人评分仅43%[10] - 印象打折率指标显示老板对HRBP表现存78%打折率 业务部门存51%打折率[10] - 业务部门最不满HRBP在"业人融合"方面的表现 占比显著高于其他问题[11] 职能BP核心问题 - HRBP与财务BP存在相同运作逻辑 "业人融合"与"业财融合"分别为两者最大难点[15] - BP专业性与业务赋能需求存在"油水分离"现象 业务部门需要赋能与BP能力不匹配[15]
职能BP身处天然修罗场,能做好是奇迹
搜狐财经· 2025-07-24 17:55
三支柱结构起源与构想 - 三支柱结构最早源于80年代福特财务部门建立的共享中心,形成COE、SSC、BP三支柱形态 [1] - 90年代人力资源学者尤里奇提出仿照财务三支柱建立人力三支柱的构想 [1] - 企业希望通过BP解决职能部门官僚化问题,基于COE政策方向和SSC服务支持对业务部门专项赋能 [1] - 三支柱设计旨在通过COE和SSC实现顶层管控,通过BP实现一线控制与赋能 [1] 业务部门对BP的抵制三阶段 - 第一阶段:业务部门强烈抵制BP,认为派出BP是老板不信任的表现 [3] - 第二阶段:业务部门被迫接受BP,将其视为与总部沟通的助理角色 [4] - 第三阶段:业务部门贱化BP专业性,尤其HRBP因专业壁垒低成为重灾区 [5] 老板对BP的核心要求 - 基础要求:沟通能力、反馈业务真实情况、督导政策落地 [5][6] - 高阶要求:专业赋能方案(如人效提升)、通过专业干预带来经营结果 [6] - 高阶BP需具备合伙人特质,基础BP易被SaaS和AI工具替代 [6][7] 业务部门与老板的利益冲突 - 老板希望业务单元标准化、人才辈出、关注投入产出比 [10][11] - 业务部门倾向藏业绩、追求独立人事财务权、要求低业绩高预算 [11][12] - 业务部门负责人希望经营管理高度依赖个人,制造人才稀缺假象 [12] BP的生存策略与价值证明 - BP必须保持独立性,选择与老板立场一致而非讨好业务部门 [13] - 危机场景下业务部门才会重视BP价值,包括业绩压力、资源责任下压、团队矛盾等 [14][16][17][18] - HRBP需抓住危机时间窗证明专业价值,否则可能沦为业务负责人"家丁" [19] AI对职能体系的冲击 - AI已能替代3年经验职能员工的基础文书工作,威胁低价值BP岗位 [7] - 业务流全面在线化后,基础BP职能可能被收紧至小型核心团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