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风险平价策略

搜索文档
兴银理财叶予璋:市场进入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新阶段
中证网· 2025-06-24 21:25
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 资管机构以股、债、黄金、市场中性策略及海外资产为策略底座,整合内外部优质管理资源,实现相对稳健收益,是应对低利率环境的有效投资框架 [1] - 低利率环境下传统信用挖掘、杠杆策略和久期策略盈利空间消失,市场进入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新阶段 [1] - 理想的大类资产配置需满足资产间低相关性(两两相关性<0.2)、不依赖市场价格波动产生收益、对宏观经济波动免疫三个条件 [2] 符合配置条件的资产类别 - 4-5类资产符合最优解:股票、债券、黄金等商品、市场中性策略(量化对冲、宏观对冲)以及海外资产 [2] - 这些资产构成策略底座,资管机构通过整合资源可争取相对稳健收益 [2] 风险防御机制 - 需建立防御机制应对极端尾部风险,重点关注通过衍生品工具对冲利率上行风险和防范全球流动性紧缩或突发通胀冲击两大维度 [2] 股债风险平价策略展望 - 低利率低通胀环境下,股债风险平价策略未来1-2年可能成为最优选择 [2] - 债券市场仍具下行空间,股票市场处于估值底部且随经济复苏上行潜力大,该组合能抵御市场波动并争取长期稳健收益 [2]
应对低利率环境挑战 资管机构寻求资产配置新策略
中国证券报· 2025-06-20 04:34
资产配置新策略 - 当前居民财富配置发生明显变化,资管机构需通过多元化收益来源、强化风险分散和创新策略构建新框架以应对低利率和市场波动 [1] - 公募基金投资者需求多元化,低波动稳健类产品、被动/全球/另类产品配置意愿较高,需通过产品矩阵多元化和工具化完善风险收益谱系 [1] - 银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受"心理账户"影响,薪资收入为主的资金导致风险厌恶,需求短期难改变 [1][2] 客户需求与行为特点 - 银行理财零售客户将理财产品视为存款替代,风险偏好较低,需通过分散化配置提升收益确定性并降低极端损失风险 [2] - 保险资管资金来源以长期保险资金为主,投资策略强调长期价值确定性和稳定性,通过白名单制度精选优质资产 [3] - 资管机构需快速响应复杂变量并洞察长期价值,如全球化布局对冲地缘风险、优化固收与养老产品结构应对老龄化 [3] 多元化与全球化配置 - 低利率环境下资产配置需从"贝塔驱动"转向"阿尔法挖掘",包括高股息权益、REITs、大宗商品及海外资产(QDII/沪港深基金) [4] - 国内资管机构配置同质化严重,横向资产配置或成高收益方向,均衡配置和哑铃策略可优化风险收益比 [4] - 保险另类投资规模曾达两万亿元,但传统非标业务(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因宏观经济变化持续收缩 [4] 创新业务与策略转型 - 险资将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突破口,应对传统另类投资规模下降的压力 [5] - 股债风险平价策略未来1-2年或成较优选择,股票估值底部与经济复苏潜力组合可抵御波动并获取稳健收益 [5]